撒布式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延性与耗能
2020-03-11唐佳军裴长春
唐佳军,裴长春
(延边大学工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是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成再生骨料,代替部分天然骨料应用到混凝土搅拌当中[1],符合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JGJ/T 443—2018《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目前,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在RAC中掺加钢纤维后,可提高其各项力学性能。刘慈等[2]的试验发现,当混杂钢纤维掺量由0增大至2.0%时,RAC的28 d抗压强度提高幅度为9.9%~40.1%,劈拉强度提高20.2%~124.6%,抗折强度提高31.2%~286.1%,弹性模量提高12.6%~38.1%。匡成钢[3]的正交测试发现,钢纤维掺率是RAC力学性能的主要显著因子,当其掺率由0增加至1.8%时,RAC的抗压、劈拉、抗折强度分别升高9.8%、59.2%和37.5%。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它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比如说造价高(钢纤维用量多)、施工难度大(钢纤维易结团不易搅拌均匀且混凝土坍落度小)[4-5]。而采用撒布式钢纤维再生混凝土(Layered Steel Fiber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LSFRAC)结构形式时,即在结构构件中分层人为平均撒布一定量的钢纤维,从而形成RAC与钢纤维共同作用的加强层,加入少量的钢纤维就能增强其抗拉、抗折强度与韧性等,这样既节约了造价又降低了施工难度,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推广应用前景[6]。目前,有关LSFRAC力学性能[7-8]、梁受弯[9-10]与抗裂性能[11-12]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缺少LSFRAC梁延性与耗能方面的研究。
为此,本文通过改变钢纤维的撒布层数、钢纤维的层撒布量与纵筋的配筋率,研究其对LSFRAC梁的荷载-挠度曲线、位移延性系数和耗能能力的影响,为撒布式结构构件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方案设计
对1组RAC梁与11组LSFRAC梁进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四点弯曲加载测试,梁尺寸为120 mm×180 mm×1 500 mm,净跨为1 200 mm,剪跨段与纯弯段相等,均为400 mm。纵筋采取直径为14、16、18 mm的HRB400级钢筋,对应配筋率分别为1.77%、2.31%、2.93%,架立筋选取直径为10 mm的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直径为8 mm的HPB300级钢筋。梁的尺寸与配筋情况见图1。钢纤维撒布层数为0~7层,撒布位置示意见图2,钢纤维层撒布量有1.0、1.5、2.0 kg/m2,梁的试验方案设计见表1。
图1 梁截面尺寸与配筋构造(mm)
图2 钢纤维撒布位置示意(mm)
表1 试验方案设计
试件编号撒布层数/层层撒布量/(kg·m-2)纵筋直径/mmL0-S0-R160016L1-S1.5-R1611.516L2-S1.5-R1621.516L3-S1.5-R1631.516L4-S1.5-R1641.516L5-S1.5-R1651.516L6-S1.5-R1661.516L7-S1.5-R1671.516L4-S1.0-R1641.016L4-S2.0-R1642.016L4-S1.5-R1441.514L4-S1.5-R1841.518
注:L4-S1.5-R16表示钢纤维撒布层数为4层,层撒布量为1.5 kg/m2,纵筋直径为16 mm的简支梁试件,其他试件编号同理。
1.2 原材料与配合比
试验所用原材料详见文献[13]。本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水胶比为0.25,胶凝材料中粉煤灰与硅粉所占质量比分别为20%、10%,砂率为0.45,减水剂掺量为0.8%。由于钢纤维撒布的特殊结构形式,各试验组均采用相同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见表2。
表2 配合比设计 单位:kg/m3
1.3 试验方法
试验梁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 d后,利用延边大学结构试验室YAS-5000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实施四点弯曲加载测试。试验加载过程严格按照GB/T 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14]中的规定执行,具体测试步骤为:①预加载,为了检查压力机与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同时使试验梁进入正常的测试工况,需要对梁进行预加载,加载速度为50 N/s,大小为5 kN;②正式加载,试验开始至裂缝稳定发展前阶段和钢筋屈服后至梁破坏阶段,每级加载均为5 kN,裂缝稳定发展后至钢筋屈服前,每级加载为10 kN,加载速度为100 N/s,每级荷载持续时间为5 min。
试验过程中主要采集每级荷载下梁跨中挠度数据,以绘制荷载-挠度曲线,从而分析梁的延性与耗能;同时采集纵筋应变数据,来判断梁的屈服荷载,进而计算位移延性系数。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时,结束加载,记录梁破坏时的最大挠度。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荷载-挠度曲线
图3—5分别为不同钢纤维撒布层数、钢纤维层撒布量与纵筋配筋率变化下各试验组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可以看出,各试件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挠度随荷载增加呈线性增长的弹性阶段;第二阶段为开裂后至屈服前的带裂缝工作阶段,此时曲线接近直线变化;第三阶段为钢筋屈服后阶段,此时曲线近似呈水平变化,荷载增加很小时,挠度增加较大,梁刚度明显降低。
由图3可知,试件屈服之前,在同一荷载等级下,随着钢纤维撒布层数的增加,梁对应的挠度值逐渐减小,即梁的刚度逐渐增大。而梁破坏时的挠度随钢纤维撒布层数增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与RAC梁相比,LSFRAC梁破坏时挠度有增大也有减小,其中L6-S1.5-R16组梁的挠度最大,较L0-S0-R16组增大12.8%,其他组的变化范围为-26.8%~+6.2%(-代表降低,+代表提高)。
图3 不同钢纤维撒布层数的荷载-挠度曲线
图4 不同钢纤维层撒布量的荷载-挠度曲线
图5 不同配筋率的荷载-挠度曲线
由图4可知,钢纤维层撒布量由1.0 kg/m2增加至2.0 kg/m2时,同一荷载等级对应的挠度逐渐减小,即刚度逐渐增大;梁破坏时的挠度逐渐减小,L4-S2.0-R16组较L4-S1.0-R16组减少1.6 mm,减小了5.0%。
由图5可知,配筋率由1.77%增大至2.93%时,同一荷载等级下的跨中挠度逐渐减小,刚度增大;梁破坏时的挠度逐渐增大,L4-S1.5-R18组较L4-S1.5-R14组增加33.6%。
2.2 延性分析
位移延性系数(极限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是衡量钢筋混凝土构件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值越大,表征构件的延性越好[15]。以纵筋屈服、梁挠度突变时对应的荷载值为屈服荷载,梁破坏时的荷载值为极限荷载,由荷载-挠度曲线可以确定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对应的挠度值,即为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各试验组梁的位移延性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各试件梁的位移延性系数
由表3可知,位移延性系数随钢纤维撒布层数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与L0-S0-R16组相比,仅L6-S1.5-R16组的延性系数增大8.8%,其余组的延性系数均减小,减小幅度为1.2%~28.8%。随着钢纤维层撒布量的增多,位移延性系数逐渐增大,L4-S2.0-R16组较L4-S1.0-R16组增大了4.1%。随着配筋率的增大,延性系数亦逐渐增大,其中L4-S1.5-R14组与L4-S1.5-R16组仅差0.03,相差不大,L4-S1.5-R18组较L4-S1.5-R14组增大36.0%,增长显著。由表3还可以看出,各试验组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均满足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6]中大于3的要求。
2.3 耗能分析
对荷载-挠度曲线与横坐标轴作积分,可得到梁的耗能,图6、表4所示为各试验组梁从加载至破坏耗能能力的变化情况。
图6 不同钢纤维撒布层数的耗能
表4 不同钢纤维层撒布量与纵筋配筋率的耗能
不同钢纤维层撒布量/(kg·m-2)耗能/J不同纵筋配筋率/%耗能/J1.0 3 2081.772 6621.53 2132.313 2132.0 3 3612.934 928
由图6可知,与RAC梁相比,LSFRAC梁的耗能能力有增强亦有减弱,其中L6-S1.5-R16组梁的耗能能力最强,较L0-S0-R16组提高41.8%,增强效果显著,而其余组梁的变化范围为-12.9%~+10.0%不等。由表4可知,随着钢纤维层撒布量与纵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耗能能力逐渐得到加强,其中L4-S2.0-R16组较L4-S1.0-R16组增强了4.8%,L4-S1.5-R18组较L4-S1.5-R14组增强了85.1%,可见配筋率对耗能能力的影响较为明显。
2.4 原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L6-S1.5-R16组梁破坏时的挠度较大、位移延性系数较大、耗能能力较强,这是因为L6-S1.5-R16组梁的破坏形式与其余组梁不同。L0-S0-R16组与L4-S1.5-R16组梁均是在跨中区域产生一条主要裂缝(图7),裂缝逐渐延伸至2/3梁高后开始横向扩展,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而破坏;而L6-S1.5-R16组梁加载点处产生2条对称的主要裂缝,裂缝延伸至大约2/3梁高位置处时,加载点处混凝土挤压破碎而破坏,破坏时纯弯段下降明显,因而挠度、位移延性系数较大,耗能能力较强。L6-S1.5-R16组梁之所以发生这种特殊形式的破坏,是因为钢纤维撒布不均匀(跨中撒布较多,加载点处撒布较少),导致跨中截面较强而加载点处截面较弱。因此,可以将弯矩较大部位通过撒布多层多量的钢纤维,来控制最不利截面处的破坏,从而提高结构构件的延性与耗能。
a) L0-S0-R16
b) L4-S1.5-R16
c) L6-S1.5-R16图7 部分试件梁的破坏形态
3 结论
a) RAC梁和LSFRAC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大致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钢筋屈服后阶段。随着钢纤维撒布层数、钢纤维层撒布量与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梁的刚度均逐渐增大。
b) 位移延性系数与耗能能力随钢纤维撒布层数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与L0-S0-R16组相比,L6-S1.5-R16组的延性系数增大8.8%,耗能能力增强41.8%,其余组有增大亦有减小。
c) 钢纤维层撒布量由1.0 kg/m2增多至2.0 kg/m2时,LSFRAC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增大4.1%,耗能能力增强4.8%。配筋率由1.77%增大至2.93%时,LSFRAC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增大36.0%,耗能能力增强85.1%。
d) 当钢纤维撒布层数较多(6或7层),钢纤维撒布不均匀时(跨中位置撒布较多,加载点处撒布较少),LSFRAC梁破坏时的挠度较大,延性与耗能能力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