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演进逻辑及现实启示*

2020-03-11彭冰冰

观察与思考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彭冰冰

提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本主义价值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三个维度,构建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列宁对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必须牢固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自觉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建设全过程,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要敢抓真管、敢于亮剑。

意识形态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在众多的意识形态理论流派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无疑占据重要地位。梳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发展脉络,揭示其理论特质和内在逻辑,对于我们结合新时代特点进一步发展意识形态理论,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建构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随着他们思想的成熟,经历了人本主义逻辑框架、历史唯物主义语境、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人本主义价值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是他们构建意识形态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

1.人本主义价值批判维度

所谓从人本主义价值批判维度构建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从抽象化和浪漫化的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出发进行构建,目的在于批判资本主义的“非人”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其所有理论、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前的早期著作中,马克思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存在物”“类生活”“类本质”等术语,对黑格尔法哲学以及现代市民社会进行批判。他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性。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法哲学是对这种“非人”社会的典型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角度来批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化和反人道的性质,并把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被扬弃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533、525页。。

2.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维度

所谓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维度构建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根源以及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进行考察,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分析和批判了各种意识形态现象,从一般意义上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533、525页。正因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产物,所以它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533、525页。当然,他们也没有忽视而且充分肯定了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动作用。意识形态起着重要的“观念推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蕴藏着能动的力量,可以通过与经济基础的互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他们还指出,意识形态遵循自身特定的发展规律,有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不管是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其他意识形态,它的产生不仅依赖于特定历史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与从过去的物质生活中产生、发展并积累下来的思想文化成果密切相关。

3.政治经济学批判维度

所谓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维度构建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的本质,来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过程,从而进一步科学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制高点,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必须依赖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每一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反映。因此,只有通过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即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洞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秘密,为无产阶级革命找到真正的基础理论。为此,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展开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批判,揭露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欺骗性,指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暂时性。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特质

从逻辑方法上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是一个批判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具有“批判向度与建构向度的统一”“科学向度与人文向度的统一”“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统一”三个鲜明的辩证特质。

1.批判向度与建构向度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包括批判与建构两个方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无疑是其理论的显性特征。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把本阶级的利益美化成全社会各阶级的共同利益,赋予“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以普世价值。实际上,这些切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7、420页。,不过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以及内容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表现。资产阶级宣扬的“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7、420页。。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具有建构功能,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同构建无产阶级科学的意识形态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正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青年黑格尔派、英国国民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他们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们才最终科学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起源、内涵、特性和作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科学向度与人文向度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既有科学真理性,又有人文价值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特质,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必然是科学向度与人文向度的统一。他们不是停留在从价值理念上对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进行道德控诉,而是通过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当然,价值批判和科学批判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离开了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辩证法的科学揭示,价值批判只能是一种乌托邦情怀。价值批判只有建立在科学批判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找到社会前进和历史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价值批判的科学批判,就仅仅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实证研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倾向,在于反对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去完成其世界历史使命。它归根到底是反人道的,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政治压迫辩护。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目的,就是揭穿其虚假性,从而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的力量要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其批判活动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理论批判和实际斗争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理论批判是达到现实目的的手段之一。所以,理论批判必须与实际斗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改变社会现状的强大力量。他们之所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就在于青年黑格尔派从来没有去考察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去思考宗教批判、哲学批判与现实物质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同观念、思想、概念等意识进行斗争就行了。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批判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的批判,只有通过革命实践去铲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消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阐明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根源,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研究,创立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发展的逻辑进程

(一)列宁:发挥意识形态的行动指南功能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和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对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列宁强调,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所谓的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他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科学的意识形态”等概念,尤其是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的特征。列宁强调,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阶级性和科学性、革命性与真理性的辩证统一。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派等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其次,针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自觉与成熟问题,为了教育群众和发动群众,他提出了意识形态理论史上著名的“灌输理论”。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新论断,是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状况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的,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列宁一直处在思考和探索之中的,且作为探索苏俄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有机部分。列宁认为,意识形态要随着时代主题的改变而改变。在苏联成立之初,他根据社会建设的需要,提出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来进行,他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应“从为政治和军事服务转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②《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0页。。列宁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成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他号召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可见,列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行动指南的功能。

(二)毛泽东:文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有力武器

从毛泽东的著作文本来看,他比较多地使用“文化”“观念文化”“思想体系”等词来表达意识形态的含义,很少直接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708页。显然,这里是从功能论的角度对意识形态的作用进行阐释。在毛泽东看来,革命文化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够锻造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他把革命文化看作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708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一直非常注重党内以及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非常善于通过意识形态的斗争来瓦解敌对势力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致力建设社会主义自己的新文化,他号召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都要抓文化工作,他希望能够形成全党上下都重视“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的风气。正是对建设新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期待,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从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受“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我国没有很好地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在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实践中都出现了严重失误。

(三)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

鉴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他洞察意识形态斗争的规律,提出了“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75、330页。的科学论断,在意识形态理论史上首次把“左”倾危害提到“葬送社会主义”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75、330页。的高度。他在确定了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他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工作应该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避免“两张皮”的现象,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为经济建设服务。他还要求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不要只是埋头经济工作,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要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虽然邓小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但他时刻保持理论清醒,并没有把意识形态斗争扩大化,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求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中心工作即经济建设来展开,意识形态建设要全力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路线服务,发挥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对国内而言,意识形态的功能体现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提供精神支撑,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文化环境等等。在国际交往中,邓小平又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思维,他指出要“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75、330页。。总之,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如何做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一关涉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作出了正确阐释和恰当定位。

(四)江泽民:以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党的建设

世纪之交面临世情、国情、党情的巨大变化,江泽民同志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⑧《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意识形态是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灵魂和旗帜。无论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来说,还是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来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都至关重要。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如果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我们党就有可能丧失执政地位。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江泽民同志从时代、形势发展和世界进步的潮流出发,在科学研判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和总目标,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命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还从理念、队伍、阵地等各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背景下,他特别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94页。。此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他要求全党要重视互联网信息,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94页。。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意识形态网络载体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视。

(五)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不搞好,没有物质基础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有可能引发社会分裂和社会动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的不断分化而导致的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纷繁复杂,此消彼长,对人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不同的精神牵引和影响。多样化的价值观图景日益呈现,以此导致思想困惑、价值迷茫甚至信仰危机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利益观的表现。据此逻辑,为了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促进社会有序稳定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又作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39页。的重要论断,以此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伟大事业的顺利发展。在党的十八大上,又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精神力量,表明我们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认识取得了重大发展。

(六)习近平: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定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首次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史上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到“极端重要”的高度,把它与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密切联系起来。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3页。,要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统一。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也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不能因为经济建设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纵容意识形态工作脱离中心工作。全面小康不仅是指经济意义上的,还要特别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要重视社会精神层面的和谐,塑造心理和谐的社会公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意识形态建设,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夯实社会认同的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列宁开辟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场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围绕关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前途的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廓清了场域,有力地推动我们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三、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处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关键阶段,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局势。如何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牢固树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自觉性

在日益严峻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①《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7页。。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关涉到无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前车之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就会一盘散沙、民心不齐、纷争难止、四分五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阶段的社情民意,更加需要引导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更需要坚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就在于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进步和解放、为社会发展、为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这种科学性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形而上学体系,而是随着时代变化、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实践深化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因此,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就必须立足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建设全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分配形式并存,多种利益主体并存,这些社会存在的变迁反映到社会意识中来,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交往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如何把不同的、分散的利益诉求加以整合,解决好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思想矛盾,是目前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一个挑战。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每个社会都有一整套核心价值体系来支撑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全社会都能认同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有强烈的激发信心、鼓舞民众的精神功能,正是凝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黏合剂”。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建设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各阶层以及各族人民凝聚起来。

(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定要敢抓真管敢于亮剑

意识形态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新时代的意识形态斗争依然是复杂和严峻的,也是长期的,不容丝毫懈怠。从国内来看,首先应该坚持批判与构建的统一,深入剖析当前意识形态的整体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尤其是要消解错误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危害,勇于并善于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话语权和制高点。更为重要的,要从实践批判的角度,不断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铲除产生这些错误思潮的社会土壤。从国际上看,当今的全球化仍然受控于资本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对话和交融也在不断扩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大众传媒等文化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各种西方的“时髦”思潮进入中国,催生着民众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和西方咄咄逼人的意识形态攻势,我们要汲取苏联亡党亡国、东欧剧变以及近些年中东、北非国家动荡战乱、政权更迭的惨痛教训,下大力气增强国际话语权、吸引力、影响力,做到“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必须树立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意识、斗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防止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只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敢抓真管,才能切实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总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历史任务。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目标指向,探索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有效形式,从而进一步发挥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对于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