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出口导向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020-03-10谢思敏何雨桐杨洁
谢思敏 何雨桐 杨洁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贸易摩擦,分析和应对出口导向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凸显。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Y公司为例从汇率、关税和融资三个方面分析其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为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出口导向型企业;财务风险
1引言
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影响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目前美国已成为与中国贸易摩擦最多且最激烈的国家。自从现任美国总统上任以来,开始了一些毫无底线的针对中国企业的行为,例如不顾 WTO 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执意针对中国实施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再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的肆虐,不仅美国,还有很多国家都实施了限制进出口的措施,该措施不仅是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同时也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开始衰退的信号。在这样的复杂情况下,出口导向型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更要注意自身经营时会面临的财务风险。本文将从汇率、关税和融资等三个方面分析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结合目前的经济环境,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2出口导向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2.1汇率风险
由于美元目前依然是全球主导货币,因此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汇率是影响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体现了政治问题。如果汇率的波动幅度过大,这不仅会对两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也会引起两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的长期低估,从21世纪伊始,美国不断采用各种方式使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美国在迫使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导致两国出现许多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至今存在,各国金融机构在资金上采取紧收措施,对外支付能力大幅下降,我国出口业务的收款安全受到威胁。加之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频繁的汇率波动使出口导向型企业不敢与国外客户签订大额订单合同,容易造成客户流失。除此之外,即使收回货款,也可能因为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而遭受资金流失风险。
2.2关税风险
税务管理风险包括一般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关税加征风险以及外贸单证不合规风险等。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关税壁垒作为主要的摩擦表现形式,将使出口货物被征收附加关税。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已对中国公布三批加征关税清单:2018年3月22日,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于2018年6月15日公布实际为50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之后,于2018年7月6日和2018年8月8日分别对该清单中的3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均为25%。2018年7月10日,美国公布第二批征税清单,约合2000亿美元,税率为10%;清单于2018年9月24日起实施,并于2019年5月10日起提高税率至25%。2019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将进一步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约3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0%,并再一次决定将加征税率提升至15%,该清单已于2019年9月1日部分实施,剩余部分将于2019年12月15日实施。对此,中国也立即宣布对美国的反制,分别于2018年7月6日、2018年9月24日和2019年9月1日起实施相应的反制措施,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关税加征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且不可逆转的。
2.3融资风险
通常意义上的融资是指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从其生产经营及资金运转的现状出发,通过某些渠道,利用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或通过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募集资金的方式,将所获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从而取得资金利用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为。而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贸易活动为前提,根据国际结算的需求对参与国际贸易的进口企业和出口企业提供资金融资和信贷融资的过程。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融资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风险,例如融资途径的风险,融资过程中的汇兑风险,以及融资信用的风险。对于出口导向型公司来说,更加致命的打击是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融资危机影响,由于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导致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更加地少,愿意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也更少。
3 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说明贸易摩擦背景下出口导向型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本文以国内的Y公司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Y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中小型民营企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煤炭、钢铁、木材、水产等大宗商品的原料及加工产品的进出口,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Y公司为国内同行业中知名度较高的公司,研究其财务风险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
3.1汇率波动风险
Y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欧美国家,它的货币计量大部分是以美元作为单位的。2020年以来受国内外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都遭受重创。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环无法摆脱全球经济面临的难关,Y公司作为出口导向型企业,自然也受到影响。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复杂影响,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Y公司作为主营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由于公司许多大额订单都是在国外市场进行的,大多数以美元进行结算,从下表中我们可看到,从2016年至2019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平均汇率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可以推测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时汇率波动更大。另外,我们从最新资料中发现,2020年一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6.979比1,2020年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为7.0839,环比贬值1.48%,同比贬值3.81%。人民幣升值,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品出口失去竞争优势,Y公司的出口业务受到冲击;人民币贬值,对Y公司的进口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利润下降。
和国内贸易相比,出口贸易的周期较长。以Y公司的出口业务为例,从接单到生产发货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运输到达后收汇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Y公司的国际订单完成时间基本为6个月左右。由于交易期较长,支付与结算的时间不一致,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期间内的汇率升值,将会导致Y公司在交易结束时结汇额减少,从而使其利润在无形中减少。
3.2税务管理风险
税务风险涵盖了企业日常业务经营中所必须承受的各类税务,并需将潜在的附加关税、不合理的外贸单证等因素考量在内。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们以关税对财务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主要落脚点,以此考量关税带来的财务风险。而中美贸易纠纷持续升级,高额附加关税的征收会给作为出口导向型企业的Y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一般情况下,某一国可借助增加关税的手段来降低进口产品在本地市场中的竞争影响力,减少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商品对本国商品带来的毁灭打击。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之后,使国际市场上Y公司的产品价格降低,对于进口国来说,美国的出口价格保持稳定,而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降低,因此美国将会获得更好的贸易条件。对于出口国来说,美国加税政策使我国出口价格下降,我国的贸易条件将产生负面影响。短期内,Y公司的出口贸易数量是维持不变的,但是由于关税的作用,美国进口Y公司产品的价格将会上涨,从而进口量下降,使进口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形成一个新的均衡点,与此同时,由于进口成本增加使进口量减少,Y企业的出口贸易量会缩减。受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许多国家和企业对经济前景不看好,有些国家采取高额关税政策,保护本土企业,抵制外来产品,以帮助本国企业度过危机,这也成为导致Y企业的关税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3.3融资方式单一
Y公司是典型的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融资,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融资需求的不同点是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资金需求量少、资金借贷时间短、借贷频次高以及随机性大等。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融资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生产商品和筹集贸易活动所需的流动资金,再加上客户付款平均时间长,以及存在结汇收汇的时差,这些都会给出口导向型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很大的风险。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经营情况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融资的难度加大。如果企业的融资风险过大,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很可能将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而无法开展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出口导向型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通常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十分敏感,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改善,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过程中,企业自然极有可能产生破产的风险。
Y公司的融资风险主要是融资方式单一,其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借贷。对于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渠道少,融资能力差,并且大多依赖于银行借款。银行借款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优点在于获取简单且资本成本低,但一旦出现问题,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经过对Y公司实际情况的了解后,可清楚看出Y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弱,这将带来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而且受到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带来的对于国内外市场的影响,Y公司更是举步维艰。
4出口导向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4.1合理规避汇率变动风险,降低出口导向型企业损失
第一,公司可专门设立部门,指定专人及时关注汇率变化。“点对点”浏览、登记银行固定网页,每天刷新外汇牌价,以便收集外汇牌价的大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当汇率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可与对方协商提前或推迟收付款,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第二,出口型企业可借助多币种货币结算。企业直接选择本币结算,规避外汇兑换的风险是最好的汇率风险控制方法。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很难实现。出口型企业此时可借助“一篮子货币”工具来减缓汇率波动对企业收益的影响,选择数种主要货币,设定不同的权重,出口型企业就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第三,出口型企业应不断提升研发能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缓解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4.2寻找出口的替代目的地,降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
虽然美国加征关税的手段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抑制作用有限,但如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过高,那么对中国而言,仍然相当于“经济命脉握于他人之手”,难保美国不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措施来抑制中国出口,例如进口许可、配额或者更高税率的关税等等。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应该主动降低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寻找出口的替代目的地。中国已经对此作出应对措施,例如:从2018年至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下降。2018年全年,该比重为19.25%;2019年全年,该比重为16.75%,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而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8年的12.83%上升到2019年的14.39%,占比上升1.56个百分点;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8年的16.43%上升到17.15%,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喜人的趋势。但接下来,即使中美贸易摩擦趋于缓和,中国政府应该强化“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的意识,降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争取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同时,寻找和开拓新市场,比如可增加对东盟、欧盟及其他地区的出口额和出口比重。
4.3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债务结构
首先,拓宽融资渠道。根据投资分散化理论,企业的融资方式也要向多元化发展。出口导向型企业可以更多尝试利用贸易融资,例如通过出口押汇和打包贷款及票据贴现等方式获得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会增加公司借款成功的几率,同时多元化的融资组合也可以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进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从而有效降低公司的融资风险。其次,改善债务结构。虽然短期借贷的成本会比长期借贷的成本低,但是也更容易出现资金的短缺情况。适度的经营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会更有利,公司负债经营的规模不存在一个绝对数值,需与其生产经营状况相适应。最优资本结构是一个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相匹配的结构,是需要企业在融资活动中权衡成本与企业自身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决定的,而只有明确了最优资本结构,企业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公司融资风险。
5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特别是我国与美国之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贸易额急速下降,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发展受到损失,在人民币汇率、关税和企业融资等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破产。困境已经出现,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在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之际,只能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挑战,化不利为有利,合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寻找出口替代目的地,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企业外贸结构,创造和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只有這样,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才能走得既稳又远。
参考文献:
[1]惠亚敏. S外贸企业融资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
[2]赵公正,胡晓敏.加征关税对市场价格影响研究——基于中美经贸摩擦对关税价格效应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8):12-16+51.
[3]杨兰.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通信设备类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