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加强农村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研究
2020-03-10李皇军
李皇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受教育者的重视。在初中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既能够增加学生德育知识的认知,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格,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要求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究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本文将简要阐述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教育;新时期
现阶段许多农村学校不重视德育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再加上学生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导致部分初中学生思想水平较低、意志力弱、自我主义严重、厌恶学习等情况在农村初中普遍存在。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落后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逐渐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地区条件等因素限制,许多农村学校在教学中仍然将升学考试作为教学唯一目标,而社会、有关部门对农村学校以及教师的评价依然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只看重给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和教师受社会、家长等各方面压力,在教学中只重视文化学科的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提升,导致德育教育在农村初中学校实施困难。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相背离
农村初中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过于重视社会价值的教育而忽视学生个人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学校没有对农村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产生疑虑,大大降低了德育教学效果。
(三)德育教育主体缺失
现阶段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背离,且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发展规律不相符,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德育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降低了德育教学效果。德育教育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教学策略
(一)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利用各学科内容的教育性激发学生的品德需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促进德育教育顺利开展。
(二)结合心理学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思想逐渐由经验型转化为理论型,但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学生由于身体发展特点,极易产生叛逆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变得偏激和固执。因此,在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时,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的说教不但无益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初中生的心理敏感多变,情绪不稳定,且思想尚未成熟。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重要时期,同时这一阶段学生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和错误观念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和表现采取不同的德育教学措施,使德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教师还要将德育教育与知识的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树立教师榜样作用
为了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无声”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教育,也要给予学生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期待,进而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教育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师在日常德育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利用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言谈举止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端正自身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初中阶段学生由于思想发育尚未成熟,是非观念不强,对事物的评价判断和评价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初中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排解,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诚恳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用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开展丰富的文化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学校要配合教师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初中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对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如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烈士陵园等活动,使德育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加强德育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三、结束语
總而言之,在农村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树立教师榜样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教育,结合心理学开展德育教育,开展丰富的文化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友民.新时期农村初中学生德育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9):42.
[2]王圣日.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探究[J].小品文选刊:下,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