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形象卡通化策略研究初探
2020-03-10刘源
摘要:本文以城市品牌形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深入分析城市品牌的概念与表现以及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塑造方法,并提出在城市品牌形象发展中运用卡通化策略需要注意的要点,从而为卡通时代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提供启迪。
关键词:城市 品牌形象 卡通化
一、城市品牌的概念及表现
(一)城市文化孕育出城市品牌
品牌核心是指,以文化为基础向消费者传递一些核心利益,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品牌就是对消费者所表现的一种承诺。构建城市品牌的作用是推动城市良好发展,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并将这种形象传递给社会大众。然而,城市品牌如何定位,则需要从历史文化、城市整体带给社会大众的精神气质面貌等方面出发进行深入探究。所以,城市品牌还包含一定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的发展。城市品牌要想充分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文化,就需要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与各种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然后再不断地提升自己、美化自己。在对城市品牌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需要从功能和文化两方面出发,从中寻找展现城市发展的特色与个性之处,推动城市品牌可以具备持久生命力,在社会市场上自然就会转化为对目标受众的一种承诺。
(二)城市品牌的表现策略与识别系统
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品牌的表现策略与识别系统给予不同的定义。大多数人认为,城市品牌的表现策略可以从理念、行为、视觉三方面来进行划分。而城市品牌的识别系统与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也具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所以,城市品牌的表现策略与识别系统在整个城市文化发展中属于核心理念,并为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且对城市的自然、经济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塑造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传统视觉途径
如何让别人很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品牌的形象,用眼睛观看带来的视觉效果是最为直接的。城市品牌最直接的视觉表现方式是形象标志图像,以及给予人们视觉方面的规范化。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形象标志,一般城市品牌的形象标志布满大街小巷,人们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清楚地观看到,例如公交车、地铁、火车站等。所以,品牌形象标志的设计需要从多方面寻找素材和灵感,使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
(二)城市品牌形象的新传播途径
第一,设计城市吉祥物或卡通形象,这一传统途径是当前城市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品牌形象的不断发展,城市企业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一种新形象的出现被人们所喜爱,那就是城市吉祥物和卡通形象。与传统、大众化的企业标志和商标相比,卡通形象具有鲜明性,人们可以对其进行快速识别。卡通形象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还可以听到,其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将城市卡通形象与新媒体结合。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新媒体和城市卡通形象可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卡通形象活灵活现,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方式,让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卡通形象带来的“活”品牌。同时,此举可以加快城市卡通形象的网络传播速度。
三、城市品牌形象卡通化策略应注意的要点
(一)注重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再演绎
不管城市卡通品牌形象以何种形式、何种方法出现,它都只是城市的代名词,然而代名词的背后,就需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相结合,并赋予城市一个新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的新形象。
(二)充分結合各种城市大型主题活动
由于城市品牌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有所不同,其城市卡通品牌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城市品牌卡通形象的传播需要一个发展契机。然而,城市的相关活动给城市品牌卡通形象带来了新的传播机遇。一般关于城市活动都是一些大型的主题活动,活动上都会出现卡通人物,既能调节气氛,又有感染力,可以很好地彰显活动主题,再加上一些其他互动方式,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传播与应用途径的灵活多样化
从城市卡通品牌形象的宣传方式来看,应充分利用并结合卡通的特性,使城市卡通品牌形象也可以五花八门、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在传播途径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需要注意卡通本身所具备的生命化与物化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第二,在传播品牌文化时需要规划好卡通出现的策略。
四、结论
当前,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城市品牌形象以一个新的课题出现,且其概念和形态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城市品牌形象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明确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此外,卡通化策略为传播城市品牌形象带来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胜宇.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城市科学,2009(01).
[2]黄志华.论城市CIS在打造城市品牌形象中的作用[J].包装工程,2009(06).
[3]吴琳.企业品牌塑造对城市品牌塑造的启示——城市品牌塑造探析[J].包装工程,2009(06).
(作者简介:刘源,男,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科技大学,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艺术设计,指导教师:王健)(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