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3-10穆婷袁志祥卢海菊张新科

高原地震 2020年1期
关键词:防震宣传教育减灾

穆婷,袁志祥,卢海菊,张新科

(1.宝鸡市地震局,陕西 宝鸡 721004;2.陕西省地震局,陕西 西安 710068)

0 引 言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提出要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市县(区)基层防震(灾)减灾教育,必定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环节。何永年等很多专家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等做了探索[1-9],很多专家也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形式和意义做了研究[10-21]。一些专家也对省一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22-28]。对于市县(区)基层防震(灾)减灾教育,很多专家也一样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29-42]。

以上这些研究对提升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能力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全国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制有所转变,特别是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后,对于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因此,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1 新形势下市县基层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现状

2018年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整合了国内灾害应急救援领域的力量,中国地震局也整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管理,市县地震部门大多也整合到各地市县应急管理局,能保留市地震局的地方少之又少,县(区)地震部门基本都划归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或是住建系统及其他部门。这种管理机制的转变,对提升应急救援的能力无疑具有好处,但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确带来了很多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得到的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安全的期望值也愈来愈强烈,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形式、内容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防震减灾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基层地震部门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也得到进一步重视,在经费保障和人员配备整体上有了较大提升,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效果和力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由于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是国家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最“接地气”,也最方便深入到基层,宣教工作者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力量将决定基层群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从2019年6月四川长宁6级地震灾害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地震灾害考验的城镇、特别是防震减灾能力较为薄弱的农村,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明显不足。基层防震减灾工作不仅需要把城镇居民的宣传科普做好,更重要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全覆盖,所以提升全民族抵御灾害的能力任重而又道远。

1.2 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的变化带来的工作问题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后,中国地震局整体划归应急管理部管理,省地震局属于中央垂直管理;原来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的市一级地震部门,部分划归当地市一级应急管理部门管理,也有部分还保留独立的市一级地震部门,归当地政府管理;县(区)一级地震部门基本都已经整合到县(区)一级应急管理部门或者住建部门,没有独立的县(区)地震部门存在。这种管理机制变化,造成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不能从上到下的统一布置、协调一致的开展工作。相关工作被划分到不同的应急管理部门和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失去了直接进基层的基础。

(2)基层地震工作组织架构不够完善

基层地震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在防震减灾整体工作安排过程中,会存在有对宣教工作重视不够,缺少专门的、独立的防震减灾宣传机构。在推动政府制度建设和协调部门合作等工作中也存在重视不足。这些都将导致自上而下缺乏顺畅的运行机制,直接影响了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的谋划站位和视野范围,影响了科普与业务融合的深度、广度。

大部分基层地震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宣教工作依旧是震防、应急工作中的一项内容,没有单独成为一个科室或者机构,没有给予宣教工作应有的地位,导致宣教工作组织架构不完善,职责界线不清晰。

基层应急管理部门的宣教工作更多还是重视传统的安全生产领域,对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领域的宣传教育因陌生和不熟悉而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

(3)专业工作人员少,人员老化,经费整体投入不足

基层地震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因编制受限,承担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兼职工作人员。这些同志除了要按照单位要求做好重点时段的宣传活动和一些日常宣教工作之外,还主要承担单位其他领域的工作任务,使得基础宣教工作大多数只限于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基层地震部门或者应急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结构老化,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有限,能够专心研究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精力也十分有限。具备防震减灾宣传专业知识技能的年轻人能够补充到基层地震部门或者应急管理部门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所以基层部门在开展宣教工作上整体感觉就是任务繁多、困难重重。

经历过地震灾害的地方,当地政府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投入相对较大。一些灾害性地震事件较少的地区,政府用于持久性、广覆盖性的防震减灾宣教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这也将导致基层单位无力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或者宣教工作很难持之以恒地深入到急需防震减灾知识的偏远农村和学校,难以做到覆盖社会各阶层。

现代社会新媒体宣传的蓬勃兴起,基层地震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活动中,涉及到的网络设备、设施、维护等运营成本较高的因素,导致无论是在宣传活动的组织上、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上、或适用于基层民众的视频、动漫、电子杂志等宣教资料的制作上、科普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培训教育上,能投入的资金捉襟见肘。

(4)对新媒体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是各类科技知识信息向社会发布的集散地,社会公众许多科普知识需求都是通过新媒体来满足和实现的。新媒体对于引导社会公众学习掌握地震科学知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层地震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大部门还停留在以发放宣传资料、手册的为主的“摆摊式”宣传,社会公众呼声较高的“互联网+地震科普”在基层的推进严重滞后。

当今社会,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基层部门对新媒体运用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发挥及时、互动、海量、共享的重要性认识还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过度依赖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宣传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产出适合当地特色的自有的宣传教育产品,导致为社会公众搭建运用新媒体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平台的缺乏,制约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渠道。

(5)工作还存在盲区

目前市县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仍然处于被动实施阶段,在深化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中,一方面仍然拘泥于旧形式老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示范创建单位、基层“三网一员”和其他行业科普志愿者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开展宣传活动时忽略了他们所处不同区域、所具备的的宣传优势、地域优势、环境优势,造成基层宣传资源的闲置、浪费,导致部分社会受众体的宣传盲区。

另一方面少震弱震区的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宣传教育活动上参与率低、行业引导性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宣传联动机制,特殊行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覆盖面不足,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风险意识不强,也是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6)宣教产品单一、创新意识不强

基层地震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在自主研发科普产品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一方面,由于具备专业知识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人员少,所以自制产品上,存在标准不够统一、权威性不够、知识点陈旧、知识重复率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之宣教经费紧缺的原因,在宣教科普产品的制作费用上投入太少,导致基层宣教科普宣传产品还停留于印制宣传彩页、制作展板等基础性产品。所以宣教产品供给远不能满足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需求,与公众和社会对地震知识的渴求差距还较大。

(7)宣传覆盖面不足,农村依旧是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薄弱之处

从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所面对的服务群体来说,城镇居民相对农村居民好一些;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团体组织相对于闲散群众好一些;文化层次不同在接受地震科普知识的理解力也不同,愿意主动接受防震减灾教育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人还相对较少。

从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急需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的偏远农村地区往往成为宣教的盲区。通过调研了解,现阶段农村防震减灾宣教工作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消息较为闭塞;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青壮年外出务工或者移居城镇的较多;民众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参与培训讲座积极性不高;对于地震这种小概率事件漠不关心;很少参与或基本不参加过地震应急演练,对于逃生、自救互救知识一知半解;建房时存在“面子工程”,大多不能按照抗震设防标准修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必会呈现“小震成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现象,所以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依然是农村地区。

(8)基层防震减灾科普馆的内容与作用有待提升

经过努力,一些市县先后建成了防震减灾科普馆,成为了当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存在着因建设经费的不足,导致场馆面积小、科普馆产品不够丰富、科普馆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接待能力有限、专职管理或讲解人员少、不能保证每天正常开放等问题,这也说明目前市县基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是没有根本改变,基层防震减灾科普馆的内容与作用有待提升。

2 新形势下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针对新形势下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1)将地震科普宣传纳入应急管理部的相关工作中

应急管理部相关管理部门应将灾害科普教育整体纳入其工作计划中,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整合资源,真正做到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努力提升整个民族抵御灾害的能力。

从管理源头上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保证防灾减灾教育从国家、省、市、县到最基层都有人管、有人做、有统一的教材、有科普评估体系等,真正意义上解决基层目前这种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落后状态。

(2)多渠道增加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经费的投入

要从制度上保证国家、省、市、县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所需经费的投入,同时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团体及民间应急救援结构的积极参与[43-53],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以保证最需要防灾减灾知识的最基层也能持之以恒的得到知识的宣传普及。

(3)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人才的建设

强化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工作的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组建各级专业的防灾减灾科普宣教队伍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人才引进、统一招录及签订合同等方式,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防震减灾宣教人才,更好的推进基层宣教提供人才保障。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针对性,涉及到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作为目前承担市县防震减灾基层宣传教育的地震工作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措施,加强培训力度,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机制,努力培养出既有丰富地震科学知识又能宣传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要注重培养幼儿园、小学、中学相关老师,加强他们对防震减灾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使他们成为宣传教育体系中校园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4)防震减灾科普产品内容要增强科学性

要制定长远的规划,组织学科专家、科普专家统一编制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知识构架人群,看的懂、学的懂、易理解、科普性强、专业性强、有代表性便于基层宣传工作者直接使用的科普宣传产品。同时编撰统一的科普宣传知识大纲,为基层单位提供科普知识的依据,避免目前基层单位各自为阵而造成的宣传产品内容不一致、认知上产生歧义或是错误的产品。

(5)宣传形式上要传统媒体、新媒体并行,以保证宣教内容能深入实际

在宣传形式上,要逐步将“摆摊式”、“说教式”的宣传模式过渡到利用新媒体和主动宣传模式为主。除了重要节点固定的宣传外,还需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以及人流密集场合开展知识讲座。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小视频等定期发放可读性较强的科普内容。并结合科普宣传日,在学校、社区等人流较固定场所,组织现场教学活动,增加群众参与率。在基层部门能力范围内开发研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科普动画或者防震减灾宣传系列短片等,达到一定的宣传目的。

(6)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评价体系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从考核、检查、评估等方面着手,对市县政府、部门进行工作量化评价,利用评价结果指导基层部门宣教科普经费投入、工作重心调整等,及时弥补工作短板。

3 结束语

我国市县基层地震部门的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目前面临的困难还较多,要建立起基层政府、单位、人员、公众对防震减灾宣教作工作重要性的意识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基层地震部门在,结合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出现的新的情况,初步探索解决市县基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一些新思路,作为相关工作的参考。

作为基层部门,在确立“防震减灾、科普先行”的发展理念的同时,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工作理念,要更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开展宣教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防震宣传教育减灾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防震演练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