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特大刚构拱桥承载能力及车桥耦合振动试验研究
2020-03-10钟晓林张鹏
钟晓林,张鹏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510440)
0 引言
轨道交通由于方便快捷,在现代城市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于地下隧道,轨道交通采用越来越多的高架桥梁,其成本优势明显,但桥梁的承载能力及动力特性也成为轨道交通安全建设关注的焦点。
对于公路桥梁,通常根据《城市桥梁检测技术标准:DBJ/T 15-87-2011》[1]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再对其承载力进行评估,相关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2-4]。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虽然现行《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 号)[5]有一些相关规定,但荷载与铁路桥梁的荷载存在较大区别,不能完全参照,且目前针对轨道交通桥梁承载力评估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的列车荷载容易引起振动,因此桥梁的动力特性和车桥耦合特性成为研究的重点。张鹏等人[6]研究了连续车流-桥耦合系统的随机响应,引入连续车流的概念,为轨道列车荷载的对比提供借鉴。刘海涛等人[7]研究了轻轨系统的车-轨道梁-刚构桥空间耦合系统动力特性,并评价乘坐的舒适性。罗锟等人[8]采用仿真方法模拟轨道交通车桥耦合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王少杰等人[9],李小珍[10]等人分别对桥线形变化、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轻轨车桥耦合进行了研究。然而,以上研究均是基于理论计算及仿真模拟,轨道桥梁的实际受力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现场试验验证。
因此,本文将结合某主跨为310 m 的城市轻轨高架桥,依据相关规范[1,5],进行动静载荷载实验,以评估轨道交通桥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车桥耦合效应,为该桥的安全运营提供试验数据依据,也为类似桥梁提供工程参考。
1 工程概况
本联桥梁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全长310 m,跨径组合为(80+150+80)m;为双线线路,采用B 型车,6辆编组,设计最高运营时速为80 km/h。主梁及Y 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桥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桥梁概貌如图1所示。
2 静载试验
本次试验对象为特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根据文献[1],试验工况分别为①主跨最大正弯矩(A-A 截面)工况;②Y 肋顶处梁最大负弯矩(B-B 截面)工况;③边跨跨中正弯矩(C-C 截面)工况;④边墩(薄壁墩)墩顶弯矩(D-D截面)工况。测试控制截面如图2所示。
图1 桥梁概貌Fig.1 Bridge General View
图2 本次试验控制截面示意图Fig.2 The Control Section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 (cm)
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采用Midas/civil 软件建立桥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桥梁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桥梁Midas/civil模型Fig.3 The Midas/civil Model of Bridge
2.2 加载效率
按照文献[1]的要求,本次荷载试验的加载效率η 应介于0.80~1.00之间;
式中:Ss为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加载试验项目对应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位移的最大计算效应;S 为控制荷载在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位移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
以控制截面弯矩值来计算静载试验加载效率。控制截面加载效率如表1所示。
表1 控制截面荷载效应Tab.1 Load Effect of Control Section
2.3 测点布置
静载试验挠度测点布置如图4 所示,挠度测点以每跨四等分为原则,个别位置适当调整和增加,共布置挠度测点15个。限于篇幅限制,本次静载试验仅以主跨跨中(A-A 截面)最大正弯矩工况为例介绍。主跨跨中应变测点布置如图5所示。主梁最大正弯矩工况加载示意如图6所示,现场加载如图7所示。
图4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Fig.4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Deflection Measuring Point(cm)
图5 主跨跨中应变测点布置Fig.5 The Schematic of Strain Key Point on Main Span Middle Section
图6 主梁(A-A)最大正弯矩工况加载示意图Fig.6 Schematic Loading of Main Beam (A-A) under Maximum Positive Moment Conditions (cm)
图7 主跨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现场加载实景Fig.7 Field Loading Scene with Maximum Positive Bending Moment in Main Span
2.4 静载试验结果
挠度测试结果如表2 所示,各级荷载作用下桥梁实测挠度曲线如图8a 所示。由图8a 可知:桥梁在各级荷载左右下,挠度测试结果均比理论计算值小,桥梁工作状态正常。
表3 及图8b 为桥梁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应变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桥梁跨中截面各应变均处于弹性范围内,表明桥梁工作性能良好。
表4列出本次试验关键控制测点的校验系数及残余比。从表4 可知:桥梁关键控制测点的校验系数处于规范规定的常值范围内,且小于1,表明桥梁安全冗余度较高。测点残余比远小于规范规定的0.20,表明桥梁受载恢复性能较好。
表2 桥梁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Tab.2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d and Theoretical Deflection Values of Bridges (mm)
图8 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值比较Fig.8 Comparisons of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 with Theoretical Values
3 模态试验
自然环境中由于风、水流等作用而存在微脉动,桥梁在微脉动作用下,产生振动。通过采集桥梁的振动时程,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可求得桥梁的振动频率。
模态测试部分测点时程及频谱如图9 所示。由图9b可知:桥梁实测基频为1.22 Hz。Midas/Civil软件模拟得出桥梁竖向第一阶振型及频率如图10 所示。脉动试验结果为1.22 Hz>桥梁理论基频f=0.92 Hz,表明桥梁整体刚度较好。
4 车桥耦合振动试验
本次车桥耦合振动试验用车采用运营车辆,B 型车,共6节车厢。测试均采用重载列车,如图11所示。车桥耦合试验工况如下:行车试验工况车速分别为40、60、80 km/h;制动试验工况车速为60 km/h;会车试验工况车速为80 km/h。试验列车最大设计轴重为140 kN,对试验列车进行加载,使车辆轴重达到设计轴重的80%。试验车辆车型为A-B-C-C-B-A,即托-动-动-动-动-托。A(托)、B(动)、C(动)车厢加载重量分别为18.0、17.1、17.5 t,加载总重为105.2 t。
表3 桥梁控制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Tab.3 Comparisons between Measured and Theoretical Strain Values of Bridge Control Section(με)
表4 控制测点校验系数及残余比汇总Tab.4 Summary of Control Point Calibration Coefficient and Residual Ratio
图9 脉动测试部分测点时程曲线及频谱Fig.9 Time-history Curve and Frequency Spectrum of Some Measuring Points in Pulsation Test
图10 桥梁竖向第一阶模态及频率Fig.10 Vertical First-order Modes and Frequencies of Bridges
图11 试验车辆实景Fig.11 Scene of Test Train
其中主梁横桥向水平振动测点、竖向振动测点各1 个;中墩正上方主梁处各设置横桥向水平测点1 个;边墩顶设置横桥向及纵桥向水平振动测点各1个。边墩底设置1 个动应变测点。共布置测点6 个,测点布置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动态测点布置示意图Fig.12 Schematic Diagram of Dynamic Measuring Point Arrangement
振动测点均采用速度档采集振动信号,通过积分获得测点的振幅。图13给出了80 km/h行车试验工况时,各测点的实测时程曲线。表5 给出了车桥耦合试验各工况下的测试结果汇总。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T 51234-2017》[11]的要求: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等作用下,桥梁结构横向水平振幅:
按照中跨跨度为150 m 计算,则最大横向水平振幅Amax=37.5 mm。从表5 可知:在现行列车运行情况下,桥梁横向水平振幅远小于规范允许值,表明桥梁横向刚度较好。
桥梁边墩为薄壁墩,按照规范要求,其墩顶横桥向水平位移及顺桥向水平位移应满足:
图13 行车试验时(80km/h)各测点实测时程曲线Fig.13 The Measured Time-history Curve of Each Measuring Point in the Driving Test(80km/h)
桥梁边跨跨径为80 m,则边墩墩顶横桥向及顺桥向水平位移限值分别为35.78 mm、44.72 mm。从表5可知:在现行列车运行情况下,边墩墩顶横桥向及顺桥向水平挠度远小于规范允许值,表明桥梁边墩刚度较好。
表5 各工况作用下试验参数实测值Tab.5 Measured Values of Test Parameters under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从表5可知:
⑴ 正常行车状态下,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主跨跨中横桥向水平振幅、边墩横桥向及顺桥向水平位移均增加。表明在正常行车时,随运行速度的加大,会大幅提高桥梁上部结构的结构响应,即桥梁上部结构响应与列车运营速度正相关。
⑵ 在桥梁特殊运营状态下,如列车在桥梁上制动或者两列列车在桥梁上会车,桥梁上部结构的结构响应不会超过最大运营速度下,单列列车行驶时的桥梁结构响应,即在现行最大运营荷载下,列车制动及会车状态下,不会产生桥梁水平向(包括横桥向水平及顺桥向水平)的最不利状态。
⑶ 试验过程中,边墩(薄壁墩)墩底应变较小,且变动幅度较小。
6 结论
为评估某城市轨道交通大跨度刚构拱桥的承载能力和动力特性,进行静载试验、模态试验和车桥耦合现场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⑴ 桥梁静力性能较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⑵ 桥梁实测基频大于理论值,桥梁竖向刚度满足要求。
⑶ 桥梁正常运营状态下,主梁横向刚度及边墩(薄壁墩)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⑷ 桥梁上部结构响应与列车运营速度正相关。列车制动及会车状态下不会产生桥梁水平向的最不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