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产品设计A课程为例

2020-03-10李文嘉

教育观察 2020年45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辅导线下

任 梅,李文嘉,魏 芬

(1.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2.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海,20009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显著提升,如何让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紧跟时代的脚步,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探索的一大重点。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结合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和艺术素质,同时提高学生跨学科探索和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1]

产品设计A课程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这门课中会接触完整的设计流程,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作品。鉴于其多学科高度融合且紧跟时势的课程特征,可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成为新型高端设计人才。

一、传统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工业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诸多跨学科知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列出书单,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后自学课外拓展知识,但收效甚微。脱离教师的监督和课堂的学习氛围,大部分学生无法自律,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二)课程授课时间紧

产品设计A课程是学科主干课程,有64个课时,是专业课程中课时量最多的一类课。然而,该课程涵盖内容广,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而且,学生的课堂知识“转化率”也不同。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抽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扩充课外知识,以保证正常的课程进度。

(三)课后答疑辅导工作量大

由于学生课后时间安排不一,因此,教师需要开展重复性的课后辅导活动。这些重复性劳动占用了教师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辅导效率,一直是该课程教学的难题。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线上网络教学环境和线下课堂教学情境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2]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线下授课的优势,可以做到无限次使用线上资源,使互动更有针对性,使线下课程教学更精准。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教师可以将整理后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随时学习,为学生创造多维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解答线上平台收集的共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课后辅导的重复性劳动问题,提高了教师的辅导效率。

(二)促进师生共同体的发展

混合式教学大大扩大了课程的知识涵盖范围,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授课能力,还需要不断自主学习,掌握拓展知识,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需要维护线上平台,保证线上和线下的有效互动。例如,在产品设计A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传统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的教学,教师还应补充行业动态,穿插热点知识(比如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交互感应、机电软件等),[4]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跨学科知识。

三、线上平台的搭建

为解决传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尝试在设计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适合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据实践经验,我们为产品设计A课程搭建了两个网络学习平台:学校配套的超星泛雅系统和教师自建的微信教学公众号(Mei有问题)。

(一)超星泛雅系统——规范课程设置,方便归档

超星泛雅系统是学校配套的官方网络教学平台,与学校的课程教学同步。教师在课程模块中上传课件,布置作业。学生选课后,在约定时间内可以在所选课程模块界面中进行签到、投票等操作。学生的上课记录、课程活跃度被记录在系统中。学生可以翻看教师上课的课件和视频,复习知识。超星泛雅系统通过其内置的一系列功能帮助教师规范课程设置,有利于课程归档。

(二)微信教学公众号——帮助学生知识扩充,提高学生能动性

虽然学生可以在超星泛雅系统中重复学习教师的课件和视频,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回踩率”并不高。而且,超星泛雅系统中的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的是当年选课的学生,并不能动态地覆盖所有的设计系的学生。学期结束后,随着课程归档,教师失去操作权限,课程被“封存”。为此,我们开通了微信教学公众号作为补充,发布更贴近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文章。这样,学生接受度更高。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建设,设计专业相关知识得到持续的累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也被多维度地激发。[5]

四、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经过多年的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将产品设计A课程的内容分为设计流程引导、设计方法探讨、科技前沿概述、作业点评与辅导、设计展示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的内容环环相扣,可以多角度构筑学生的知识体系。

(一)设计流程引导

设计流程涵盖市场调研、用户分析、产品定位、形态语义、材料与结构、模型制作与展示等内容。学生根据选题,以项目制形式完成一整套设计流程,最终形成一份独立的设计作品。设计流程贯穿产品设计A课程的教学,可以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模拟实际公司的工作流程。根据学生的进度和阶段性作业的完成度,教师对每个步骤的知识点进行指导。这部分内容以线下引导为主,结合线上真实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多方位学习知识。

(二)设计方法探讨

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对常用的设计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教师除使用传统的PPT课件,还会穿插有针对性的小视频和动画,生动形象地阐述每个设计方法的特征,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立体。课后,教师在线上更新重点、难点,以方便学生复习与巩固,强化学生对设计方法的领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展示和引导,以方便学生随时翻阅和回顾;线下针对各设计方法进行一一讲解和点评,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点。

(三)科技前沿概述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普及科技前沿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科技,并对新科技的运用和影响进行思考。例如,近两年谈论较多的主题——人工智能及其运用,教师重点关注美国Boston Dynamic和德国Festo两家公司。每次它们有新的技术进展,教师都会在公众号中进行实时报道,使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机器人研发进展。此外,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并从设计角度进行诠释,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易懂的科普文。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有趣的人工智能软件,拉近学生与科技的距离,引导学生对科技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关注与思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线上引导为主。在线下,教师组织相关讨论,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全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作业点评与辅导

教师利用前期积累的学生作业,在“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案例点评和引导,讲述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教师将往届学生的作业放在线上,供学生浏览(图1)。这样,学生能反复观摩和学习,更直观地了解课堂重点与难点,增强对知识点的认知。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也愿意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后期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同时,线上作业的发布方便学生之间互通有无,大部分学生开始追求提升作业的质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发布往届学生的作业和点评,线下对学生现阶段的作业进行辅导。结题后,教师再将学生作业发布到线上。如此累积便形成了作业展示库,实现了持续的教学互动。

图1 作业库相关文章截图

(五)设计展示

除传统的外形结构,产品设计A课程要求学生的设计作品还要附加对“人工智能”主题的探索,体现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课程结课时,除展示产品电子文件外,还要求学生制作实物模型,举办公开展览,接受大众评价和社会检验。实物模型制作和最终的对外展览均模拟真实设计项目场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战经验。线上公众号同步发布学生的设计作品,以图片、动画和视频的方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说明(图2),接受更广范围的检验。

图2 学生设计展示相关文章截图

这部分内容以线下讲解与实践为主,辅以线上整理与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获取知识之余获得实操经验,与社会建立良性互动。

五、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效果与反馈

产品设计A课程模拟公司项目制,让学生完成完整的一套设计流程,并进行作品展示。每年的课程汇报展都获得了各行业人士的关注,每年都有数个本课程孵化的项目在“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海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奖,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团队也在学校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奖,并有教师获评上海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升,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产品设计A课程至今共举办过七次课程汇报展,教学公众号(Mei有问题)已发近百篇文章,获得了校内外的关注。我们将不断完善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公众号和在线课程,以促进设计与科学、技术、人文的融合,为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辅导线下
智能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冷·暖》
《教堂之夜》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