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与孟鲁司特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2020-03-10马艳华
马艳华
(朝阳市第二医院儿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过敏性紫癜临床较为常见,是儿科高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3~14岁儿童为高发群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患儿多接触某种致敏原后,导致毛细血管发生变态反应,诱发疾病,临床症状以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肾炎、胃肠道出血、心肌炎等为主,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并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考虑到病情发生和发展与自身免疫功能、炎性介质等相关,临床治疗以控制上述不利因素为主,多采取药物方式,其中西咪替丁应用广泛,对免疫功能具有良好调节作用,但单纯给药耐药性较高,复发率控制不理想,近年来临床重视白三烯及其受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究,主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三烯抑制剂,其中孟鲁司特钠的应用广泛,但临床相关研究较少,具体治疗情况及作用机制尚无定论,值得进一步探究[2-3]。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单纯西咪替丁与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9.13±2.77)岁;其中肾型8例,关节型7例,腹型10例,单纯性13,混合型4例;病程3~15 d,平均病程(7.22±2.21)d。试验组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9.65±2.43)岁;其中肾型6例,关节型6例,腹型11例,单纯性14,混合型5例;病程3~13 d,平均(8.21±2.1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患儿;②无药物过敏史患儿;③神志清楚且无语言障碍的患儿。排除标准:①治疗前1个月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的患儿;②伴有严重感染情况的患儿;③血小板计数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均接受系统检查,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和过敏史情况,给予患儿维生素C,配合使用钙剂注射液、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过敏药物,若患儿伴有感染情况,加用抗生素。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2471)治疗,静脉滴注,西咪替丁用量10 mg/(kg·d),将其溶入250 mL葡萄糖溶液(5%)中,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准字H20083330)治疗,西咪替丁用法和用量同对照组,孟鲁司特钠咀嚼服用,睡前服用,每日1次,每次5 mg。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给药2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患儿限制接触过敏原,禁忌辛辣刺激食物,饮食清淡并注重营养供给。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①显效:治疗2周后关节肿胀、腹痛、皮疹等情况消失,尿常规结果显示正常,未出现新皮疹情况,病情稳定;②有效: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恢复正常,无新生皮疹;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4-5]。
1.3.2 生化指标检查比较 于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8周比较患儿的生化指标,具体包括: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收集患儿24 h尿标本,利用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使用我院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试剂盒由合肥莱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检测严格按照说明执行。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比较 包括头疼、白细胞下降、药物疹。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通过分析χ2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值进行检验,后者的表现形式为(),通过分析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照组(73.8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试验组患儿的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降低,且试验组较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生化指标比较(mg/L,)
表2 两组患儿生化指标比较(mg/L,)
2.3 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和安全性对比 试验组治疗后4个月内复发4例,复发率为9.52%,对照组复发11例(26.19%),试验组低于对照组,χ2=3.977,P=0.046(P<0.05)。试验组有2例患儿出现轻微头疼情况,1例患儿出现白细胞下降,对照组有1例患儿出现白细胞下降,1例患儿出现药物疹,停药后均自行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过敏性紫癜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与患儿接触过敏食物、药物和病毒感染等相关,患儿接触这些因素后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促使过敏介质、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变态反应并累及多脏器,同时患儿免疫调节系统出现紊乱情况,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以控制过敏、调节免疫系统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而联合给药的效果较为突出[6-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联合给药可调节患儿免疫系统,促进疾病恢复并抑制复发。具体原因分析如下[9-12]:西咪替丁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阻断、缓解由其引发的水肿或出血情况,并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增加IL-2分泌量,强化自然杀伤细胞能力,并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进而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并促进胃肠损伤快速愈合,改善患者病情,但单纯给药耐药性较高,且药物无法有效抑制白三烯,复发率较高。白三烯参与过敏性紫癜发病过程,在其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会释放多种炎性因子,诱发或加重血管壁免疫损伤,而孟鲁司特钠是新一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白三烯受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肥大细胞和脱颗粒增殖量,对嗜酸粒细胞活化、增殖起到阻断作用,促使患儿血管通透性改善,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与西咪替丁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更利于病情恢复,改善患儿生化指标,有效抑制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