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培训现状与策略

2020-03-10颜毓才巍罗英极

广西农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经营者培训

颜毓 才巍 罗英极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广西 南宁 530012)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兴则国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则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农加发〔2018〕3号),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其中在“提升服务水平促升级”中提出“组织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加强行政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行业发展和管理人才”[1]。

2006年以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韩宾娜等[2]对开展乡村旅游教育和培训的构成、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索,指出主要模式有“公司+农户”“学校+农户”“政府+农户”“研究机构+农户”。邹淑珍等[3]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应遵循实用性、阶段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原则。徐迅等[4]针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从培养目标、培训体系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孙静等[5]提出山东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继续教育和创新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议。文军等[6]调查发现广西乡村旅游者普遍存在开发项目单一、学历层次不高、外语水平偏低、外来经营者少的问题。王祖良[7]提出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创新乡村旅游培训方法。国内有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培训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从业人员,专门研究经营者的较少,而关于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主要是针对桂林市的经营者,面向整个自治区的经营者培训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对当前培训工作的借鉴意义降低。

为实现到2020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并力争超万亿元的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基于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现状、态度和需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素质和水平。广西作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需求更突显出经营者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调查方法

课题组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开展调研,时间从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以广西164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农家乐)的164位主要经营者为调查对象,其分布基本覆盖广西现有的14个地市,并根据当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农家乐)数量分布及经营状况筛选主要经营者为调查对象,问卷问题包括:已参加培训次数、主办方、费用支付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以及未来可接受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教师、教材、时长、地点等17项调查指标,对其培训现状、培训态度与需求进行摸底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训现状

2.1.1 已参加培训次数、主办方及培训费用支付方 已参加培训次数、主办方的调查结果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可知,被调查的经营者中有87.19%的人参加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培训,其中参加过1~2次的人数占所有被调查者的37.81%,参加过1~5次的累计占所有被调查者的65.86%,参加过3次以上的累计占所有被调查者的49.39%。

综合调查结果可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培训在经营者中的普及率较高,这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由图2可知,在所参加的培训当中主要组织者和主办方是旅游局和农业农村局,共占培训人次的58.92%,再加上扶贫办、水库移民局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累计所占比例达到70.12%。

培训费用支付方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由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推广站、农广校等教育培训及推广机构所承担的培训也有部分得到了国家财政经费的支持,参加培训者并不需要支付培训费用,或只支付食宿、交通等部分费用,曾参加过的培训当中仅有11.19%的培训由个人承担全部培训费用。

图1 经营者已参加培训次数情况图

图2 经营者已参加培训的主办方情况图

表1 经营者已参加培训的培训费用支付方调查结果统计表

2.1.2 参加培训的方式及效果 经营者已参加培训的方式及效果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培训主要是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优秀行业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主要讲授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策略与趋势、特色村镇融资与运营、乡村旅游营销推广、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等课程。所采用的培训方式多样,以参观考察和短期集中授课为主,其中参观考察的人次最多,达到60.98%。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培训学习的方式,较为直观、生动且受经营者欢迎,但往往不够深入、全面,组织不到位的话容易变成走马观花。另外开会学习和座谈交流也是较为常用的培训方式。并且,以旅游、农业行政部门为首的主办者所承担的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训工作是颇有成效的,培训方式的选择也较为适宜。

另外,有6.71%的被调查经营者接受过学历教育,借此深入、全面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构建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拥有更好的专业理论基础。经营者普遍对学习深造比较重视,对于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意愿较强烈,表现出明显的学习和提升意愿,这些经营者也将是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走向专业化、品质化经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被调查经营者对以往培训的效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被调查经营者对以往培训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和认可的,认为“很好”和“较好”的累计占到78.32%;认为培训效果“较小”和“无效”的共占7%。同时可以看到,还有约60%的被调查经营者对培训并不是很满意,说明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另外还有部分参加培训较少或未参加过培训的经营者对于培训还有自己的期待。

表2 经营者已参加培训的方式及效果调查情况统计表

表3 经营者已参加培训的效果调查情况统计表

2.2 培训关键因素分析

2.2.1 培训目的 经营者培训目的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培训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对于接受培训者来说其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但是培训的目的往往是多样的,培训者各有所需。由表4可知,经营者的主要培训目的是“学习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与同行交流”等,这些选项的选择频数占比均达到60%以上,其次“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收入”“提高经营水平”等通过培训学习以间接实现经营效益提升的也占到50%以上,还有36.59%被调查者同时抱着“结交朋友”的目的,可见有不少人也希望以此结识同行、拓展人脉,将培训班作为一个行业内的社交平台,也有少部分人将获取培训证书,得到权威机构的培训认证为目的,借此获得继续教育证明。另外,还有7.32%的被调查者“无明确的培训目的”,此类经营者往往是被动参加培训学习,自身并未形成学习需求和动力。

表4 经营者培训目的调查情况统计表

2.2.2 影响接受培训的因素 对于培训信息的知晓度、可学时间、内容、费用、预期效果等因素都会影响被培训者参与培训的可能性和接受度。由图3可知,“不知道去哪里学”这项因素的占比最高,达到48.78%。哪些机构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及培训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的知晓度,对于希望参加培训、学习提升的潜在学员很重要。其次,对于经营者来说,日常工作千头万绪、紧张忙碌,加之目前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实体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其经营者既是老板也是员工,并未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所以“没有时间学”的占比也不少,达到42.07%。另外还有24.39%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学什么内容好”,这说明他们对于自己的培训需求不明确,或者说并不清楚自身的不足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培训经费作为培训的保障,是开展培训活动的基础要素之一。由表5可知,有17.68%的被调查者因“经济条件不允许”而影响到参加培训;有9.15%的被调查者“不接受收费培训”;还有33.54%的被调查者“根据培训费用多少决定”是否参加培训,选择这些选项的被调查者对培训费用较为敏感,其对培训的接受度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培训费用的影响;有42.68%的被调查者对于收费培训的接受度是“根据培训内容决定”的,并在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排在首位,也说明了有不少经营者是以内容为导向,能够较为理智的选择是否参加培训;有10.9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收费也要学”,可见其对于培训重要性的认可和学习提升的迫切性。

图3 影响经营者接受培训的因素情况图

表5 经营者对于收费培训接受情况统计表

2.2.3 培训效果影响因素 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培训本身,另一个是被培训者个人。培训本身效果的影响因素又分为多个维度,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学的内容、方法、教师、时间、场地、设施、教材等。由表6可知,以上因素对培训效果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内容的适用程度>教学方法>培训教师>时间安排>培训场所、设施>培训的组织>教材。个人因素方面则主要包括4个维度,其对培训效果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个人的文化程度>培训费用>参加培训的时间和次数。从两方面来看,有关培训内容的因素都排在首要位置,并且均占到了57%左右。另外培训本身的教学方法和个人的文化程度也均占到约40%,可见在重视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要根据被培训者的文化程度选用适宜的培训方法。

表6 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情况统计表

2.2.4 培训内容及课程 由表7、表8可知,有40%以上的经营者认为“国家扶持政策”“市场营销”“服务技能”“现代经营理念”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希望开设“休闲农庄(农家乐)的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和环境营造”“旅游区、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等与经营管理、规划设计相关的课程,这些宏观层面课程比较符合经营者的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其次也希望能够在服务技能和礼仪等操作层面得到提升。

2.2.5 培训与授课方式 适宜的培训方式和受欢迎的授课方式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根据被培训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表9可知,有76.22%的经营者选择了“参观考察”,73.78%选择了“现场教学”,可见实地培训学习是他们最喜欢的培训和授课方式。另外,参加培训班、开展座谈交流也是较为适宜的培训方式。经营者希望在培训中增加“实践操作练习”,将多种授课方式结合起来,对于开会、网络授课、学历教育、报告、课程录像等培训和授课方式则不太接受。

表7 经营者培训内容重要性情况表

表8 经营者希望开设的培训课程情况表

2.2.6 培训教师与教材 教师来源及教材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由表10可知,六项教师来源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实战型教师,来源于“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星级农家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经营者”,占比均为60%左右;第二类为专长型教师,来源于“行业相关科研人员”“政府旅游或农业部门官员”“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占比均为40%左右;第三类为教研型教师,来源于“大学相关专业教师”,占比约30%,可见经营者较为看中具有实战经验和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授课教师。

表9 培训及授课方式偏好情况表

由图4可知,在教材的需求上,有84.76%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教材。实际上,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培训提供培训教材的非常少,也不是每次培训都能获得培训课件,主要是通过文字、影像来进行记录,给日后的复习和查阅造成不便。

2.2.7 培训时长与地点 培训时长和地点虽然不是培训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但是也会对潜在培训对象是否选择参加此次培训以及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由表11可知,经营者比较易于接受时长为4~7d、2~3d的培训,尤以4~7d最多,占50%,这两项累计占85.98%。而对于培训地点选择上并没有特别集中的偏好,排在前4位的占比均为30%左右,分别是“地市”“县城”“大中专院校”“本村”,各选项占比之间的差异不超过5.5%。

表10 教师来源及教材需求情况表

图4 经营者对教材需求情况图

表11 经营者培训时长及地点偏好情况表

3 思考与应对策略

3.1 目标为始,构建长短结合的教学体系

以终为始,目标导向,学以致用是开展培训的出发点。经营者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技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从而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收入,同时希望在培训中与同行交流、结交朋友等等。因此,在教学课程的设置、培训教师的选择、参观考察路线的设计、授课方式的组合等方面,需要围绕以上主要目标来构建。培训活动设计时,也要引导经营者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对于“三农”发展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建立全局观和发展观,心怀对“三农”的热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积极力量。

3.2 内容为基,设置需求导向的培训课程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接二连三”的一二三产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对于经营者知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关键是抓住经营实体发展的痛点、需求点等经营者比较感兴趣和用得上的培训内容。针对处于组织高层管理者位置的经营者应设置与经营管理、规划设计、发展趋势相关的课程,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广西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及当地的相关政策法规、先进的管理理念、切合实际的营销策略等,让经营者感觉到这个培训课程能听的进、用得上。

3.3 教师为本,打造专长互补的教师团队

首要是教师的选聘,其标准在于是否真的热爱“三农”,专注乡村;是否道德高尚,学养深厚;是否专业扎实,实践丰富;是否乐为人师、精于传授等等。培训课程教师一般是根据培训内容临时选派相关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担任。虽然讲授相似主题课程的教师往往会有多个,教师之间却较少谋面,基本都是单兵作战,实战型、专长型、教研型等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学习,教师与学员之间也缺乏交流,后续联系答疑解惑更少,并没能发挥教学工作中的团队优势。其次是课堂内容的呈现。同样的授课主题,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筹划、授课方式、方法艺术千差万别,因此教学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如能将相近领域教师的授课讲义、课件、视频等授课资料相互分享、交流,组织相互听课,研讨教学经验和方法,以一种“共享共进共赢”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对于培训水平提升将大有裨益。

3.4 研创为伴,建立全程个性的培训方式

在培训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分类教学,要对培训方式和授课方式随时进行调整,针对经营者培训的研究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外出经商、务工“原村民”开始返乡创业,还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看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纷纷转行投身乡村。对于这些带着一定资金、技术、经验下乡创业的“新村民”,宜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课堂+课后,传授+自学、讲解+研讨等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行业相关政策、发展现状与趋势、土地流转与融资等内容的基础上,实地考察资源禀赋和经营环境类似的典型案例并进行互动交流,深入剖析。授课过程中引入真实项目案例论证环节,让师生共通观点、深入剖析,并在课后建立专家回访服务队及学员互助小组,追踪项目进展、充实培训流程,并搭建学员交流交友的持续性社交平台。既有从创办到运营的全过程培训内容,又有适应、创新的针对不同类型经营者的多样化培训方式,将全面性与个性化相结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4 结语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走过约40年发展历程的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必将迎来产业的提质升级和高速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培训和提升,从培训需求入手,在培训目标、内容、师资、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培训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使经营者们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经营者培训
教师培训
经营者集中豁免的实体标准研究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音乐版权费谁说了算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计算营业额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