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框架下的国际新闻报道
——《科技日报》“科技创新70年·外评”专栏策划与实施
2020-03-09房琳琳
房琳琳
(科技日报社国际部,北京 100038)
1 框架理论和镜像理论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
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框架理论”认为,“框架”即“诠释事物的首要、本源的视角或解释图式……使原本无意义之物变得有意义”[1]。
“框架”能以结构方式揭示新闻报道 “在说什么”,而国际新闻报道因涉及到文明理念的碰撞、国家利益的输出和话语权的争夺,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新闻传播出去的一瞬间,即完成了“框架理论”下的文本、语义、视角、立场、价值观等方面的输出并接受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2]。
中央主流媒体的主责主业都将围绕这一工作展开。应该说,这48字职责使命即新时代党媒在应遵循的工作“框架”。其中,“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各大中央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提供了值得遵循的“框架”。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成为中央主流媒体借助重大节日向国际国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契机。那么,《科技日报》如何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讲好中国的科技创新故事,以完成党媒“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框架下的国际新闻报道,成为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需要完成的必答题。
国际新闻报道所呈现的媒介镜像因时间、空间、质量的变迁而变化,因视角的改变而变化,背后牵涉的是国家自我认同这一隐性意图因时、因境、因人的变动[3]。在“框架”和新闻报道之间找到可行之路,科技日报社积极思考借人物视角、叙事结构、时空转换等方法,构建有利于国家自我认同的媒介镜像。
2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框架考验国际新闻议题设置能力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指出,讲好中国故事要“以中国梦为引领”“传播好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用好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坚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
科技日报社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之一,在国际新闻的国内化传播方面深耕多年,拥有14家国外记者站,长期以来与国际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是国际新闻领域的排头兵,积累了多年的国际新闻报道经验;在国内新闻的国际化传播上,2018年9月20日还发起成立的“国际科技传播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积累了一批外媒和智库友好人士。
“科技创新70年·外评”专栏充分激活上述资源,设置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议题,向联盟的外媒和智库会员单位负责人、驻外记者联系的外国政要和友谊奖专家、国际在华组织和国际合作机构负责人约稿,巧借外国友人的观点、视角和经历,折射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创新支撑社会全面发展的独特影像。
《开栏的话》直接固定了这组策划稿件的议题设置的内核和边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科技界与外国友人,始终秉承科学精神,不忘求真的初心,为人类走向更高文明,贡献着各自的路径和方案。在这一进程中,新闻媒体正在扮演‘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重要角色。科技日报社发起的国际科技传播联盟(IUSTC),联系了一批互相尊重、坦诚相见的外媒和智库盟友。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我们向联盟会员发出约稿邀请,同时,也请驻外记者采写专家的建言,希望从国外的视角和感受,汲取我们未来前行的能量。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听真言,我们虚怀若谷,促交流,我们携手前行!”[4]。
专栏从策划、组稿和编发工作,始终秉持了“一个重大主题策划,兼顾对内、对外传播”的立足点,精心打磨了中英文版策划方案,“一对一”开展约稿和专访,并提供针对其所在国家、个人社会职务、与中国关系和感情等因素初拟的主题供对方参考,形成了以我为主的设置议题,固定了媒介镜像的特定角度。
3 提炼文章“主题”构建新中国70年科技进步的具体“形象”
多篇充满真挚感情、描绘历史细节、折射中国进步的佳作纷至沓来。
栏目策划团队对来稿精心编辑、提炼亮点,特别是准确把握政治边界,根据不同的撰写者或被访者身份,拿捏情绪和用词,严格把关涉及他国负面形象或可能带来不良猜测的表述,避免带来不利于国际关系的潜在内容,做到了相关内容安全出版,为国庆大典添彩不添乱,达到了在框架内表达特定主体、塑造国家形象的目的。
第一个层面,会员单位积极支持。日本科学技术促进机构(JST)创始人冲村宪树对中日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望,他认为,《振兴科技重在“强大的国家意志”》,言辞恳切,情感浓烈;会员机构全球知名的智库型公司科睿唯安分析师王琳,条分缕析《全球文献数据彰显中国基础科研进步》,数据支撑,有理有据;会员机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科教组负责人回顾了两国高校教育的重要成果;会员单位乌克兰《政府信使报》功勋记者斯坦尼斯拉夫·普罗卡普丘阐述了《乌中科技交流合作共赢有利于整个世界》。此外,驻以色列记者约来“中国友谊奖获得者”亲笔稿件,该专家认为《医学交流惠及中以两国人民》。
其次,驻外记者团队积极采访政界高层和知名专家。驻乌克兰记者专访了前第一副总理斯捷潘·库比夫,一句《70年伟大成就是中国人万众一心干出来的》,道尽了两国源远流长的相知和友情;他还采访了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她展望未来,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中乌合作的好戏还在后面》;驻英国记者专访了剑桥科技园总经理珍妮特·沃克,通过与中国伙伴的合作,她诚挚地认为《中英科技园合作为全球提供成功蓝本》;他专访的英国皇家学会前会长、诺奖得主纳斯,发出《非凡的成就 崭新的机遇》的感叹;英国著名高分子材料专家寇茨则直言《中国政府支持科研的力度超过西方》。
最后,国内记者团队深入发掘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欧盟驻华代表团科技参赞的亲笔文章认为,《中国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并期待在“地平线欧盟”框架计划内,与中国开展更多科技创新合作;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藤蔓计划”受益者、在华留学生代表来信,表达了“来中国留学、在中国创业”的感激之情;《在中国,我没感到自己是外国人》则记录了一群喜欢讲中国故事的可爱外国专家在中国的生活,他们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事实证明,这一组策划和稿件受到被访者和撰稿人的高度认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员单位日本科学技术促进机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会员单位的撰稿人,又将署名文章发布到其所在的智库和媒体平台上,取得了“一个重大主题策划,兼顾对内、对外传播”的传播实效,在党媒职责使命的大“框架”内,成功探索出“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