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新态势对成品油零售及加油站网点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2020-03-09张蓉
张蓉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石油分公司
农村交通、城市公共交通、跨市(地)交通、跨省(区)交通是汽车交通运输业(此文主要指客运交通)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是成品油零售的主源泉,其运行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成品油销售及加油站网点建设态势。
四大交通运输呈现“四化”新态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伴随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客运交通运输为标志的汽车交通运输一直处于明显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与其息息相关的成品油零售及加油站网点建设也一直紧随其井喷发展。但自2008年开始,由于交通转型等多种因素作用,四大交通运输呈现出“四化”新态势。
农村交通主体城镇化
农村交通一度是县域交通的主体,其繁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约十余年。在其后二十多年中,农村交通经历了二次大外移分流。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源于第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高潮,一度繁华的农村交通随着其主体(青壮年)外移沿海地区务工而瞬然降温。第二次是近几年,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纷纷返乡养老和给子女在城里置房娶妻生子而掀起第二次分流(主要移入县城和地级市城)。二次农村人口的外移分流,使农村交通主体人口外移城镇化。
城市公共交通电气化
城市公共交通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能源消费需求可靠稳定,是成品油营销者特别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重点关注客户。2000年前,城市公共交通车型基本为汽车,能耗为单一的汽油。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倡导能源清洁化,作为新能源消费引领榜样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用车率先规模化使用天然气、电力、生物燃料。目前,三线城市70%的公交车、出租车已使用电力、天然气。未来,作为政府使用绿色能源的引领者的城市公共交通用车的电气化比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跨市交通快捷化
跨市交通是指省内市(地级)与市(地级)之间跨行(现实中主要为地级市至省会所在市的交通跨行)。2000年前,跨市(地级)交通基本为中型长途客车。2008年后,随着国家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和推崇方便、快捷、舒适消费观的80后、90后主要乘客群出现,跨市交通呈现出快捷化态势,即跨市出行多选择快捷方便型交通工具,如上门接送的小型商务轿车、舒适豪华的中型客车、朝发夕至的城际(往返)列车。可见,跨市交通快捷化态势明确。
跨省交通铁路化
跨省交通即跨越一省或几省(自治区)的客流与物流。2010年前,普通人员尤其务工潮人员多数搭乘经济型长途双层卧铺大巴车。2010年后,尤其近年,随着80末90后新生代消费观的转变、铁路网的完善、国家加速对双层卧铺客车公路运输的限制及限期报废,跨省尤其跨越多省的交通出行出现铁路化趋势,即绝对大多数出行者直接多选择乘坐火车,无条件直乘火车的,则先短途中转再乘坐火车出行。
“四化”新态势下的交通变化及对成品油消耗的影响
成品油零售和加油站网点建设与交通的发展或变化态势息息相关。四大交通的“四化”态势变化,与其相对应的交通也会发生变化,并对其成品油消耗产生难以避免的影响。
农村交通的变化及其对成品油消耗的影响
在农村交通消费主体外移城镇化的态势下,农村交通出现以下变化:
◇农村交通常态型消费减少或增长呈缓慢状况。即由于留守者多老、弱、病、残,消费低,流动少,削弱农村交通货流和客流。
◇农村“三节”交通消费明显。即春节、清明、(学生)暑假等传统或法定节日,人口回归和流动团拜、祭祖、探视致交通瞬时短期繁忙。
◇生产季交通消费逐步弱化。由于近十年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加快,农事多由在家留守老人雇人进行,那种在外务工的儿、女、孙届时一同返乡搞生产现象(如“双抢”)已鲜见,原有的农忙季引致的交通消费自然不复存在。
◇农村货运受常态人口减少现状和“三节集中消费”特点影响,多数时间清淡,少量特殊时段突出繁忙。
基于上述四点变化,农村尤其“老少边”农村交通成品油消耗受到明显影响:一是消费增长远远低于城市。二是消费不均,季节差大。
城市公共交通的变化及其对成品油消耗的影响
在城市公共交通电气化态势影响下,城市公共交通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汽车用能源消耗多元化。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的消耗能源已由传统的单一石油扩展到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生物能源。
◇成品油使用比例大幅下降。由于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能耗已基本使用天然气和电力或混合(油电)动力,其成品油使用比例已大幅下降。
◇能源供应主体多家化。伴随成品油市场的放开和新能源的运用,汽车能源供应主体已呈现多家化。其中,既有“三桶油”为首的央企,也有地方国企,而外资、民企、个体更是数量庞大。
基于上述3点变化因素,城市公共交通成品油消耗受到对应影响:一是单一的传统品种局限被打破;二是新能源营销竞争远远激烈于纯成品油经营竞争。
跨市交通的变化及其对成品油消耗的影响
在出行途径众多的现行交通条件下,跨市交通消费主体——80后、90后的新交通消费观使跨市交通出现了明显变化:
◇有高铁或城际列车的城市,铁路列车成为跨市交通的首选。
◇商务轿车和小型豪华中巴成为跨市交通主导车型。
◇跨市交通通道主选高速公路。
◇跨市货运多数采取集散为整、分线专营的新物流模式。
缘于上述四点变化,跨市交通的成品油消耗也受到相应影响:一是大车单次加油量减少;二是商务轿车和自备轿车增多。
跨省交通的变化及其对成品油消耗的影响
在“禁双层卧铺客车”、跨省远行主选铁路等因素影响下,跨省尤其连续跨省交通出现新变化:
◇乘坐汽车长途跨省尤其连跨几省的旅客大幅减少。
◇替代大型双层卧铺客车的小型和中型豪华巴士增多。
◇跨省尤其连续跨省旅客选择火车出行的增多。
在上述变化要素作用下,跨省交通成品油消耗也受到相应的影响:一是单车平均用油大幅下降;二是进站加油车次上升而损量停滞。
“四化”新态势下成品油零售及加油站网点建设的对策
综观四大交通运输态势,其对成品油零售及其网点建设影响很大,经营者只有与时俱进的跟进应对,才能确保份量不丢、地盘不失。那么,如何应对“四化”态势对成品油零售和网点建设的负作用呢?笔者的建议是“五个适应”。
适应农村特色消费,紧盯“一镇一处”
农村是整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交通主体消费群外移,但仍具有建站成本低、建站手续相对简洁的优势,仍应加强其网点建设和销售。针对农村成品油消费现状,应适应其“三节成品油消费瞬增”之特色,紧盯农村“一镇一处”建站拓营。
◇紧盯中心乡镇建站拓营。中心乡镇是广大农村区域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常住人口和常驻车辆多,销量稳定总好。
◇紧盯国省道交汇处建站拓营。国省道在农村的交汇处多为大型或长途车辆的转道改程交集点,车流大、销量好。
◇积极开展适农经营。鉴于农村成品油消费季节总突出、农村站常态消费欠饱情况,农村站的“易捷店”可结合所在区域特别是附近农民的需要,开展涉农经营(如农业生产资料商品),补充创效。
适应能源多元化,建设城市多功能加油站
适当比例地在城市中修建混合型能源加油站,以满足车辆特别是城市公交车辆使用电、天然气、生物能源等新需要,适应车辆能源消费多元化。具体可采取:
◇在新能源车辆较多区域或路段,新建或改建加油站时,同步“并建”地设计修建(油、电、气、生)“四站合一”的多功能加油站。
◇在需修建多功能能源站的区域,利用区域内在营加油站,采取“植建”、“扩建”等法修建多功能加油站。
◇平衡构建多功能加油站网。即按“东西南北中,对应对称链接”构建多功能站网,解决当前新能源车辆在城市“数量不多,活动区域广,未来增量大”问题。
适应跨市主要车辆流向,关注“二口二车”
鉴于跨市交通中的车辆主要走高速公路、人多选乘商务车、货运多选物流状况,成品油零售经营与网点建设应适应跨市主车流向,关注“二口二车”:
◇关注国省道进入高速公路的主路口,修建准高速加油站,既一定程度弥补“高路加油站建设被高路公司垄断,我无法建站”之不足,又可占领重点营销点——高速公路进出口。
◇关注城市进出口,修建进出城卡口加油站,争夺和掌控城市客货集散要点。
◇将城际物流车列为跨市交通成品油消耗营销中的重点争夺车辆。
◇将市际商务车列为跨市交通成品油消耗营销中的重点争夺车辆。
适应跨省交通变化,重抓超长货运车和短中途客货车
适应跨省尤其连跨几省的跨省交通因种种原因导致的“货运物流上升(或稳定),而客运降减”之变化,以跨省车辆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加油站,在并抓客流、货流“双流”的同时,应加力重抓如下车辆:
◇重视跨省尤其连跨数省超长货运车的“争拉”。这些车辆加油量大、往返率高、车源稳定,已成为跨省长途运输主源,争拉其取代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部分大型客车销量。
◇重视活动在两省相邻交界区域的跨省短、中途客货车的“争拉”。这些车辆多活动在省际边界区域,属于跨省短中途,业务较稳定,应将其作为经营跨省交通成品油销售业务的加油站的基本垫底客户,对弥补大型连跨数省客车的流失有一定作用。
适应车辆分散量下降变化,重视“三个建站”
近年来,加油站数量不断增长,单站平均车拥有量不断降减,且车辆随城区扩延和道路增加不断分散。显然,加油站网点建设和营销应适应这种变化。为此,应重视“三个建站”。
◇重视经济节省建站。主要是应避免“扎堆建站”、“重复建站”、“豪华建站”行为。
◇重视适需实用建站。其要点是正确处理城市站与农村站、陆地站与水上站、中心站与拱卫站、多种能源站与单纯成品油站的间距、数量、规模等关系。
◇重视协调建站。即针对由于行政区划引起的省区之间、市市之间、县市之间交界处的网点建设和销售可能存在的或“空白”或“薄弱”或“重复”问题,加强三级公司之间的网点建设及经营协调确保营销及网点建设良总链接。
结束语
随着交通运行、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不断发展,四大交通运行态势将不断更新,与此相对应,服务于四大交通的成品油零售及其加油站网点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地跟进应对,满足其新的需求,其经营者才能在竞争中确保永远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