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联合左心室血栓患者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疗效分析

2020-03-09李伍娥王晓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左心室心肌梗死血栓

李伍娥 陈 敏 王晓萍

1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急诊科,福建 福州 350007

2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急诊科,福建省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3 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建省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急性ST 段抬高型为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主要使用再灌注治疗,随着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发展,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持续降低[1]。但左心室血栓发生率仍旧较高[2],左心室血栓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危险预测因素包括了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前壁心肌梗死和心尖部室壁瘤[3]。本研究探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心室血栓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收治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左心室血栓66 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正式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及住院治疗期间的各项病历资料均具有完整性;(2)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左心室血栓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且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动静脉血栓疾病、心腔内血栓疾病及有室壁瘤病史的患者;(2)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且造影证明无明显血管狭窄;(3)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手术围术期死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3 例,男性17 例,女性16 例,年龄45~71 岁,平均(56.97±0.17)岁。对照组33 例,男性18 例,女性15 例,年龄44~72 岁,平均(56.26±0.3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具体为:(1)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次);(2)普通肝素静脉注射,剂量控制在70~100 U/kg。(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获取患者病变血管数目、判断是否存在侧支循环和心肌梗死,作出术前与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echnology independent machine interface,TIMI)血流分级。手术后给予降血脂、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下肢动脉血栓、肾梗死、脑梗死和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病率和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有效性[5]:显效,无室壁瘤、无血栓;有效,室壁瘤明显缩小、血栓明显缓解;无效:室壁瘤未缩小、血栓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有效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3.1 早期左心室血栓危险因素

患者左心细胞出现的纤维瘢痕组织在患病期间会组间代替正常的心肌,此种情况下,部分心肌的收缩能力会急剧下降甚至会丧失。同时,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患者室壁运动障碍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加。此种情况下,患者的病情会不但加重,同时心腔内想对应的血流也会处于流动迟缓状态,部分情况下会进入到静止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表明采用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的患者,更容易引发左心室血栓问题。与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相比,如果在住院期间出现了明显的射血分数下降,则运动障碍会变得更为明显,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左心室血栓问题。梗死区心肌扩张变薄,会出现纤维化和心肌坏死等情况,左心室的压力会增大,受到压力的作用,会形成室壁瘤。目前,临床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接收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之后,出现左心室血栓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此外,心尖部位更容易产生左心室血栓。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体心尖部位处于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折返点,并且手术后,该部位更容易出现涡流,血流动力出现了异常情况,十分容易导致左心室血栓的形成。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细胞会因为长时间缺血而导致内皮损伤以及各种炎性反应出现,进而形成左心室血栓。据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显示,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血栓的概率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的范围,均与左心室血栓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临床上被诊断为左心室血栓的患者,CK-MB 及肌钙蛋白的峰值水平会显著提升。如果患者的心肌梗死时间超过了12 h,则也有可能造成左心室血栓。因此,心肌梗死的时间也是影响左心室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2-7]。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 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3.2 早期左心室血栓防止措施

临床上对左心室血栓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的是预防性治疗手段。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血栓发生情况。同时,对美国胸科医师协会以及欧洲心脏病学会的临床治疗指南进行研究可以得出,目前临床上对于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治疗。当LVT 形成之后,为了预防栓子脱落而产生的严重血栓问题,需要给予患者提供及时有效且操作方法安全的抗凝治疗[8-9]。部分医疗工作人员在临床使用了华法林进行治疗,降低了左心室血栓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全身出现栓塞的情况。但是,此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会有明显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患者狭窄治疗窗口、疗效受到食物以及其他药物的作用较为明显。除了华法林之外,临床上还可以使用利伐沙班进行代替治疗。此种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在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治疗工作中,有效性与华法林基本一致,但是此种药物在应用中,现有的数据报告分析数量不足,需要持续进行临床治疗试验,以确保不会对患者的其他身体器官和功能造成损害[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左心室血栓问题,对病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提升有效性。

猜你喜欢

左心室心肌梗死血栓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