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机械取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3-09刘远来孙异春何咏超
刘远来 孙异春 何咏超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中山 528415
临床上,颅内动脉栓塞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多在颅内动脉管壁上发生的异常膨出,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1]。其中,急性颅内动脉栓塞的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将会导致残疾或死亡[1]。目前,常采用介入治疗,虽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易发生并发症[2]。目前,介入治疗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可以将血栓进行有效的清除,达到复通血管的目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2]。本文探讨介入机械取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6 年5 月至2019 年1 月诊治的62 例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 例。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13 例,年龄33~66 岁,平均(48.1±5.3)岁;研究组男性19 例,女性12 例,年龄32~69 岁,平均(49.2±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颅内动脉栓塞的患者。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脏疾病及精神疾病者;(2)排除体内有恶性肿瘤者:(3)排除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4)排除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给予研究组患者介入机械取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从患者右侧股动脉行穿刺,并与栓塞动脉近端置入导管后行动脉造影,并根据导管头在动脉中的位置,对高压注射器参数及曙色压力进行调节,采用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剂对患者行动脉造影。采用50 ml 之舍弃负压抽吸患者动脉血栓,并采用静脉推注1 000 U 肝素联合 20 μg/kg 盐酸替罗非班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与5 min 内完成静脉注射,再次对患者进行造影检查,观察患者动脉中血栓情况。术后采用静脉滴注10 μg/kg 盐酸替罗非班并持续7 h。对照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治疗,治疗方式与研究组相同。
1.4 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3](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其总分值为5 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恢复得越好;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脏器缺血、复发及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脏器缺血+复发+再出血)/总例数×100%;临床疗效通过梗塞面积、偏瘫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评价,其中偏瘫情况根据偏瘫评定量表[5]进行判定,分值越低则表明偏瘫情况越严重,梗塞面积与住院时间值越小则表明临床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后血压水平主要测定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所使用的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O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O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OS 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OS 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1 2.14±0.54 4.09±0.64对照组 31 2.18±0.58 3.11±0.66 t 值 0.281 5.935 P 值 0.780 <0.00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68%(3/31)低于对照组38.71%(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偏瘫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梗塞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s))
组别 例数住院时间(d)偏瘫情况(分)梗塞面积(cm2)研究组 31 14.86±2.41 4.27±1.05 0.86±0.14对照组 31 22.13±2.43 2.86±1.04 1.35±0.15 t 值 11.827 5.312 13.297 P 值 <0.001 <0.001 <0.001
2.4 治疗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79.01±20.14)mmHg 低于对照组(83.54±20.16)mmHg,收缩压(137.52±37.32)mmHg低于对照组(139.48±37.3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颅内动脉栓塞的致病因素还包括内膜受损及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等[5-6]。目前,临床上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和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对患者体内硬化斑块和血栓进行溶解[7],同时能够疏通患者堵塞的血管,使患者脑细胞缺血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单纯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易导致患者颅内再次出血,预后效果不佳。研究发现介入治疗中机械取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比较理想[8]。机械取栓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再出血率,同时使患者的脏器功能得以保留,增加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药物进行溶栓,药物起效比较迅速,不仅能够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有效抑制,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还能够使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复正常[9-12]。
本文探讨机械取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偏瘫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梗塞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介入治疗中机械取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使血栓彻底溶解,有效疏通受累血管,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还能减少脏器缺血、动脉栓塞复发及动脉瘤再次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改治疗方式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