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建构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优化策略
2020-03-09陈丽珍福建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丽珍 (福建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其中就有提到模型与建构的方法。《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对理解能力第2 点要求是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其中也包含着学生对所学知识建模的一个过程。所以,不管是核心素养还是高考要求,对模型建构都有提出相应的要求,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高三复习课,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抽象知识和具体情境的互相融合,可以巧借模型建构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一、建构物理模型,完善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时,最主要的就是要借助老师对知识点的梳理,从而对知识进行拓展,包括它的深度、广度,以及纵横联系,这才是有效地复习。可是,单纯的知识毕竟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知识点的复习就可借助直观的物理模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人教版《必修一》的“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这个知识点在习题的应用和拓展挺多的,2007 全国卷I 和2015 江苏卷都曾考察过相应知识点。课堂上,可采用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卡纸,剪刀、色笔等工具模仿书本P48的资料分析,做好相应准备,课堂上直接构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的物理模型,并利用白板展示。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要求同学同时解决以下问题:
1. 科学家用什么方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还有哪些科学探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
2.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用专业语言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的过程中,同位素和膜面积如何变化?
4.尝试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得出相应结论。
学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教师要关注的重点,即模型修正是整个模型构建过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课堂上可以通过模型修正及时纠正相关知识点的误区,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
1.要求学生对相应的细胞和细胞器结构、形态清楚,典型特征能表示出来,如核膜上有核孔,线粒体的双层膜等,还有各细胞器的大小比例协调、恰当等,如何表示同位素的标记等,模型的科学性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些都可以在模型的展示和修正中得到落实。
2.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的完整构建,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许多同学经常丢三落四,比如会漏掉线粒体、囊泡等结构,不知道囊泡的形成与作用,这些可以通过直观的模型构建,从而强化在大脑留下的痕迹。
3.尝试专业语言描述,构建模型的同时,也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严谨的思维,是规范表达的基础,也才有可能规范答题。
4.同位素和膜面积变化、尝试得出相应结论,这些知识点不能在模型中直观表现出来,可这也是复习课与新课最主要的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的有机联系,可通过模型建构,学生在体验、探索思考中,通过具体实物,拓展、延伸,从具体化到抽象化,经过头脑的加工,形成知识网络。
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布置主题任务——学生主动建构——模型修正,引导学生从碎片化的知识向结构化知识转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巧用概念模型,化繁为简
概念模型是指利用符号、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的性质、联系及逻辑关系的模型。它的优点就是直观、而且逻辑性强,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复习课中,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可以引导学生避繁就简,重点突出,内化知识点。如人教版《必修三》P94和P95有三个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图5-6 和图5-7 和图5-8。这三个图有它们的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没有抓住本质特征,学生很容易混淆,考查与这些图示知识点相关的习题,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说明虽然书本表达得很清楚,可是学生对它的理解却停留在表面,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无法灵活运用。上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书本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概念模型图。例如可以在书本的基础上构建出同化量的二向图、三向图、四向图等。二向图: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三向图: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长时间)。四向图: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未被利用(短时间,定量分析)。可以用以下的概念图直观的表示出来:
学生通过概念模型建构,形成对知识的内化,才有可能准确表达和描述。
例题(2018·福州质检·节选):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人民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创造出多种高效的生产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塘泥中所积累的有机物属于未利用能量,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____和___利用的能量。如果学生头脑已有建构以上的概念图,很容易就可判断此题的答题即属于四向图。
类似的概念模型构建还有很多,例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辨析也可采用这种模式。复习课中,由于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掌握概念的实质很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类比、归纳等方法,构建直观的概念模型,辨析概念,并加以运用。
三、渗透思维模型建构,触类旁通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呈现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学生不善于运用思维模型建构来解决生物学上的问题。正因为这样,答题时经常会出现逻辑性不强,条理不清晰。所以,平时教学中要渗透思维模型建构的思想,提炼总结,引导学生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近几年的全国卷生物高考文字表达量增多,“归因类”题目多。如问题中经常会出现“为什么”“原因”“依据”或者“初步结论”等字眼。这些是学生的“软肋”,即学生最怕的长句表达。而原因的推理事实是逻辑链的推理,逻辑链的推理也是思维模型的一种建构过程。所以,在高三复习课中,应该有意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挑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推导,归纳出一定的模式,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表达的条理性与规范性。例如,在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学生都会做到“密闭装置液滴移动”这类题型,复习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物理属性的描述上升到生物学属性的描述,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相应的逻辑链,构建思维模型。分析题目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是从终点出发,逆推回起点。液滴移动(物理属性、终点)→气压的变化→气体发生变化→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生物属性、起点),具体的生物属性就要和题目给出的情境相关联,比如,是只有呼吸速率,还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都有,两者关系如何?答题书写时,再从起点开始写,通过逻辑链,到达终点。通过典型例题引路分析,构建出一定的思维模型,如起点→逻辑链→终点。而逻辑链就是通过关键词把逻辑关系理清楚,它可以来自实验过程、原理,书本生物学原理、规律等。解题时,要先确定起点和终点,抓关键词,逆向思维,正向答题。可以建构出如下的模式:
课堂上,通过对学生解题时的引导、归纳,教会学生建构一定的思维模型,再把这个模型不断加以应用,得到强化。
例题(2017·全国卷Ⅰ,T30):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这一题的思维模式和“液滴移动”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学生可以轻松利用平时构建的思维模型解题,找起点、终点和逻辑链。光合速率降低(终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发生变化→气体发生变化→密闭空间CO2减少→适宜条件照光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起点)。本题的答题关键词是要比较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专题复习——构建思维模型——习题强化——修正与提升的策略,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只有严密的逻辑,才有规范的表达。
在某种意义上,理解模型和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是学生理解生物学的一把钥匙。正因为这样,在高三复习课中,可以挖掘更多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建构一定的模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及内化过程,从而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