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健身现状调查*

2020-03-09李海华何静芳王雪冰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玉林市群体老年人

李海华 何静芳 王雪冰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健身现状调查*

李海华 何静芳 王雪冰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玉林市七大区县农村老年人群的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目前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个人健身观念薄弱、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度极低、健身活动环境较差(健身场地和健身指导员比较缺乏等),究其原因主要与个人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低、余暇时间较少以及当地健身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农村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开展。

农村;老年人;健身;现状

据调查,2017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41亿[1]。另外,国家数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老龄人口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继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形势最为严峻。体育健身作为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老年人健康、健身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

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开展对老年人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老年人健康老龄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老年人健身运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2]。农村老年人是中国老年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关农村老年人群健身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农村老年人健身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该群体的健身意识,促进其参与健身活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于玉林市玉州区、福绵、兴业、博白、陆川、北流、容县七大区县的农村,对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各异职业等老年人群体展开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及广西大学移动图书馆检索相关资料,了解和认识老年人心理、生理情况以及健身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

2019年4月-5月,在玉林市区县下辖的13个乡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5份,回收率为94%。

1.2.3访谈法

对玉林市农村老年人以及家庭成员、村委会干部等人进行访谈。

1.2.4数理统计法

用EXCEL2010软件,把回收得到的调查问卷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作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2.1.1玉林市农村老年人调查群体的性别、年龄、健身需求

由图1可知,被调查的玉林市农村老年人中,女性健身者偏多,占59%,男性占比例为41%。图2是本次调研人群的年龄分布图,在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中,年龄在70-79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60-69岁,80岁以上人群较少。可知,现阶段玉林市农村老年人口年龄主要是集中在70-79岁,80岁以上年龄越大,人数越少。调研交谈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会相对减少,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们的肌肉力量衰弱、各种病疼缠身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参加健身活动,所以处于老年后期人群的健身参与度极低。根据这一现象,相关体育部门应当重视农村老年人健身情况,要让老年人对健身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并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3]。

图1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性别情况

图2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调查群体年龄情况(N=235)

由表1、表2可知,玉林市男性的农村老年人在生活中健身需求度呈现为良性(很高、高)的人数占全部调查男性的14.4%,呈现为消极(差、很差)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3.6%;而玉林市女性的农村老年人在其生活中健身需求度呈现良性(很高、高)的人数占全部调查女性的15.2%,呈现为消极(差、很差)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42.1%。从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健身意识不足[4]。在玉林市农村的老年人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喜欢参与健身,在生活上对健身的需求更高。其主要原因是女性更喜欢参与群体活动,更容易参与到广场舞等健身活动中来,并能够长期坚持。

表1 玉林市农村男性老年人健身需求情况(N=97)

需求度很高高一般差很差 人数014313220 比例0%14.4%32%33%20.6%

表2 玉林市农村女性老年人健身需求情况(N=138)

需求度很高高一般差很差 人数417593523 比例2.9%12.3%42.8%25.4%16.7%

2.1.2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学历、收入、收入来源分析

表3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文化程度情况(N=235)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 人数134781013 比例57.02%33.19%4.26%5.53%

表4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年收入情况(N=235)

年收入1000及以下1001-20002001-30003000以上 人数98624332 比例41.7%26.38%18.3%13.62%

表5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经济来源情况(N=235)

自给自足子女供给退休金、养老金国家补助其他 人数9899548012 比例41.7%42.13%22.98%34.04%5.11%

由表3、表4、表5可知,玉林市农村老年人50%以上文化都在小学及以下的水平,初中水平及以上占37.98%,年收入在2000元以内占68.08%。由此反映出,玉林市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受老年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经济来源方面,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生产方式主要为小家庭农业生产,所得的农产品大多只是满足自身和家庭需要。此外,农村的老年人没有固定职业,身体机能衰退导致很难继续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以收入并不高。主要收入来源于是自给自足、子女供给以及国家的补助和支持。由于农村本身经济水平落后,受老旧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仍参与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劳动,这也是制约农村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之一。

2.1.3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疾病和医疗保险分析

根据表6、图3可知,玉林市农村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患有各种疾病。由于农村老年人从事体力活动较多,过度的体力活动降低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呈现患病率高、多种疾病并存等特点。在调查中发现,应国家政策要求和自我健康保证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都有医疗保险,其购买方式有三种:(1)自己主动购买;(2)村领导要求购买;(3)村委帮忙购买。就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老龄化而言,购买医疗保险可以大大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表6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疾病情况(N=235)

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低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关节心梗其他无疾病 人数23638233964773 比例9.79%26.81%3.4%9.79%16.6%2.55%20%31.06%

图3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医疗保险购买情况(N=235)

2.2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健身态度

2.2.1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的日常业余时间利用情况

表7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日常业余时间利用(N=235)

围群闲聊牌棋娱乐看报纸照顾小孩逛街购物运动锻炼其他 人数143854594242851 比例60.85%36.17%19.15%40%10.21%11.91%21.7%

表8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体育事件、新闻关注度情况(N=235)

非常关心关心一般不太关心一点也不关心 人数532667755 比例2.13%13.62%28.09%32.77%23.4%

表7、表8调查发现,玉林市农村老年人对体育事件、新闻的关注度不高,空闲时间他们更加愿意与亲朋好友围群聊天(女性老年人比较多)、牌棋娱乐(男性老年人居多),少数老年人才会去逛街、锻炼。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认为日常体力活动可以简单归纳为体育健身,因此,需要端正老年人健身的态度,采用加减乘除法则,给老年人增加健康,减少烦恼等[5]。此外,在玉林市农村老年人里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需要照顾家里的小孩。大部分农村年轻人涌向城市谋生,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农村,导致留守的老年人必须承担照顾小孩子的责任,而照顾孩子占据了老年人大部分的空余时间,使其没有精力去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2.2.2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健身认识分析

由图4可知,玉林市农村老年人对健身非常理解、理解的的人群较少,大部分人对于健身的概念理解较为模糊,认为体力劳动与体育健身差别不大,从而对健身的需求度不高。从与当地老年人的访谈中,总结出影响他们对健身活动认识理解的主要因素为:(1)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对健身的认知水平程度不高;(2)农村老年人经济水平不高,缺乏参与健身的基础条件;(3)体育管理部门在宣传和引领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方面比较欠缺。

图4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认识(N=235)

2.3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健身模式

2.3.1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目的和方式分析

表9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目的情况(N=235)

个人喜欢运动康复防病交友村里组织其他 人数5823561022554 比例24.68%9.79%23.83%43.4%10.64%22.98%

表9表明,玉林市43.4%的农村老年人健身目的是交友,个人喜欢占24.68%,为了防病和运动康复共占33.62%。实地调查发现产生这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1)无子女、无老伴的独孤老年人;(2)虽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居住;(3)儿女外出打工,迫不得已空巢的老年人。由此可知,老年人长久的孤居使其心理失调,对其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通过健身去结交朋友,和朋友一起聊天、娱乐是农村老年人丰富生活、充实精神世界的良好方法,建议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老年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由图5可知,在健身方式上,玉林市农村老年人选择去散步的占50.21%,其次是跳舞、太极拳等,这些健身方式都有强度低、动作简单的特点,而散步更是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简便易行,因此在农村更受欢迎。并且有研究提倡老年人应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可以令老年人身体产生一种延长和增强端粒的活性酶,可以达到延缓老年人衰老的作用[6]。

图5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方式情况(N=235)

2.3.2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的次数和时间

表10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周健身次数(N=235)

健身次数0次1-2次3-4次4次以上 人数9791398 比例41.28%38.72%16.6%3.4%

表11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持续时间(N=235)

健身时间0分钟1-14分钟15-29分钟30-60分钟60分钟以上 人数5672712016 比例23.83%30.64%30.20%8.51%6.81%

从表10、表11可以看出,玉林市农村老年人一周的健身频率并不高,每周没有参与健身的老年人比例为41.28%,一周能参与健身1-2次的老年人比例仅38.64%,由此可知,农村老年人平时的健身强度属于偏低类型。其次,没健身时间的老年人占比达到23.83%,每次能达到1-14分钟的老年人只占30.64%,每次能达到15-29分钟的老年人比例为30.21%,未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由此可见,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个人健身意识有待提高,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宣传和引导。此外,老年人缺乏体育健身还受个人余暇时间、经济基础等外在条件限制。

2.3.3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受益情况

根据图6得出结论,认为健身没有让身体得到任何改变的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大部分,其次是认为健身后身体比以前好、日常生活更规律等好处的老年人。访谈得知,认为通过健身没有得到任何改变的老年人,都是没有参加过健身运动的老年人,没有体验和尝试过健身,只是在潜意识里把健身简单的归纳为体力活动,和平时的农活、家务无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如果老年人参与适宜的健身活动,或多或少都可以给其自身带来良性的效果。

图6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受益情况(N=235)

2.4 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健身环境

2.4.1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的地点与村里组织次数

表12 玉林市农村所拥有的健身地点情况(N=235)

健身地点0个1-3个4-6个6个以上 人数13686112 比例57.87%36.6%4.68%0.85%

表13 玉林市农村针对老年人组织健身活动情况(N=235)

活动次数0次1-3次4-6次6次以上 人数2062531 比例87.66%10.64%1.28%0.43%

从表12、表13可以看出,玉林市的农村几乎没有针对老年人组织过健身活动,且大部分农村未开设老年人健身场地,少数农村有2个左右。实地调研发现其主要原因是:(1)农村居住点分布散乱、集中性不强,导致老年人健身活动组织起来相对困难,难以规划健身地点;(2)经济水平比较低,资本不足也使健身场地难以建成;(3)健身思维难以渗透每位农村老年人,参与健身意识薄弱。此外,在调查中发现,所谓有老年人健身场所的农村,实际上也是和青少共用的活动中心,并没有针对老年人建造的专门场所。由此可知,玉林市农村老年人健身体育设施乏匮、老年人健身开展的物质基础条件差,真正针对老年人设置的健身场地还亟待建成[4]。

2.4.2玉林市农村健身管理干部和社会指导员情况

图7 玉林市农村健身管理干部人数(N=235)

图8 玉林市农村社会指导员人数(N=235)

结合图7、图8可以看出,玉林市农村的健身管理干部和健身方面的社会指导员都极少,远远达不到农村老年人健身事业开展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对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不够重视,且农村老年人对健身的意识淡薄,将简单的体力活动归结为健身,导致老年人健身需求度不高。此外,已有的农村健身管理干部和社会指导员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较少,指导员出现年龄断层的现象,不及时招聘则容易出现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缺乏的情况。老年人健身志愿者服务队伍、管理和培训机制等都有待完善[7]。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目前,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中存在个人健身观念薄弱、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度极低以及健身活动环境较差(健身场地和健身指导员比缺乏)等问题,和个人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不高、余暇时间少以及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3.2 建议

3.2.1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加大对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健身锻炼的支持和关注。

3.2.2通过主动引导和积极宣传体育健身活动,提升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健身意识和观念。

3.2.3规划建设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建身场所,增加健身器材,让足够的硬件环境支撑老年人参与到健身活动。

3.2.4配备专门的体育健身管理干部人员和体育健身社会指导人员,积极、有效地引领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群体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1]吕敏强.襄阳市程河镇农村中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相建华,田振华.老年人健身锻炼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3).

[3]李静.汉中市农村老年人健身方式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2018(7):64-65.

[4]何杰,常保荣.我国农村老年体育推广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探析[J].商界论坛,2015(27):263.

[5]陈新建.老年人健身娱乐100项[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6).

[6]刘德皓,韩恩力.人口老龄化进程陕西省老年人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6):665-667.

[7]王占坤.老龄化背景下浙江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6):70-80.

Survey to the Status Quo of Fitness among the Elderly in Yulin City

LI Haihua, etal.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0033);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B124)。

李海华(1998—),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王雪冰。

猜你喜欢

玉林市群体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玉林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TSH切值在GSP分析仪上的设定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