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的引导策略
2020-03-09王维莉
王维莉
摘 要:在新课改的实施下,美术课程作为重要的义务教育课程内容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在教学中不能只依据书本教材进行,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人们开始逐步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一些教育专家与美术工作者开始投入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的能力着手,创建美术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理解;初中美术
我国的相关教育部门根据如何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并开始推行,要求各个学校在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加强教育安排。而在教育部门已经明确制定五大核心素养的情境下,美术教育为满足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化的课程内容,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不仅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反而会对学生有阻碍作用。据此,本文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围绕这一论点探讨如何引导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能力。
一、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意义
文化理解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学习与感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去欣赏和了解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艺术品、美术情境。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去感受我国传统美术工艺品的价值所在,产生文化自豪感与归属感;体会不同国家和民族其美术工艺品所表现出的文化趣味性与多样性[1]。“文化理解”是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为基础而提出的,也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美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必须通过对不同文化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形成具有价值的自身能力与文化底蕴。
二、初中美术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美术与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古典与现代、艺术与现实紧密相连,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核心素养,更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打破传统学科各自为营的羁绊,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新颖性、多元性、综合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丰富教师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2]。
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引入核心素养文化理解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美术课堂刻板的教学模式,增添课堂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汇入多种多样的文化思潮、民族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更能都了解世界,了解不同的民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文化理解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引导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科技人文、生活起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升是必要的。
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去寻找自己身边的美术资源,体会生活的艺术美。
其次,在教学中交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与课本的内容相结合,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最后,在美术课程中,既要欣赏课程的内容,也要学会讲述美术工艺品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美术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因此,美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是必要的。
(二)以文化情景文背景,引導学生理解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中,应当更新课程的内容与模式,摒弃传统的描摹绘画方式,善于通过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美术作品,去体会和感受不同的美术作品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意义。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课前设计一些新颖的课程导入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下节课程中即将学习的美术作品的背景与文化内涵[3]。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趣味交流,对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与总结,完善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
(三)加强学生的文化实践
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是重中之重。所以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现实的角度去学习美术。例如,在泥塑课程中,应先带领学生了解传统泥塑工艺品的制作流程,然后让学生禽兽时间制作泥塑作品,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雕刻工具。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真正的了解泥塑。
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不仅仅是绘画艺术的传授,也是文化内涵的传达,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文化理解的提高。因此,文化理解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欣赏与感受传统工艺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白婷婷.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课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39.
[2]韩明睿.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时期美术教学难点[J].速读旬刊,2017(4).
[3]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2016(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