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审美价值
2020-03-09许艺琳
许艺琳
摘 要: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孟子在孔子提出的“君子”理想人格基础上,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说。对“人格美”做出了明确的层次之分,在阐释和弘扬中展现出了气势浩荡、光明坦然的审美特点,体现出向上向善、内化自行的精神气度。对个人修养的习得和社会责任的实现表明了充分的融合态度。
关键词:孟子;理想人格;审美
引言: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理想人格是众多思想家所探讨的重要对象。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于个人独立精神的修炼,及在所处时代的价值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孟子美学中对人格美也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述,以战国时期为思想生发的背景,探讨了个人应当具备的精神追求,以及时代所需要的人格力量。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由孔子的“君子”论而来,又在“仁”、“礼”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体现了“充实为美”的构想,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孟子理想人格的思想渊源
(一)孔子的“仁”、“礼”之论
孟子拜学于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受业子思之门人”,承袭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并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将学说发展推向社会实际的探讨层面。[1]在孔子的论述中,人格塑造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圣人。孔子在《论语》中并未对圣人所需具备的条件做明确的界定,但“至圣”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最崇高的标准,意在修习所有的美德,不存在人格缺陷,达到尽善尽美。孔子认为,圣人不仅要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修养,更要“博施济众”,将自己的才能和德行充分地发挥,造福于社会和百姓,使自身人格力量转化为广泛的影响力。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路径,孔子认为“求仁”是养成理想人格的基本条件之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一切美好品行的源头,仁者首先要爱人,再由此推己及人。同时,也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時常“反求诸己”。追求理想人格的培育,就要持之以恒地做到“仁”,坚守“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
在孔子的观点中,只有恢复“礼”,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尊卑有道。因而,养成理想人格还需要“守礼”。“克己复礼”强调的是“礼”对于个人行为的规范,以“礼”作为道德约束,使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在秩序的范式之中形成和谐。“仁”、“礼”构成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要素,强调内在品质的修习,也重视外在准则的约束,形成稳固的理想人格培养之道。
(二)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基石。[2]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根源于人的本性,人自拥有生命起即具有善的“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像人的四肢一般。人人皆有善端,但在面临道德挑战时,只有一心向善,才能发展内心的善端,使之不受损害。[3]
“人善端生而有之”的观点是道德养成的来源,而善端要持续地产生作用还需后天的扩充,做到外化于行,最后才能形成理想的人格。不仅需要个人确认自身的向善目标,还要不断地自我鞭策、自我提高。并且,孟子强调需要通过外在的教化来进一步维持和发扬人的善端,引领人走向正道。[4]
孟子的性善论,指明了个人修养道德的基本可能性,并提出了品德修炼的路径,为理想人格的阐述进行了铺垫。
二、孟子理想人格的美学内涵
(一)理想人格的典范——大丈夫
“大丈夫”相关阐述在《孟子》中出现过三次,却足以体现孟子对这一人格层次的赞扬。大丈夫最鲜明的特点是刚毅、勇敢。大丈夫理想人格体现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权力和暴力的威胁之时,都能保持内心坚守的准则,守住气节,做到不屈不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即大丈夫的人格写照,强调坚忍不拔的气概。[5]
而大丈夫所拥有的刚正不阿之气,即来源于“浩然之气”。孟子在《公孙丑》篇中提出“养气”之说,认为浩然之气是和“义”、“道”相并行的,只有身守道义,才能颐养正气,浩然之气作为人内在的一种道德精神支撑,能够赋予人刚强的品性,即使身处岌岌可危之境,也能经受住锤炼,一心向着仁义之道,不吝名利得失。
“浩然之气”的修养在于日积月累的坚守,而非功利化的索取,需要个人从内心深处来稳固根基,并在一言一行中得以维持和发展。浩然之气的特性在于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因此,拥有浩然之气后,人将拥有坦荡的心性,充盈着崇高之美。[6]这就体现出自我欲求与意志养成的统一,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强调自身品性的修习。
(二)美感的共通性
在美的感知方面,孟子认为人的生理方面与道德知觉具有一定的联系。[6]味、声、色这些事物能够带给人以口、耳、目的愉快,而人对道德精神的体悟也同样能够拥有心灵层面的愉悦。“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李泽厚、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中提到,孟子是中国美学史中第一位提出美感的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思想家。[7]
孟子从生命本体出发,以生理感知功能互通共融的特点来阐释精神美感产生的基础,不仅肯定了人自身生理特点存在的客观性,而且以此为精神审美活动生发的必然。[8]明确了人与人之间在品德审美、精神追求方面的平等地位。[9]
这样一种将人格精神作为审美对象的观点,贴合人的感性理解,有益于审美教育的转达。为人人能够发现自己的善端,在善恶中明辨是非,从而在人格塑造和精神境界的养成中得以区分层次,进一步于磨练中趋向卓越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
(三)充实之谓美
孟子肯定人生理感官上所享受到的愉快,但他认为只关注这些生理层面的知觉是做人的“小体”,只有在精神道义上有所追求,即“心之欲仁”才符合做人的“大体”。孟子认为,理义可以带给人心悦之感,因此,发自内心地追求道德充实,并从行动中展现,就是一种“美”。《尽心下》中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阐释了孟子对于“美”的界定,认为“美”是一种以“善”和“信”为基础来建立的内在精神之美,是善和信的有机统一,强调对“善”、“信”的切实践行和无尽追求。[10]
在“美”这一层次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不同的人格境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大”、“圣”、“神”在孟子人格美学中,分别代表了递次升高的三种境界。[11]“大”指的是内在美的充盈,进而展现出光彩;“圣”指的是实现道德修养与个人形象的整体融合,浑然一体,并且能够产生“德行化人”的影响;“神”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在道德修行上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且层次之高以至无法让他人明确了解其精神世界的机理。[12]
孟子将人的道义追求上升至审美境界,并作出了层次之分,体现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道德培养过程,铺垫了理想人格塑造的可实现性,同时也突出了恒久性,具备现实意义,也充分升华了崇高的价值。[13]
三、结语
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为每个人都有“善”的萌芽与发端,但在道德精神培育的路途上需要历经磨练与修养,才能将“善”抚育长大,进而通过持之以恒的道义坚守,塑造出理想人格。[14]孟子的人格美学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启迪,更是对有志之士履行历史使命感和社会使命感的一种感召。[15]这样的人格精神体现了思想境界的无止境追求,同时也与时代需要相适应,让个人价值得以无限上升,在实践中得以发挥进而实现感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振香.孟子理想人格观浅析[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1):1-5.
[2]李祥宇.孟子性善论疏解[D].辽宁大学,2015.
[3]李伦富.论孟子理想人格的实践途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3):179-181.
[4]周艳.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孟幻.孟子美学思想综论[D].山东大学,2017.
[6]赵杨群.孟子的人格美论及其现代价值[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9-42.
[7]劉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8]余开亮.孟子身心论与人格美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2):78-82.1998(01):39-44.
[10]祁志祥.孟子美学:“充实之谓美”[J].中文自学指导, 2006(4):21-24.
[11]黄亚娟.孟子理想人格再认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4):5-7.
[12]罗宁.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的美学意蕴[D].中南民族大学, 2009.
[13]王潇.试论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96-98.
[14]张皓.孟子的人格美学与自主精神[J].江汉大学学报, 2001(04):38-41.
[15]徐铭慧.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