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牵引+拔罐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20-03-08严玉梅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

严玉梅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随机从我院近三年期间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案中抽取80例,以选入组别的顺序分为两个小组,单数为对照组,偶数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针灸+牵引+拔罐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牵引+拔罐联合治疗尤为关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拔罐;牵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98-02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腰部常患疾病,该部位出现退行性病变诱发纤维环逐渐破裂,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髓核组织从破裂部位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造成患者出现下肢麻木、腰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目前,西药治疗腰椎盘突出的效果一般,为探寻更有效、科学的治疗方法则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研究提出采取针灸+牵引+拔罐联合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近三年期间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纳入标准: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防治指南》[1]中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性别、民族不受限;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参与临床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有重度或者危重度急性发作;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医护干预。根据上述标准,本研究共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女性48例,男性32例,年龄为(55.81±1.02)岁。以选入组别的顺序分为两个小组,单数为对照组,偶数为研究组,对比一般性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经确诊后接受口服双氯芬酸纳片,每次一片,每天一次,连服3天。口服姜酚胶囊,每次1粒,每日两次,饭后服用,连服15天。研究组经确诊后采取针灸+牵引+拔罐治疗,(1)针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取穴,主要以腰背部、臀部及腿部为主。首先,指导患者基于自身情况选取舒适的体位暴露所需穴位,腰部取病变椎体的双侧、肾俞穴、命门、关元穴以及阿是穴等;臀部取环跳穴、秩边等,腿部取穴依据患者的具体病变取穴,例如L4—5以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为主,如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2]。采用75%的乙醇消毒所选取的穴位,然后采取合适的一次性毫针进针,深度基于不同部位或穴位而调整,约1—3寸为最佳,留针约半小时,每天一次。(2)牵引治疗,取仰卧位,将脚部垫高,屈伸膝关节大约60°,告知患者应将腰部肌肉充分放松,重量控制在患者体重的60%(1/10-1/2左右),并基于患者的耐受状况对牵引重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牵引固定套装放在患者腰部、骨盆髂前上棘处固定,然后实施牵引,以间断性牵引为主,每次牵引持续20-30min,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3)拔罐:选取膈俞、肾俞、次髎、血海、委中等穴位进行拔罐,采用止血钳将95%乙醇棉球夹住,然后点燃放入到已消毒的火罐内中间环绕1—2圈后立即退出,然后把火罐口迅速扣放在穴位上,轻微地摇动罐体,查看火罐是否牢固吸附,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火罐吸附和皮肤颜色,防止烫伤和灼伤,留罐十五分钟,用手指按住罐口皮肤,待到进入空气后便可起罐,每隔三天拔罐一次,起罐后观察皮肤颜色,不同罐印代表不同病症,比如罐印紧黑而暗紫,表示有血瘀寒凝重等。两组患者均接受15d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取腰椎功能评分[3]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恢复情况,该评分范畴为0—29分,分值越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低。同时,治疗结束后对于两组疼痛情况的评估,可采取数字分级法(NRS)[4],0—10分表示程度不同的疼痛,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主要是:1分表示没有疼痛感;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指出最能评价自己疼痛的数字。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并通过t、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腰椎功能评分对比

据统计得知,干预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增长幅度更大(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统计得知,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疾病,中老年是主要患病群体,以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为主,腰椎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生存质量每况愈下。对于该疾病,临床普遍采取对症止痛等保守治疗的方法,疗效不够理想,不能标本同治,药物的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重等,手术治疗多数的患者又很难接受。中医是中华瑰宝,疗效确切而肯定。故吾利用中医针灸和拔罐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作临床研究。牵引疗法优势:(1)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在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锥间系逐渐被牵开,有利于突出物在还纳。(2)起腰部在固定和制动作用,以消除或减轻局部在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3)松弛腰背部肌肉,解除痉挛。(4)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然而,由于牵引时间、角度及重量直接影响了牵引的疗效,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祖国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骨痹”疾病类型中,邪实正虚、经络闭阻不通是诱发因素,其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治疗的关键点。其中,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疏经通络、调节体内阴阳的功效。相关研究[5]指出,针刺肾俞穴、命门、关元以及阿是穴等穴位,可释放出止痛物质。同时,针刺足少阳胆经穴位、阿是穴,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具有加快血液流通,缓解肌肉痉挛等症状,并对神经根组织炎症、水肿症状予以有效改善,通利关节,加快新陈代谢。另外,拔罐能够通过皮肤吸拔出人体中脓血、淤血及风寒湿,并将其排出体外,从而实现邪出正复、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引阳入阴。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在疗法。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更低(P<0.05),这说明了针灸+牵引+拔罐联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具有明显的疗效,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世海,李玉梅,李勇斌,杨文娟,吴超.温针结合拔罐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9(36):98—100.

[2]冀侠飞.羌活胜湿汤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191+203.

[3]江美兰.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灸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07):150.

[4]杨敏敏. 海德聚能灸配合分层推拿、针刺、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

[5]徐小鸿,黄小艳.中医针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7):2402—2403

猜你喜欢

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针灸、牵引、拔罐、直流电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