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大型下颌骨囊肿的疗效观察

2020-03-08曾远胜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1期

曾远胜

摘要: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大型下颌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大型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纳入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联合组使用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囊肿缩小体积,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而囊腔缩小体积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两组相比联合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大型下颌骨囊肿治疗中,在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提升对囊肿改善效果,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使用安全性更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托槽固位式塞治器;大型下頜骨囊肿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51-02

颌骨囊肿属于口腔可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意颌骨部位,具有生长缓慢、自限性不足和初期症状不典型特征,病发后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病情加重,会导致颌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吸收和破坏,导致甚至导致患者出现面部畸形与病理性骨折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口轻功能、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针对该病以往治疗中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是常用方式,但该方式治疗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接受度低。与之相比,开窗减压术利用病变表面开窗,释放囊内压力,可减少囊内物质,减少内外压力平衡,同时配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开窗减压术与托槽固位式塞治器对大型下颌骨囊肿的联合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大型下颌骨囊肿患者为治疗观察对象,设置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8~40岁,年龄(29.5±3.4)岁;联合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41岁,年龄(30.1±3.4)岁,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确诊为大型下颌囊肿;②穿刺检查有淡黄色脓性液体;③CT检查可确定患者囊肿范围、位置以及相邻牙齿状。④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凝血功能障碍;②面部占位性病变;③近期有颌面部严重外伤经历;④患有严重感染;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X线片和CT平扫检查,确定囊肿及累及牙齿状况。

对照组:实施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具体措施:先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从下颌骨质弱位置开凿,暴露囊肿,刮径囊壁及周围病变骨质,进行消毒处理,止血后进行切口缝合。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并叮嘱患者含漱口液簌口。

联合组: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具体措施:先行常规麻醉处理,以口内切口方式,与囊肿唇颊侧古币最薄位置黏骨膜瓣做1.0cm×1.5cm~1.5cm×1.5cm切口,要求切口略大于去骨范围,将已经松动或严重损害牙齿拔出,于牙槽嵴顶端做开窗口,剔除周边黏骨膜,去除骨片,暴露囊腔并切除囊组织,吸净囊液,去除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缝合囊壁与黏膜板边缘,使用纺纱条填塞并包扎固定。开窗术后1周取出纺纱条,彻底清洗、吸干,另置纺纱条填塞囊腔,并保证囊肿造口位置纱条略低于骨造口。取模后清除开窗位置残留材料,取出纺纱条,并于模型开窗位置留置软管,活口端防止外侧,联合负压吸引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囊肿缩小体积,其中,术中出血量与治疗效果负相关,而囊腔缩小体积与治疗效果正相关。

1.4判断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根据病情改善状况进行确定,其中,显效:囊肿基本消失,未见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效:囊肿明显缩小,并发症和不良发生率极低。无效,不符合上述两种标准,囊肿变化不明显,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检验法,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指标比较

联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而囊腔缩小体积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两组相比联合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颌骨囊肿是成牙组织或成牙上皮生育引发的骨骼囊肿,而胚胎时期残余上皮或损伤也会导致颌骨囊肿,多见于青壮年,患病后触诊有乒乓球压弹感,并伴有牙齿病变问题,易导致患者口腔出现功能障碍,严重影响面部美观性和生活质量[3-4]。现阶段,对于大型下颌骨囊肿治疗中,广泛使用囊肿刮治技术和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技术,前者应用中有明显局限性,对患者损伤加大,患者接受度低,后者通过在病变位置表面开窗,将局部囊壁和骨质打开,损伤较小。同时通过释放囊腔压力,消除囊壁骨质吸收因素,中断囊肿生长因素,可提升对囊肿治疗效果[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囊腔缩小体积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采用开窗减压术与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方式,对大型下颌骨囊肿病情该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对大型下颌骨囊肿患者治疗中,实施开窗减压术联合托槽固位式塞治器治疗,与传统刮疗方式相比,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进而缩短治疗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与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永芬.开窗减压术在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7):33+35.

[2]许志杰,杨蕊,陈觉尧,等.颌骨囊肿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9,39(02):66-67.

[3]刘志,肖金刚,郭玲,等.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5,35(10):826-829.

[4]古秋华,徐镔亭,王璐.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应用囊肿塞治器患者的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315(11):110-115.

[5]张洁,张燕琴.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与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460-461.

[6]马兆峰,李石,寇国明.开窗减压联合阻塞器在青少年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04):32-34.

作者简介:曾远胜,男,1980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江西省抚州;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职称: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