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下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
2020-03-08任静戴莹
任静 戴莹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为此,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丽水地方文化特征,建议丽水学院既要充分利用、改善已有景观如牡丹亭的环境与功能,设计有特色的校园路标,设计个性化、视觉化的周边产品,突显学校文化特色,又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浙西南”革命精神,将其融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文化建设;丽水学院
一、研究背景
(一)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文化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文化建设也显得十分重要,它不单单为美化校园环境服务,也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及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及思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诸多意见,鼓励支持各高校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1]。而作为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与该区域文化进行良好的互动,借助区域城市文化拓展校园文化,借助校园文化平台弘扬区域文化。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不仅要为地方经济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
地域文化进校园变成校园文化是一种创造。地方高校应当凝练地域人文精神,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把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结合校园文化教育,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校园增添独有的特色文化。
(二)丽水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现状
“两山战略”提出以来,丽水市各地方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入推进全市各地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文化软实力得以持续提升,特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例如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仙都旅游文化节、景宁畲乡风情旅游节、遂昌汤显祖文化节、青田石雕文化节、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等,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格局,大大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国内外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丽水市还有着一批省市级特色小镇,如莲都古堰画乡小镇、龙泉青瓷小镇、青田石雕小镇、景宁畲乡小镇、云和木玩童话小镇等,都展现出了极富感染力的文化特色,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另外丽水市在2019年发布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其中确定了打造红色文化引导高质量绿色发展“丽水样板”的总体定位,是全国首份“红绿融合”的系统性发展规划[2]。丽水市将通过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高地,塑造“红色浙西南·绿色新麗水”城市红色文化区域品牌,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
由上图1、图2可见丽水学院所在的莲都区为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引领核心,因此在校园内积极传播“两山”文化和浙西南特色,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地域文化结合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同时政府也在重视和支持地方文化特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鼓励高校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将课堂教育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培养青年的生态意识,让理论、文化进入思想、融入行动,从人生素质培育的根源上,让新时代大学生培养起正确的生态观及地方文化特色意识。
因此本文将以丽水地方特色文化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相结合为主题,具体以丽水地方本科院校——丽水学院为例,把握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色环境及各种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来谋求发展特色教育及创新教育品牌,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发展的优势,希望以此推动地方和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文化建设的双发展。
二、地方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文化建设现状
(一)校园主要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创造性以及多样性,在公共空间布置中有的很普通,大多都是雕塑、踏步、走廊等,对突显文化特色作用不大。加之校园建筑面积在扩大时,校园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会由此受到巨大冲击,导致校园不断失去原有的文化色彩。
(二)地域文化与地方校园文化的交流合作较弱
由于高校自身独特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导致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有沟通障碍,这是高校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地理位置、沟通途径、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化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和城市发展方向各有特色,加上两者长时间缺乏交流、沟通路径不足,导致在传统观念上两者产生分歧,阻碍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两者文化融合度较低。
(三)地域文化在校园空间的传播途径较单一
虽然眼下高校对地方传统文化传承越来越重视,但是总体上,当前高校对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容设计缺乏创新,同时借助地方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路径不够畅通,传播和建设形式单一,缺乏理论研究,思想意识淡薄。其实,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将地域文化引进校园变成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使其多形式在校园空间中体现,为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做出贡献,同时促使形成独有的高校校园文化特色。
(四)校园新媒体在校园文化空间建设上较弱
近几年,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校园新媒体已经逐渐地变成了高校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校园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宣传力度较小,宣传内容较为简单枯燥,新媒体和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文化阵容,作用较弱。
三、丽水学院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启示
根据地方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文化建设现状和丽水学院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实际情况,同时从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角度出发,下文对丽水学院部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文化建设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一)牡丹亭
牡丹亭作为丽水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建成时间久,风格古朴,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牡丹亭北面靠近人流量较大的学生事务中心,南面靠近学校南门以及环境优美的水牛公园,周围绿化率较高,但日常人流量較少。区域内主要为退休教师晨练和部分学生校园节目的排练场所,大部分学生对其使用率低。针对牡丹亭目前现状,以下将从环境改善、功能建设、文化营造和文化进校园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1.环境改善:牡丹亭周围虽然绿化率较高,但周围主要以草坪与低矮灌木为主,观赏性与遮蔽性较低,对有休闲娱乐需求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可将牡丹亭草坪与道路交界处栽植自然式景观组团,既能形成独特的校园景观,也可以提高草坪的私密性,增加其吸引力。其次可利用南面的水牛公园,采用景观组团与道路铺装的方式,使其与牡丹亭形成一个联系更为紧密的空间,同时利用水牛公园为牡丹亭导流,提高人流量,增强牡丹亭区域的整体美感。
2.功能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牡丹亭毗邻大学生事务中心的优势,作为学生事务中心社团活动的延伸点,建设成一个学生户外活动场所。在牡丹亭南面大面积闲置的草坪上,装置一些人工标识并设计景观组团将事务中心和牡丹亭进行衔接,引导学生进入牡丹亭空间,激发空间活力。
3.文化营造:当前牡丹亭建筑较破旧,对于晨练与校园活动排练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首先要在保留牡丹亭原有的建筑基础与风格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修葺改善。同时在周围增设一些设施,作为牡丹亭的辅助设施,使得牡丹亭整体更具有文化气息与设计感,吸引学生前来拍照。
4.文化进校园:(1)《牡丹亭》是汤显祖戏曲文化的重要杰作与载体。可以充分利用汤显祖与丽水的关系,举办汤显祖主题展览,甚至邀请丽水周围乡镇剧团,在此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丰富校园牡丹亭的文化内涵。(2)丽水拥有极其丰富的竹资源与竹产业,民间也有着一大批优秀的竹编传统手工艺人,因此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举办传统工艺走进大学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牡丹亭草坪上沐浴着阳光学习竹编,丰富牡丹亭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工艺。(3)丽水学院内有大量畲族同学就读,因此可将牡丹亭作为学校举办丽水特色民俗活动的场所,如畲族的三月三节。如此也能更有效地将牡丹亭区域进行充分利用。(4)将牡丹亭区域设计为一个了解丽水生态环境的窗口,在区域内用沙、石、水构筑一个微型的生态展区。不定期举办游园活动,师生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丽水的知名风景区,如白云山、万象山、南明湖等。如此让牡丹亭不仅具有静态的美感,更彰显动的活力。
(二)校园路线
校园路线中的路标、贴士、海报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因此校园主要路线中的环境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的宣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下文将从6个方面对丽水学院内校园路线提出设计改造意见。
1.校园路标:目前校园内有很多道路没有路标,导致很多校外人员和新生找不到目的地,浪费很多时间,因此在校园内可设置独特有创意性的路标。路标的设计可以在校园内进行招标,由全校师生参与设计,并在校园网上投票选出。路标的设计由师生参与能更好地挖掘及展示出校园特色,并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2.宣传贴士:校内宣传贴士的运用不多,因此可以在校园重要的角落和道路连接处装饰一些具有浙西南特色的标语,根据不同的节假日定期更换不同的宣传贴士语。3.海报:校园内展出海报较少,可以根据丽水每个特色节日的专属习俗进行海报绘制。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校园路线绘制出带有不同地点风格的海报,或是制作成有连接性、故事性的海报,使得海报环环相扣,更加吸引师生注意。4.校园文化屏:校园文化屏可以用于向外界和师生展示校园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根据不同节日播放学院及丽水当地文化和建筑演变的延时影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校园和丽水地方城乡的改变,以及开展的特色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对丽水文化进行了宣传,也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及保护欲。5.情怀文化:目前丽水学院内大部分都是用道路和树木划分出每个小区块,缺乏特色,没有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标志性地点。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让同学们选出心中最能代表校园的标志性的地点,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设计出一条特色路线,根据路线的形成一步一步地让师生了解校园文化。6.校园历史:结合校园的发展史,在现在的校园中做一个小范围的“昔日校园”,并借助互联网将同一个地点两个时间段的照片进行对比,与情怀文化的点相结合,可以让毕业的老校友根据路线故地重游。
(三)校园周边产品
高校文化周边产品像是校园的一张名片,作为承载着校园浓厚历史底蕴的向导,这张“名片”担负着向外界传播文化的使命。随着国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很多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校园品牌形象的重要性。校园周边产品通过个性化、视觉化的手段能够直观地体现校园文化特色,既能满足广大师生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较好地承载、传达大学文化精神,起到“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作用。因而,开发校园周边产品,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专属旗帜logo:丽水学院内有社团、学生会、学工社等各个校院级平台,每个组织都可设计、拥有独特的旗帜、logo,直观地向师生展示团队组织的文化特色。2.地标模型:丽水学院南门、图书馆、大学生事务中心、东区报告厅、牡丹亭等标志性建筑可以设计做成一个个小的模型,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时可以拿出来展示以及售卖,给学生和校外人员留作纪念。3.钥匙扣:将校园地标模型、校徽等实物作进一步处理,添加钥匙扣功能,丰富文化产品的样式。4.陶艺手工制品:与学院内的工作室合作,联合出品有关丽水学院元素的陶艺作品,在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售卖活动。5.元素设计:各社团和学生会组织可以面向全校师生,举办类似“丽院龙舟社logo设计大赛”等校级比赛。同时可以举办学生参与校徽与校园标志性建筑的金属玩物的文化主题设计活动,例如浙西南丽水特色文化主题。选出最具学院和地方特色的作品,作为学院每年不同的创新特点,给当年新生、毕业生的纪念品。其他设计作品也可以印刷于白帆布袋上,制作具有丽院元素的系列帆布袋,为丽院各大晚会活动和迎新季提供纪念礼品。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地方城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正在逐渐淡化,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在逐渐消解。然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同时“十三五”时期,随着丽水市文化产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大。因此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拓展地方特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改[2004]16号)[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o/moe_495/moe_512/tnull_6653.html.
[2]世界丽商网编辑部.丽水市正式发布《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EB/OL].[2019-08-27].http//www.ls-world.com/archives/990.
[3]朱连芳,李华云,邓建萍.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四川大学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9(23):80-81.
[4]黄梅红,林娟.莆商精神与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莆田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268-269.
作者简介:任静,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
通讯作者:戴莹,硕士,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