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究
2020-03-08程秋萍
程秋萍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师针对当前写作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核心素养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作文教学 探究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文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仍旧随意、无序,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首先,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有层次的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接收不到有用的写作知识,学习体验也不深刻,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其次,大多数教师以经验来教学写作,对学生作文的点评不到位;再者,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历,在写作中常常陷入无内容可写、无方向可循的情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发挥作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必将对学生写作起到极有力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改善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1.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尽管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但他们仍具有一定的生活认知经验。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写作兴趣。如教师可以就针对一个主题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可以是日常生活所闻所见,可以是动植物生长变化,也可以是奇闻逸事等,让学生回顾具体的经历和感受,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写作的欲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又可以促使学生的写作更具真实性,融入真实感受,使作文变得更加生动。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时事热点,促进学生产生思考、表达观点,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
2.深化课内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面,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对于教材的阅读,教师要重视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赏析技巧,使学生能够展开自主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探究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进入文中情境,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描写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抓重点语句,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将这样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由此不断得到训练,就能掌握写作的真谛。
3.开展专题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学生具备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方法之后,教师需要组织一定量的专题写作活动来训练学生,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变,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专题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确定主题、规划时间,使学生训练时有范围和方向。长此以往,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和素养的提升。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从简单的训练开始,比如借鉴课文主题。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为例,根据课文所写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春节”这一主题进行仿写,引用课文中用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联想自己过过的春节,有什么内容、是怎么度过的,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思如泉涌,写作训练范围也更加宽。
4.重视作文评价,增强学生写作自信
作文评价工作是教学重点内容,教師要认真审视学生的作文,给出中肯的评价。对于优秀作文内容,教师需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且可以将其作为优秀范文在班级中传阅;对于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师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减轻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和排斥,实现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喜欢教师、信任教师,就会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汲取教师意见,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促进个人核心素养的养成。
综上所述,教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小学作文教学作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敏.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2]齐金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一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