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职业学校普及机电专业的重要性

2020-03-08赵伟郝敬奎仲波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职业教育农村

赵伟 郝敬奎 仲波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农村,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由此看来,把握农民专业需求、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开展有用专业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   职业教育   机电专业

工作20年,笔者一直从事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因为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大多是农民,所以笔者对农村学生、对职业学校专业的需求有更深刻、更具体的了解。下面,笔者谈一谈对农村中职机电专业教学的一点看法。

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力迁徙城市,农业生产推行规模化、机械化势在必行。据统计,全国农作物耕种机械化水平由2008年的45.8%增长至2016年的65.2%,并且还在上升。从国家层面来看,“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重点,国家还出台了“乡村振兴计划”,预计2050年实现全面现代化;从农业来看,需要解决的是生产机械化问题,而农业机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国家大力扶持农业机械的投入和更新,先后制订了各种补贴、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在农业机械上投资、推广。

现在,各种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人们也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些科技产品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极大便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很多青年人有了更多的空闲,可以去城里打工挣钱,家庭妇女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生活和教育。

麦收时节到了,随着干热天气的到来,麦子一夜成熟,农民忙着收麦,但学校旁的农机修理厂停置着几台待维修的收割机。经了解,原来这些都是急需修理的机车,由于修理厂和维修人员少,根本修理不过来,拿到城里去维修,又太耽搁时间,只能就近停留。看着排队等待维修的农机,师傅也忙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分昼夜地工作。看到这些,作为机电教师,笔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大学生不想来农村工作,中职生机电技术普及势在必行。

前些年,每到春秋大旱,农民都要想办法抗旱,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可是抗旱效果不如人意。后来,国家免费提供了节能灌溉技术——喷灌机,又对农田水路、电路都进行了改进和调整,谁想浇灌哪块地直接刷卡,打开开关,通过刷卡就能实现自助浇地,就像使用电表一样,按电量收费,喷出的水雾均匀,如细雨般滋润着庄稼,农民看到科技的力量,展露笑颜。但几年后,很多水路、电路都出现了故障,无法进行喷灌,农村又缺乏专业人员维护,投入上百万的利农工程就这样搁浅。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笔者感到很内疚,也深刻地感到自己职责所在,应当为农村培养更多的机电技术人员,让他们积极为自己的家乡变化做出贡献,而不是一个个背起行囊,脱离农村,远赴城市。农业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石,农村经济没有知识青年的力量是很难发展的,我们想要培养年轻人,留住年轻人,就必须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办好机电专业。

这些现象的存在,国家和政府都看在眼里。早在19世纪80年代,国家就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远大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定为重点发展项目。然而,中职教育自身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想让他们好好学习一门技术很难;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实习设施也非常落后,直到现在,很多学校专业课教学还停留在“黑板上开机器,教室里种庄稼”的原始状态,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只有极少数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另外,落后的教学方法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面对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必须创新。首先,国家教育政策正在不断地向職业教育倾斜,因为技术人才是未来建设国家最强大的生力军;其次,职业学校的设施在不断改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充实和提高。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机电技术教育将在中职学校遍地开花,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能期待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涌入。作为一名机电专业教师,笔者希望让更多的学生“充满电”,在广阔的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谱写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和谐的乐章。

参考文献:

[1]罗党星,邓安修,李永生.农机学校的办学实践与思考[J].广东农机,2001(3).

[2]席振岗.农机机电发展现状及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6(16).

(作者单位:赵伟  郝敬奎   微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仲波   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职业教育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论实践能力对学好机电专业的影响力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