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探索
2020-03-08邱伟东
邱伟东
摘要: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是原则性强、影响面广、具体而复杂的工作。教育者应积极分析后进生的背景成因,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适的转化措施,帮助他们重树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后进生;关爱;压力;机会;称赞;耐心
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相对低下、行为习惯不良、纪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从现实情况来看,后进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一种是行为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从现实情况来看,后进生可分为两种情况:另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一种是行为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后进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却广。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将这个难题攻克,不失为班主任的另一笔大财富。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关爱后进生
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环境条件不良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 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向后进生施加“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外在的教育要求如果转化为内在需要,就可以促进思想行为的积极转变。班主任要在明确对后进生教育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行为训练,使后进生在思想上意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外在的积极压力战胜内在的消极因素,成为自身的渴求和需要。
为了强化后进生的良好行为训练,可以在班级中实行“一管一、一帮一”的管理制度,让学习自觉性强、行为表现好的对后进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提醒和监督,给后进生一股外在的压力。在学习上,如果哪位后进生遇到了困难,可以及时地得到其他的帮助,但是作业的完成一定要及时,绝不能敷衍了事,更不允许抄袭别人的作业。
在纪律方面,要求后进生严格按规定做事,对于违反纪律的,每次都要做出检讨和自我批评。同时将后进生的学习与行为表现纳入到每学期的“文明生量化”考核,班主任每周都会对这些进行一次集体评价,表扬先进,激励后进。通过这种外在的教育强化,使后进生内心逐步形成一种持久的自我压力。这样可以使他们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要我改”向“我要改”的思想飞跃。
三、多给后进生“一次机会”
也许后进生在每位老师的印象中都不是太好,因此他们参与提问和活动的机会往往要比其他同学少得多。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感,集体意识也就日渐淡薄,从而会做出背离集体利益的行为来。因此,我们应当多给后进生提供和创设一些参与活动、锻炼能力的机会,肯定和尊重他们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品尝成功的滋味。虽然有些问题很简单,但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同样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在集中课堂注意力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参与中,在老师信任的目光和集体的鼓励中,产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驱动力。
四、对后进生的称赞很重要
美国心里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五、对待后进生要有耐心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 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郭沫若在学生时代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总而言之,做好后进生的教育是一种耐心,细致、艰苦的工作。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后进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提高,真正做到教师育人,让后进生的转化成为班主任的另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