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花齐放”多元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2020-03-08周晗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多元融合语文课堂

摘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加上语文课本身的枯燥无味,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默,学生犹如提线木偶一般毫无生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尤其是在近几年来技工院校对口升学的潮流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创新势在必行,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做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应该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多元大融合。

关键词:多元融合,语文课堂

说起语文课,很多学生会说“语文课还不容易,学了一辈子的汉语,考试都可以不用复习的。”可是对于老师来说,想上好一堂的语文课,太难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加上语文课本身的枯燥无味,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默,学生犹如提线木偶一般毫无生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尤其是在近几年来技工院校对口升学的潮流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创新势在必行,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做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应该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多元大融合。

一、技工院校语文课现状分析

首先技工教育传统理念即学生以掌握技术为主,在专业理论和技术方面较为注重,造成了“重技能,轻文化”的局面,学校不重视,教师不在乎,学生更加无所谓。其次,在教材方面,技工院校语文教材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这就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再者在学情上也有差异化,技工院校学生基本相对薄弱,在学习兴趣上往往动力不足,传统的讲授法明显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多元化大融合

语文课是一门开放式的学科,它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有着丰富的艺术气息和人文素养。而在现实教学中,注重更多的是字词、语法、阅读理解。有学生调侃到“语文老师=催眠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在语文课堂中,需要教师大胆的寻求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手段相融合,但单一的、古板的、陈旧的、枯燥的语文课堂变的多彩起来,生动起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既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也不能是极少数的学生是课堂主人,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活跃积极的参与,享受趣味性、知识性融合于一体的教学盛宴。

1、“跨学科”融合。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足以让坐在教室的我们跳出课本,感受到滕王阁壮美的景色,王维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能让我们在学习古文时领略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助美学元素,以画悟文,通过绘画的形式,促进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很好的将单一的、枯燥的语文变的形象生动具体,更具画面感。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小说等类型的课文教学中。例如《沁園春长沙》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会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无法体会诗人的远大情怀与抱负。而通过与美术元素的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尝试将诗文的意象体现在图纸上,通过色彩的冲突,更深刻的领悟诗人在寒秋之时独立橘子洲头看着“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与其他人文笔客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不同,用全新的角度去体会诗文的意境。

2、“跨领域”融合。无论是语文课还是专业课的学习,都是共同服务于学生,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跨学科”外,还可以“跨领域”,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胜”。以我校的商务文秘专业为例,“语文”+“文秘”的跨专业融合,在课程设计中抓准学生的专业特点,找到语文与不同专业之间的巧妙的融合点,构建以学生为主题的多元融合课堂,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文言文《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教学设计中,讲古代座位安排与现代礼仪中的座位安排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创造不同的情景加以实践,真正践行“做中学”。

3、“跨时空”融合。一是在信息化教学中利用更多的信息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让学生可以更加贴近时代,接进作者。课文《山那边人家》中提及的农村合作社让学生们一头雾水;如何在《荷花淀》诗画小说中体会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二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在教材中《雷雨》、《窦娥冤》都只是节选了部分内容,整个戏剧所涉及的故事多,仅仅单靠对课文部分的讲解很难了解到人物性格以及文章的意义,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同时,语文课堂上的文化素养不仅仅只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是的延伸到生活实践中,甚至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语文课堂的多彩性的同时,可以更多的让枯燥的课本接上时代的气息。

1+1>2,多元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拼接融合,也不是混合教育,在多元融合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让学生个性在多彩的语文课上飞扬,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真正的实现技工院校文化课堂融合发展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孙景芳,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研究,安徽师范大学 [D], 2013.11

[2]韩君,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黑河教育[J],2014.10

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 周晗

猜你喜欢

多元融合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论耶律楚材胡汉并重的多元诗歌创作观念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基于能力培养的多元倾听策略探究
岭南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