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教育促学生全面发展
2020-03-08王楠
王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闲暇时间不是无事可做的时间。懒懒散散,放荡不羁的个性是学生时代最大的敌人,在为孩子提供充足时间的同时,指导他们合理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如何树立正确闲暇观念,合理分配闲暇时间,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因此家校合育对小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势在必行。
小学生的闲暇教育就是家庭、學校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小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包括上学期间和节假日期间的闲暇时间),在参与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闲暇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相对于城市来讲,乡村小学学生闲暇时间的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做作业,参加辅导班补习功课。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遍使用,小学生对电脑、手机的依赖呈递增趋势,再加上家长疏于管理,小学生对游戏或者其他娱乐软件成瘾,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乡村小学的家长多数为当地居民或打工人员,文化程度和教育意识较低,对于闲暇时间利用的意识不足,在闲暇时间看电视玩手机,不能给孩子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榜样;有的家长干预过多,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一切,给孩子报辅导班学习或安排照看弟弟妹妹、老人等,控制和剥夺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有的家长忙于打工,对孩子疏于管理,不能及时关注孩子,和孩子沟通交流少,对孩子的闲暇时间的利用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闲暇时间没有正确引导。乡村小学和社区娱乐、健身活动设施少,活动教室、社团定期开放,使学生的闲暇时间里很少参加活动,导致小学生闲暇时间白白浪费。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闲暇教育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学生的闲暇教育也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教育光靠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重视家校合育,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家长参与其中,发挥示范作用,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方面。一是教师要提高闲暇教育的意识和素质,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课余时间的合理利用,鼓励学生劳逸结合,同时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指导和帮助家长解决闲暇教育的问题。二是学校应多建设供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保证学生每天的活动量,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发挥学校资源作用,开放图书室、微机室供小学生查阅资料,开设社团激发小学生多种兴趣,释放个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三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多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让学生不仅仅限于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和交流合作意识。四是鼓励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活动,如元旦、六一等节日,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排练,共同参演,加强亲子间的互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美育发展。五是学校定期开展闲暇教育课程,以网课或实际课堂的方式,为家长和教师提供课程指导。
家长方面。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做好示范和榜样作用。要提高自身素养,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闲暇时间多读书看报,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和引导,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时间观念。多带孩子去公园、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多让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闲暇活动空间,在闲暇活动中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增加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对于干预太多的家长,要试着放手,要让孩子自主的分配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与孩子共同制定闲暇时间利用表,或进行“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与孩子共同合理分配闲暇时间。此外,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应该向着平等型靠拢,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才能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好地教育孩子闲暇时间的合理利用。
家校合作:家校协同开展闲暇教育,只有家校联合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学校在做好引导作用的同时,家长也应尽力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家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闲暇时间利用情况,也可以通过移动电话、互联网进行家校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家长在教师指导下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闲暇时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此外,还可以用“亲子日记”的方式记录学生在家闲暇时间利用情况,利用“家长会”“班级漂流瓶”等方式为家长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取长补短,与教师沟通解决遇到的教育问题,更好地进行闲暇教育。
通过开展闲暇教育,使学生树立闲暇意识,自主合理地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师长的引导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在闲暇时间加强学习和参与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充实自己。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使人“学会生活”。只有在家校合育的基础上,多方面共同努力实行闲暇教育,乡村小学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才能更科学更合理,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付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