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毕业班孩子的成长对话
2020-03-08杨威
杨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仲春时节,看着飘飘落落的飞花不禁想到了两个月后的毕业季。疫情期间,没能与孩子们正常见面,但时间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毕业还会如期而至。居家学习期间,孩子们的时间相对宽裕了,似乎也变得更自由,精力也更充沛了,但转瞬即来的毕业,又使他们有些迷茫和措手不及。
于是,作为心理教师和拥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和六年级的孩子进行了成长的对话,核心内容便是“长大”。
关于父母
六年级学生的“成人感”逐步得到了发展,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各方面强烈地表现出来:有了对人、对己、对物的评价标准,开始把自己作为评论事物的尺度;喜欢与同伴一起活动,容易对“知己朋友”倾吐内心的秘密;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不希望大人过多干涉自己,与大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但他们在这一阶段并不是太成熟,看问题总会有偏颇之处,还不能完全摆脱家长的“管束”。孩子变了,家长却没有变,依旧老一套来对待孩子,依旧只忙于生计对孩子不闻不问或动辄打骂。
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沟通交流可以略有改变,但更为关键的、也更为困难的是做好孩子的工作。于是,我鼓励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活动,运用书信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自己与父母在一个月内发生矛盾的前前后后的感受都倾吐出来。家长们看后再进行回信,也将自己处理问题的良苦用心表述出来。就这样,在这一来一往的书信交流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很多误会得以释怀,彼此间也加深了理解。坚持一段时间的书信交流后,可变换交流方式,采用面对面的一对一恳谈会、家庭会议等形式,让孩子们和家长畅所欲言,小到生活中的琐事,大到关乎家庭决策和孩子未来抉择的大事,都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都得到解决,也让孩子们在其乐融融的亲子情中慢慢长大。
关于朋友
我的眼中你最美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青春期,男女生开始变得敏感,彼此之间也会萌生好感,个别学生还出现了男女生交往密切或男女同学间暂反感(疏远或互相指责)的现象。其实,这种种的表现都是学生的生理现象继而转化为心理现象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是关键。对此,利用线上心理活动课时间我们开展了“我的眼中你最美”的讨论。从“英雄”到“偶像”,再到“身边她/他”,孩子们将自己最喜欢的人的外貌、性格、习惯等进行了表述。渐渐地,孩子们不再羞羞答答,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坦然面对心中的好感。顺势利导,我们一起总结出了最受欢迎的男孩女孩的形象,并鼓励孩子们向这个方向努力,比一比看看谁会是我们班同学中的“男神”“女神”,让这种青春的朦胧,由单一变大众,由神秘变透明,继而成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一辈子的朋友 十二三岁的孩子的友情是很奇怪的,他们会因为喜欢同一个偶像而“结帮结伙”,也会因为一个眼神、一句闲话而“支离破碎”,与同伴的感情往往能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孩子们的情绪。于是,主题心理课“我的情绪我做主”就教给了学生一些正确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与此同时,我鼓励学生开展“晒闺蜜”“晒死党”的活动,将自己和好朋友之間有意思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使孩子们明白友谊是珍贵的,但长久的友谊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去维系,而维系的主要因素则是坦诚和包容。渐渐地,孩子们便在这亲密无间的同窗情中慢慢长大。
关于未来
“未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家长要思考的,更应该是我们的孩子——当事人应该思考的。由于我校部分生源是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学生,更别提对他们未来有怎样的规划。临近毕业,很多孩子对于中学在哪里就读感到茫然,甚至和家长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想留在北京,但父母打算回到老家;有的学生想尽早回到老家适应,但父母却觉得孩子在老家无人照顾,能在北京多呆一年是一年。还有的学生因为要回老家就读,便无心学习,有的焦虑,有的懒散,有的闹脾气……其实,这恰恰说明了孩子还是关心自己的未来的。于是,我借助直播课堂展开了“我的未来我做主”的主题谈话。先让学生搜集一些名人偶像小时候的故事,再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小时候的梦想和努力与长大后的成功息息相关。之后,我请来了一些往届毕业生,让他们讲述自己现在的生活,并通过照片和视频更为直观和形象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们还将自己的困惑一一提出来,并得到了学长们的一一解答。看到曾经和自己一样面临小升初、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抉择的哥哥姐姐们现在的生活,孩子们如同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学长们的真实经历、肺腑之言打动了他们,使他们意识到,无论初中在哪里读,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才是关键。这样的教育远比教师、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管用得多。通过这样的有效“谈话”,学生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有了目标也有了前进的动力,心里和行为上都踏实多了,他们开始在这对未来的憧憬中慢慢长大。
匆匆又一年,七月,孩子们将走出母校的大门,步入更加青春、更加灿烂的人生。慢慢地长大,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会记起曾经与我的那些关于“成长”的对话……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忠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