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3-08王磊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王磊田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計算几乎涵盖了小学数学的所有课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学生往往会觉得计算题很简单,解题时经常轻视它们,结果老是犯一些低级错误.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计算题、方程式、应用题和几何题等,它们都包含了基本的计算步骤.除此之外,计算能力跟现实生活也是息息相关,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一、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计算耐心

缺乏耐心是小学生在做计算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学生往往以为只需要根据运算公式就能算出正确答案,因为太过自信导致他们在计算中不够细心,容易犯一些简单的错误,而且有的学生做完也不会进行检查.有的学生看到烦琐的题目心理会产生排斥反应,这也是耐心不足的一种体现,他们对循环往复的计算练习缺少足够的兴趣,计算完之后不爱进行验算,因此,计算出错率居高不下.

(二)缺乏正确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的计算和验算过程混乱说明他们缺少正确的计算习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会要求学生列竖式,要求整齐、规范,可是看过小学生的计算草稿就会发现整张纸写得密密麻麻,根本无法分辨,题目分界线模糊不清,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把手掌、教材、桌面等作为计算草稿,这类不科学的计算习惯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其次,粗心大意是计算出错最常见的原因,是非常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培养细心运算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减法课程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分析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题目为“10-5-2+6=(  )”学生看到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这道题步骤好多,教师讲解题目的时候要提醒他们不要看到较长的题目就紧张,其实复杂的题目都是由每一个简单的步骤组合而成的,拆开来逐一得出结果是很容易的.教师可以运用预先准备好的道具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比如,先拿出10根粉笔摆出来,接着拿走5根,然后再拿走2根,最后又放6根回来,如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像这样应用实物进行分析能够起到让学生快速理解的目的.因此,教师只是强调学生熟背四则运算口诀,学生难免感觉乏味,印象不够深刻,教师应该积极去摸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把计算知识结合到游戏之中.比如,教师先让学生把计算题目抄写在纸条上,像“13-6=(  ),17-8=(  ),3+8=(  )……”教师拿出几个小纸盒,在纸盒上面分别写“7,9,11……”等数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把纸条放入对应的纸盒里面.比如,题目“3+8=(  )”就把它放进标记是“11”的纸盒里面.跟传统方法比较,运用游戏进行教学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的氛围之中,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掌握计算原理和规律

掌握计算原理和计算规律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平时可以多指导学生一些运算技巧和运算方法,比如,教导学生进行20以内加法运算可以采用凑十法作为基本思路,让学生在日常做计算题时养成“凑大数”和“拆大数”的习惯,将一些数凑成10,分几步进行计算.比如,9+8=17,解题的时候可以先拼凑一个10,9+1=10,把8拆为1+7,得出9+8=9+1+7,举出大量相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凑十法”以后,解题水平会有明显提升.教导学生做20以内不进位加法时要应用个位相加这个规律.例如,“12+7=(  )”这道题解答时只需把个位相加就很行了,先算2+7=9,然后加上10,所以题目答案就是19.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公式和规律,解题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道具进行分析,又无法算出结果的时候,可以尝试别的方法,例如,碰到加减混合题目时,不要太紧张,要细心一点分析题目,如“3+6-5=(  )”这道题也可以用画图来进行分析,在草稿上先画3个圆圈,接着添加6个圆圈,最后划掉5个圆圈,再数一下结果就出来了,或者运用凑十法等方式也可以很容易算出答案.

(三)帮助学生找出错题原因

教师要认真为学生讲解和分析题目算错的原因,从而避免学生碰到类似的题目再次出错.例如,学生在做退位计算的过程中,容易因为退位错误导致解题错误.在做进位题时又因为忘记进位导致解题出错.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类学生经常算错的题型,教师不妨把这些题目进行归类整理,在课堂上特别花一些时间为学生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攻克薄弱环节.让学生培养错题记录的习惯,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在专用的笔记本里,只能记下题目,不抄写解题方法,然后有空的时间拿出来练习,加深印象.教师在为学生审批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在错题的边上写上批阅标注,提示学生出错在哪个步骤,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错误.毕竟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大相同,不能采取统一的方法来教学,对那些计算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三、结 语

综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计算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信心和技巧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松青.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8(3):430.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