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设计探究

2020-03-08梁颂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设计小学生

梁颂笑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是教师对所教知识的理解,是进一步的了解小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方法与策略的表达.小学生的数学学仍处于学习的起始阶段,他们的学习思维、学习方式具有较大的可塑性.通过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追求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思维培养与教师本身的自我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要深入了解学生,预设其学习心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促成有意义的学习.于是,小学教师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个人经验关注学生单元知识结构,其核心就是要明确学生是如何理解数字、如何做数学.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可以更加直接地找寻教学设计的依据,深化教学设计的内涵,了解学生学习的方式.

一、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方式的分析

(一)通过一般生活经验学习

数学的基础来自日常生活,它的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着生动的表现.在人们的知识学习、认知学习中,学习思考方式经常以“类似”“知识迁移”导入,这种特点在小学生的成长中更加明显.因为生活的行为是小学生基础经验的来源,这种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学习的过程.例如,对数的认知学习中,一般的分类是序数和基数两个概念,但研究发现,4个月的婴儿可以从“2”中辨别出“1”;从“3”中辨别出“2”.实际上,婴儿并未真正掌握辨别数的概念,而是依靠形象记忆,与对其他事物的记忆没有本质区别.基于学生已有的一般性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容易使知识学习产生共鸣.

(二)基于已有知识经验

伴随着数学教学过程的发生,小学生学习逐渐形成了一般生活经验与已学数学经验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教材本身也有引导学生结合己有经验学习的设置,如四年级下册就有这样的引导语:“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些问题吗?”从这一角度看,小学生学习的策略是紧密联系的知识基础.对我们的启示是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在小学生思维的引导方面,为未来的教学设计提供经验的参考点.教师是学生注意知识联系的引导者,是促进学生发现新旧知识联系的催化剂,是数学新知识的思考方式的主要传播者.

(三)结合新知识的设置经验

从知识发展的眼光看,数学学习应该是不断深入、逐步提高层次的过程,每一次的学习不能作为学习的终点.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又要学生做出反应时,学生能够自发地形成一些知识点的猜想、归纳设计,而不是毫无联系地学习新的知识.将基础知识联系新知识,在联系中寻找共同点,企图寻求答案,这是大多数小学生学习时的想法.所以教师每一次内容的引导,不是单纯关注目前所涉及的内容,也要回顾旧知识,启发新知识.数学教学设计要认真分析新旧知识、新旧技能中的共同因素,更精细、更严谨地在新单元数学学习中运用新知识.

二、小学数学知识学习方式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一)为各单元知识的教学目标制订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是关于我们通过课堂的教学想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到什么内容的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步骤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如何制订单元知识学习方式是整个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其中,数学单元知识结构包含有学科知识单元和生活知识单元.教学设计目标的制订过程,教师需要理解小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式,了解他们是如何主动结合生活知识到学科知识单元的过程.只有清晰地理解小学生学习变化的过程,才能加深师生对单元知识授课的理解,也更好地设置单元知识的教学目标,促进课时分布、课堂进度、知识传递的科学管理.

(二)对数学教学重难点设计提供参考

数学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一直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向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部分、难理解或难领会的部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清什么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并将注意力放在主要部分,這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也存在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解决多数学生学习难点,兼顾少数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如概念、性质、法则、计算等基础知识及技能,这类型知识的授课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真观察、对比分析并理解掌握,而教学的难点一定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中,考虑的因素既包括教材外部因素和学生内心变化因素.因此,小学生数学学习走向活学活用的训练目标,必然要关注数学知识学习的心理变化和思维变化.

(三)有利于设计教学整体思路、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分析完目标重难点以及评价以后,我们便开始对具体教学思路、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设计,这是我们在课堂中所要展现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以单元知识为基本单位,注意单元知识的整体性和目标活动,从知识单元中追求我们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关注这一单元内每一节课的定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关注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单元知识具体运用.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分析,他们的学习思维总是希望学习是丰富化的、有趣味的、可实践的甚至自由地组合的.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设计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结合多元化的因素,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促进学习的思考.

三、小学生数学教学设计的启示

(一)教学过程的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在各环节的过渡中、每个教学活动设置中,都需要让学生清楚明了,否则学生并不能很快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该思考什么,做与思有什么关系.这就指出了教学的设计很重要,每个活动的导入与衔接设计同样不可忽视.例如,教师利用教具让学生能实践操作.从动态视角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是静态的画面,给予他们更充足的起点去学习更复杂的问题.类似俄罗斯方块,方格纸,拼图,以及各种基本图形的教具,虽没有创新,但这很大程度地扩大了学生课堂操作活动的范围,会使学生更愿意动脑筋解决问题.教师利用PPT等信息技术,展现有动态的图形运动过程,这也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学研究的反思

研究教學设计时,数学的学习连续性是明显的,那么教学设计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于不能扩大知识内涵范围,不能把教学其他的知识也当成教学设计研究部分.在课堂上,数学教师的授课教学有教学设计的成分,但也需要更多综合的课堂教学艺术.因此,扩大知识研究范围,会导致单元知识的设计混乱,不能深入地聚焦某一知识模块.因为教师在上课中,他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而不会像做研究一样有意识地聚焦教学设计.所以我们对数学教学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范围,发散的程度要适中,整体知识研究与单元部分知识的研究要相适应,协调好整体与部分最关键的关系,完善数学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教学理论的反思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一些更具实际特征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例如,数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是否有良好的效益?在充分的准备下,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经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有一定的教学心得、成果,数学教师有足够的备课量,能上比原来更好的课.在教学收到的效益上,数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用少的时间得到多的收获?数学每个单元进行单元知识教学设计,能否体现理论的效益价值?一线的数学教师是实践的检验的主力军,教学设计研究可以是教师一起做的,教师能更好地支持教学设计成果转化,更好地追求教学设计效益.教学实践的反思,才能使相关理论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教学设计研究才有共同发展的核心,合作才能有共同进步的和谐团体.

四、结 语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阐述,是数学知识朝向有结构性、有灵魂的表现方式.许多无意识地、被动地、松散的数学知识能够通过教学设计使它们转变为主动的、有结构的、科学的教学组织.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上去关注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既是教师的自身培养,也是对教学适应新学习方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5):67-72.

[2]吕彩玲,吴俊明(点评).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尝试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8(11):42-44.

[3]马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2(2):25-33.

[4]王雅利.把握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S2):220.

[5]陆世奇.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教学设计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