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的“虔诚”与“品鉴”

2020-03-08戴京红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感思体味激情

戴京红

阅读,说到底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语境、角色的对话,是一根激起共鸣和顿生灵感的导火线,是一场接受精神洗礼与灵魂洗涤的隆重仪式。读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与精神融入语篇和走进语境,则是其中必须回答的问题。无论怎样的解读,学生都应该保持虔诚的心态聆听语境,带着谦虚的心境鉴赏品读文字,唯有如此,才能原汁原味地欣赏语篇,才能津津有味地品到独有的书香。教师回归深度解读语篇,多引导学生从文字背后挖掘鲜活的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在品读中获得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幸福。

一、激情朗读:融入文本语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带着激情朗读,从相关的词汇、语句中找出其中有价值的情感信息,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认知激情,满足其探知需求。激情朗读能帮助学生在主动融入语境中获得深刻的认知,利于学生在真正体味中形成独特的感知体验。带着激情朗读,能使得学生在真正融入语境中获得深刻的印象与感触。

如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中,针对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这首抒情诗,教师可让学生朗读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能真切体味到祖国的发展历史,能感受到其中的浓浓情怀。很多学生在激情朗读中,能体味到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之情。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可以增强朗读的主动性与激情。

二、精耕批读:挖掘文字灵魂

阅读好似绣花,需要读者入脑入心品读。从静态的文字背后挖掘其中鲜活的内涵,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感知。多运用批读的方式丰富文字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触动自己的情弦中发出最为动听的心声。教师应让学生运用圈划批读的形式丰富表达内涵,使学生在充分激活其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深层理解,增强学习的好奇心。学生带着虔诚与品鉴的方式阅读语篇,能获得情感共鸣,能激活探知的思维。

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从作者李密的身世出发,更需要学生带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体味文中所展现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情怀。很多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崇敬之情,对其中表现情感的语句予以摘录,并做出了批注。有的学生批注:“作者对祖母的感激之情从小就有,可谓是与生俱来。”有的学生批注:“加强传统的尊老、感恩教育,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是我们应该传承发扬的。”有的学生批注:“《陈情表》更注重从情字入手,这是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此中的情,不仅是尊老的孝道之情,也是需要我们读者予以传承的感恩之情。”教师多尊重学生的意愿,结合学生的感知体验差异,多组织学生认真批读,从相关的细节中找出词汇、短语、语句等要点,能让学生形成开放和深刻的感触,利于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语篇表达内涵,能在认真鉴赏中发现不一样的精彩与亮点。

三、探讨解读:深度品鉴原文

千人读哈姆雷特就有千样,这取决于读者的学识、文化、情感等诸多因素。学生以虔诚拜读的心态去领悟文章内涵,定能原汁原味地得出其中精妙。学生带着咬文嚼字的好奇心主动认真解读,能够让语篇文本散发出诱人的味道。多样化探知解读能让语篇文本在反复交流中展现其应有的本真面貌与深邃思想。多元化探知解读,能带给学生足够的深度感受和回味。

如在《相信未来》的阅读指导中,教师根据诗句中所描绘的物象,不妨引导学生从“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中深入思考:“作者为何要描述这样的景物?”这就需要学生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出发,从当时特殊年代中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担忧,特别是一群有志热血青年应该在当时的年代中怎样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行深入揣摩。教师在指导阅读中,可运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要求學生和作品的表达内容对话,帮助他们主动打开思维的话匣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建议学生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中主动深入探知,感受作者特有的思想情感。很多学生在积极探讨中能够针对语篇内容大声说出自己的感思,能够在小组分享中交流各自的观点,获得深度感思。

总之,运用多元化形式解读文本,能帮助学生在真正融入语境中产生丰富的思维情感。很多学生在主动解读中能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社会意义等深入探知其中的内涵。围绕学生的探讨解读,多鼓励学生从原文中找出共鸣之处,利于其在真正深层解读语篇内涵中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感触体验。

四、聚力攻读:由此及彼联想

阅读作为一种主观投射的看,更需要读者在主动鉴赏中融入自己的感思,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引导学生集中力量攻读语篇,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联想的机会,利于其在深度拓展中产生深厚的感触。学生鉴赏的过程便是学生联想不断拓展的过程,是产生共鸣与形成通感的必然需求。聚力攻读语篇,能给学生带来足够的联想空间。

如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指导中,教师可建议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从作者提出的富有哲理性的话语,像“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等等。面对上述语句,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机会,引导他们在主动深入探知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印象,进而给文本解读注入新鲜活力。对此,教师不妨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赞扬烈士、抨击敌人、总结经验、唤起民众的需要出发,从“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揣摩,让学生在真正深入探知中形成丰富感思。很多学生在揣摩中,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主动深入探知,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接受到不可多得的精神洗礼和人生教育,真正体味“刘和珍是自己青春偶像”的内涵。学生带着好奇鉴赏语篇,能够发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利于学生在真正身临其境中产生丰富感思。教师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多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定能利于其获得多元化认知。

如前所述,阅读需要学生在静心研读的基础上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品读,多让学生在主动融入语境中获得深刻的感知与体验。这种感知与体验需要学生带着虔诚和品鉴的心态去关注文本,引导他们在真正欣赏中产生灵感与顿悟,让他们在主动探寻文字背后的故事中获得真切感思,增强阅读的好感与激情。这样的阅读才是学生需要的,更是学生应秉承的精神,让悦读更津津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

猜你喜欢

感思体味激情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走进王若飞感思中国共产党人“生命信仰”的激越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入画 悟情 感思
若在阨窘中——感思中国舞剧创作的当下困境
体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