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现实,创新应对,螺蛳壳里做道场

2020-03-08徐国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整本书高中语文语文

徐国伟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整本书阅读以来,其便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探索的新热点,许多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思考,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商榷。

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能力最关键的途径就是阅读。强大的阅读能力才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作为语文教师,在高中阶段应让学生精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容应对日益繁难、创新不断的高考语文试题。

目前,全国多地高考改革已经拉开了大幕,命题形式和内容的改革是核心环节之一。其中语文命题的变化十分明显。例如,北京、福建、浙江等省早已把《红楼梦》等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明确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考查的方式也甚为新颖灵活。

新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共设计了十五项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2”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设置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读书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由此可见,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全国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的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内容对此必然会有明确有力的体现。然而,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一线上却面对着不少尴尬、无奈、棘手的问题。

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还不够,没有认清当前的新形势,忽视整本书阅读之于个人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价值,导致很多高中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它纳入正课讲授中,教师随意对待,学校管理缺乏制度上的时间保障,整体而言,整本书阅读在实践中缺乏计划性、动力性。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能在阅读上花的时间是非常少的,难以做到安心去做大部头的整本书阅读,不得已情况下多数选择快餐式阅读。

即使有的学生花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但往往也是题材狭窄,不够广泛。学生的阅读主要是集中于小说上,尤其是当下流行的一些作品。对一些著名的人物传记和经典巨著,观览的就比较少,对学术性强的作品,涉猎的就更少了。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对于阅历尚浅的中学生,显然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强力督促和指导,学生就更不愿选择这种类型的书进行阅读。有的长篇小说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学生即使尝试去阅读也有可能由于兴味寡淡而难以坚持。然而對于一些篇幅有限、情节跌宕的作品,学生就比较喜欢。

很多教师在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上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更多的是以学生自己阅读揣摩为主。然而,缺少了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向的引领、阅读方法的点拨,学生自己的悟读是低效的。

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一线,整本书阅读作为新生事物,以上所述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但我认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语文命题考试要重视以名著经典为代表的整本书阅读,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整本书阅读题目赋分要高,10~15分左右是较合适的。这会很现实地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态度,甚至学校也会高度重视,进而增加专门的课时来更好地予以保障。这些显然会对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了前提。

其次,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丰富多彩、见仁见智的。这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相关专业素养。在指导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先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并参考一些有代表性的名家评点,形成较为独到全面的认识。然后在对学生进行答疑阐释的双向交流过程中,自会大幅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效果。

再者,教师要引领学生增强对经典整篇阅读的兴趣,熏陶学生主动整篇阅读的意识并化为具体的行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范围,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量身定做阅读计划。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参与读书交流活动,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开阔自己的思路,大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成效。同时,教师要强调整本书阅读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有毅力和恒心,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你可以通读、略读;也可以精读、泛读,但必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只有开动了脑筋,有所思悟,挥动了双手,有所积累,才是一次真正有效的阅读,并且只有在经过一次次有效阅读的洗礼后,才会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从而逐渐形成益于自己一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但当前,不利于整本书阅读的大环境未变,在仍以应试为主的高中教学大框架下,如何有效实施语文整本书阅读?我有如下几点肤浅思考。

第一,精做题,多读书,作为语文课总体设计的基本思想导向。

在应试模式下,语文虽然不像数理化那样做海量的习题,但是学生精选精练试题,教师精讲精析试题,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做到凡是所讲之题必须让班上多数学生举一反三,由一题拓展到多题,这样的精讲精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应对素质教育方向下的应试。“精做题”的举措直接给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才使得“多读书”成为可能。

这种“精做题,多读书”不仅给学生减负,同时也是给教师减负,因此,回归到“精做题,多读书”应是当下语文教学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第二,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环节,层层推进阅读能力提高。

整本书阅读课怎么上?这恐怕是一个见仁见智、可探讨交流的问题。但不管设计怎样的课堂组织模式,在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采取一些策略与方法,一定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其主动参与积极交流的程度,让学生愿意翻开书本进行整本书阅读,课堂模式简洁且具可操作性。冗杂的课堂,看似授课过程内容厚实,实则学生在接受层面,成效不显。

教师按照新课标规定确定某本经典名著之后,最好先进行阅读推介,向学生介绍作品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始整本书的阅读。教师推介的重点内容包括重点人物形象、作品语言特点、作品成书由来、作家人生经历、创作背景、重要名家评点、当前媒体评价和一些音像资料等。通过作品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动人的作品语言、作家的相关资料和这本书的影响、地位、有争议的社会评价等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效指引。

由于目前新课标要求的整本书阅读书目大多是古今经典小说,而这些作品基本都拍成了影视剧。我觉得,可操作的一种课堂模式,即一节整本书阅读课大致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提前定下要读的章节回目,提前课下预习,正课上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初步体悟原著;二是播放与之匹配的经典版本的影视剧相关的视频剪辑,原著文字和精彩表演互现,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原著的理解;三是研读作品内容,按新课标要求设计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教师点拨评价。

最后,教师就本节课学生分角色演读和合作探究展示做整体性梳理评价,并布置下一次整本书阅读课的内容,要求撰写本节课的阅读笔记,要有明确的字数要求。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阅读笔记的撰写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书中出现的优美词语、名言警句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精彩片段,还有在课上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碰撞产生的思维的火花,精心记录下来,整理成阅读笔记,以便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想边摘、边摘边悟的阅读习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这些珍贵的阅读笔记可以成为学生日后反思、感悟、涵泳的好材料、百宝囊。

教师要定期开展阅读笔记交流活动,促进学习资源共享,使每位学生精心撰写的阅读笔记成为一个个流动的小图书馆。交流、讨论、互鉴是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深化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可以是教师主导,也可以是由学生自由组织发挥,关键是让学生在交流的环节中更好地感受作品。交流的方式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关注其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受,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还可建议学生用书中主人公的口吻来写几篇读后感,一如现身说法,表达对主人公在时代变幻和身世坎坷中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对作品中的精彩章节进行仿写或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构思能力,跟着名家学写作,先读后写,思悟一体,读写一体,不仅积累了写作材料,开阔了知识面,而且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读完整本书不是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阅读整本书掌握阅读方法,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悟能力,掌握整本书阅读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方法才是关键。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时候会产生许多问题,教师可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研读、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顺势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立德树人,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成长,而且也要與语文阅读题的解答相联系,譬如探讨作品主旨,分析写作手法,如何规范作答等,做到语文素养提升和应试得分的统一和双赢。

整本书阅读如何教学和怎么考试,还是较为新鲜的事物。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与评价研究还不成熟,教学实践也尚处摸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任何绝对化的优劣评判标准或者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推出都可能为时过早,未来仍然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不懈探索。

强化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教改的新方向。在当下,如何有效推进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更是一个难课题。尽管不利的大环境未变,但只要高中语文教学的同仁们开动脑筋,创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那么,我相信,螺蛳壳里也能做出精彩的道场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55300)

猜你喜欢

整本书高中语文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