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与落脚点
2020-03-08王向龙
王向龙
一、创设教学情景,学习历史解释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历史事件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明了地理解其历史意义。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历史解释,最终明白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结果等。
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历史教学。比如,在讲到《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贞观之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一些有关“贞观之治”历史事件的影视剧片段或者网络短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贞观之治的面貌即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这些资料,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此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历史事件背景的演绎,结合相关历史解释,学生也能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和评判,掌握整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所以,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有关的历史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概貌,更能给学生提供比较权威的历史解释,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二、提出假设问题,探究学生认知行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历史素养,其核心即为历史解释素养。在适当的情形下,教师可以提出假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比如,《人類文明的开端》这一单元会涉及人类以及人类文明的形成。其中,人类的形成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顺应学生兴趣进行课程讲解,并提出假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恩格斯说过“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这也就从某一方面告诉我们历史的开端。所以,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类似于“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你们认为没有变化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虽然问题都有关于人类进化,但是都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回答是否合乎情理和逻辑,观察学生是否存在不懂装懂的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并且在每位学生回答之后都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够自信勇敢地与老师进行互动。
三、从历史资料入手,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之所以被称之为历史,是因为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进程中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所以想要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教师就应该注意从历史资料分析入手。
比如,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这一课中,学生会学习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改进历史,也会学习到《马可波罗行纪》带来的影响。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以辩证思维看待《马可波罗行纪》中所记载的中国事件、这本书的内容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以及马可波罗来访给中国带来的西方先进文明,让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应该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应该努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历史解释”素养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入历史史料、提出假设性问题,为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