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知识生产与人文地理学发展探究

2020-03-08常晓燕

甘肃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社会转型人文

常晓燕

(甘肃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甘肃 兰州 730000)

1 概述

早在30年前,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李旭旦主任明确地提出了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发展无论是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技术方法方面甚至在各类应用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现代化发展程度越来越深的当今社会,我国面临着快速的社会转型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和人文地理学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中国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使得当前的人文地理的研究更加倾向于社会文化研究,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导向。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甚至已经规划到了40年以后,但是城市未来的三至五年内是变化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该时期内的变化会影响到以后的变化。所以,面对这种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变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要更加科学化,要有新的思路。

2 人文地理学科科学发展的内涵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非常激烈而又广泛的讨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内涵。

第一、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整体属性是属于自然学科范畴之中的。在人文地理学科的关注领域内,人文地理学科更多地关注和研究经济社会的相关内容,所以很多人认为人文地理学科与自然地理学有着较大的不同。但是从这两种学科的内涵来看,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仅仅是地理学科中的两种分支,其本质是相通的,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的差异,那么必然会割裂地理学的整体性,在我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倡导下,他们结合社会现状提出了复兴人文地理学的观点,并且还强调了地理学的统一性特点,所以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要注重和地理学的特点相结合,这样研究才具有可说服力。

第二、规划和应用并不是用来排斥人文地理学科科学化发展的主要论据。在建国以后,为了促进各个学科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直倡导的是任务带学科的发展,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这种思想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但是在各类决策和建议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结论并不是很新颖,没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切实的意见建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其本质来看就是因为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储备是不足的,相关的技术方法也是比较落后的,这就必然使得人文地理学虽然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项目之中,但是所提供的有份量的成果并不多见。从当前国内的发展水平来看,学术界内并没有对人文地理学科的科学化发展下过定义,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进入到定量分析的阶段中来,通过引入自然学科方法,提高人文地理学量化的水平。所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必须要具有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采用有理有据的过程来分析。其次,还需要充分地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

3 社会转型、知识生产与人文地理学发展分析

中国人文地理学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多重交叉的路口?这一问题一直萦绕着学术界内专家的心头,面对世界的改变以及社会的转型还有社会生活中个体层面多种多样的变化,学科发展的各种问题将会交织在一起,促使我们必须研究社会转型、知识生产和人文地理学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知识生产一般是要保持着开放性、现实性以及批判性的三大基本理念,这三大理念在人文地理学学术的发展以及创新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国际前沿的发展和中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并且如何将国外的先进理论中国化,其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中国问题,就是要基于自身来提出我国发展本土化的问题。第二,中国的学者要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来提出理论,理论必须具备良好的普遍适用性,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打破中国和外国、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壁垒,进行有效的学术创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也为当前的人文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思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核心理论指的是空间的生产,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内容,简化来说,我们可以从易于理解的阶层、权力、资本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解,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又可以与我国当前的土地利用、城镇化等地理学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的生产为主要案例,纵观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的演化以及土地利用的变换、外商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发展历程。例如江苏省的某些区域,在近10年的发展中扩大了十几倍,可以说这种扩大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生产格局,而且这种剧变会加剧地理学中的地理不平衡现象,从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来看,资本和权力的变更是促进城镇化演进的最主要源动力,在这样的演进过程中,地理不平衡和城乡差距并不是随着城镇化的演进而逐渐缩小,反而呈现出一种继续扩大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则是宏观尺度下空间生产的一种最为突出的特征。

从微观的案例来看,通过对各大高校校园信息公告栏的相关空间生产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日常的生活空间是可以塑造人的自身生活的,而人的本身也是可以对空间进行重新塑造的,当然这种思维也是社会空间辩证法的一种核心理念,这就引发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是一种权利吗?教育、文化和空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4 社会转型、知识生产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路径

4.1 融合各种资源环境

人与地的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研究问题,纵观历史的发展轨迹,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环境决定论还是工业革命之后风靡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人们对于人与地关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并且愈演愈烈。经过近千年的讨论,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和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从哲学的内涵来分析,人指的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作用下,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人,地主要指的是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无机和有机环境相互结合的、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所以在学术界的研究过程中,一直以来很难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提取出相应的准确模型来,但是我们可以从“地”这一角度出发,将该元素融合到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型构建之中,使得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更加丰富。

4.2 对历史过程进行长时段的分析

任务带动学科依然是当前学科发展的主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人文地理学一直以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应用领域之中。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该领域中基础性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显得非常地薄弱,尤其是针对历史过程的长时段分析,在当前学术研究中成为一个薄弱环节。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规律的分析是需要对历史的过程进行长时段的分析的,我们必须对历史的过程充分地尊重,将该领域的研究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对历史过程进行长时段的分析并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过度的纠结,而且从时间这一维度对历史过程进行有规律性的挖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历史演化可以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三个时间尺度,而且区域的分异角度也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这给出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坐标,是未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4.3 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各行各业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地提升地理学科的发展速度。从地理学的门类划分情况来看,现代化的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但是从内涵来讲,地理信息系统仅仅是一个二级学科,所以,现代的地理学是融合了地理信息技术或者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之上的一种学科。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度并不是很好,这也是人文地理学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发展的一个难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大量的实践背景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准确地找到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连接点,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社会转型下的人文地理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社会转型人文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人文绍兴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
人文社科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