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

2020-03-08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应急

洪 敏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近年来,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逐步兴起,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因此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受施工项目生产安全管理能力、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约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既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又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并对企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升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程度,采取积极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对于提升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高风险特征的必然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采用地下工程的形式,具有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多、施工技术和环境条件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是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粗放式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事故多发,参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不满足作业风险要求,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微观层面存在失控风险,安全管理缺陷与工程自身风险叠加,这一系列问题加大了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为此,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精细化程度,就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高风险特征的必然要求。

1.2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安全生产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必定要体现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最后一公里”,都要求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体现为具体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提升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降低生产风险、减少生产隐患、遏制生产事故,减轻因生产事故带来的企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1.3 符合施工项目总体目标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客观上要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全面受控的整体目标,各项目标之间有机关联,构成工程管理的整体。安全生产目标由施工项目管理内生,安全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人员根据工程管理目标,对各个要素、流程实施精细化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施工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及措施不够完善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已形成一整套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就国家层面而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标志,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发布为标志,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各施工企业通过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也都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依旧存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精细度偏低,制度中的相关内容无法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没有在提升系统安全水平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2.2 参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控难度大

当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对粗放,在对地铁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时发现,大部分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操作和不规范管理造成的,也就是说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地铁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足,违章作业现象较多,行为管控难度大。

2.3 安全生产投入管控过程相对粗放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做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清单。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安全生产费专项投入存在规范化程度较低的现象,未能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同步编制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安全生产费用投入采用粗略的根据产值计划比例计算的简单方法,未能根据施工组织同步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对照各地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要求,实现安全防护用品的定型化、工具化设置。

2.4 对各类风险动态影响管理经验不足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中,地质构造、气象变化、施工机械与材料等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及风险因素在不同阶段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各类风险的动态交叉变化导致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系数增大。受各种因素制约,施工项目对安全风险交叉变化动态影响的管理经验不足,未能及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更新风险管理台账,进行施工风险排查、公示、交底、巡视等,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置,现场安全施工的管理效率、质量较低。

2.5 应急能力建设不足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中,风险具有突发性,造成损失较大、发生后难以控制等特点,提升施工项目的应急救援能力,强化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控制事故影响和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但具体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应急能力建设往往流于表面,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在事故发生时,施工项目一般表现为应急能力不足,往往导致次生灾害,造成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五个责任体系”,提升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精细度

在土建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中,要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需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步提升安全管理体系的精准性。安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注重合规性,全面接轨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配置资源,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人员、资金与政策等能够为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完善“五个责任体系”,即以项目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全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项目生产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以项目物资设备负责人为责任人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体系、以项目安全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监督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责任到人、实施到底、监督到位、保障有力”。通过提升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精细度,促进项目安全生产能力的提升。

3.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提升安全行为管理精细度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很多施工人员低估或漠视安全生产风险,同时施工人员的收入主要与工程进度呈正相关,因此导致施工人员通常优先考虑进度而降低安全生产标准,从而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对此,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除了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还应利用劳务实名制全面推行的契机,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的管理,如实记录作业人员的不良与良好行为,利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使施工人员的教育信息、安全行为信息实现全国监管与诚信信息数据互联共享,以此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

3.3 提升安全生产投入实施的精准性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应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要求,保证安全生产费的提取比例和使用范围,规范安全生产费的使用。通过同步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分门别类建立细致的安全生产费使用计划;通过合理配置多媒体安全教育工具箱、建设安全教育体验馆提升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根据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图册》及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等手段,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精准实施,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3.4 提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体系的精细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高风险特征,客观上要求土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体系。施工企业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 50652—2011)要求,全面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并动态管理;根据《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在施工前应根据规范化文本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形成风险源识别清单、动态管理并公示。建立企业的建筑施工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原则,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体系,从源头预防和过程治理两个维度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系统安全水平。

3.5 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高风险特征,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符合应急预案管理条例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风险辨识与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体系编制与评审、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等系统的应急能力建设。通过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在事故发生后,能将事故损失和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 结束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采取安全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为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工程施工企业需结合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从制度建设、人员安全行为管控、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施工现场开展精细化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