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探究

2020-03-08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墙板预制构件吊装

黄 澄

(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施工速度,并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良好控制。除此之外,预制装配式技术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现场的作业量,在减少了施工人员工作压力的基础上,也符合现阶段绿色建筑的施工要求。但预制装配式技术作为新型的施工方式,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设计要点进行良好的把控。

1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 成本较低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环节往往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会涉及较为庞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于资金的合理运用是各个建筑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构件都是使用预制件的方法进行提前加工和制造,在提高了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投入。

1.2 节能环保

我国建筑行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及各项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材料及能源浪费的情况,进而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且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效益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建设的节能减排。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等材料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节约,且由于装配式建设的构件都是在工厂进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提高了工程施工的环保性。

1.3 施工高效性

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且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一般需要1 ~2 个月的时间来对其进行修饰。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相应施工技术的支持下,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封顶及墙面安装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期,进而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

1.4 材料稳定性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是通过装配技术及吊装技术来对预制件进行安装与装配的,产品的质量与性能都可以受到一定的保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化建筑的需求。而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相关构件中加入保温材料、隔音材料,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保温性能及隔音性能的提高。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2.1 建筑布局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自然因素的利用,进而进一步加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节能性。在不使用传统能源的情况下,通过气候设计方法及相应的建筑措施,创造出当代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选址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对建筑设计、微气候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计算,对于装配式建筑周边环境的地形地貌及水体绿化等因素进行考虑。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布局,需要对体量、角度、间距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建筑物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自然风与阳光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装配式建筑的朝向方面,需要保证在冬季可以获得充足的日照,并要保证在冬季时可以避开主导风向,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想要真正的实现冬暖夏凉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对当地气候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考虑,加强对气候条件的利用,进而不断提高设计效果。

2.2 吊装设备的布置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保证建筑可以满足采光、间距及通风等方面的要求后,需要以安全性、经济性及合理性为设计原则,对施工流程进行有效的组织,提高施工流程各项工序之间能做到有效的衔接,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预制的构件需要在进行施工时运送到吊装设备所覆盖的区域,进而对其进行吊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运输通道的设计,对于预制构件的临时堆放场所也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吊装设备的位置与相应的吨位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吊装设备位置的设计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具体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提高征,进而提高预制构件运输的精确性,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施工场地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施工便捷性与安全性。

2.3 平面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模数协调原则,实现对套型模块尺寸与种类上的优化,进而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及通用化程度,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来对空间进行划分,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及工程项目的定位来对组合形式及套型模块进行确定。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装配式结构模数及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进而提高功能模块的标准化,之后需要结合相应的定位需求,来形成装配式建筑的套型模块,并通过套型模块的组合形成单元模块。在建筑平面的选择上,需要尽可能地选择大空间布局方式,对于承重墙与管井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进而提高建筑空间的可变性与灵活性。对于套内的功能空间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区与布局,提高分区与布局的合理性。通过提高结构选型的合理性来进一步减少承重墙的出现。

2.4 预制构件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预制构件的设计需要严格遵循模数化与标准化原则,需要最大程度上减少构件的类型,实现构件标准化程度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对于预制构件中一些较为复杂的部位可以使用现浇方式。在预制构件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构件的重量与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对预制构件的加工能力、生产能力、运输条件及吊装条件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要保证预制构件具备较高的耐久性。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构件生产的可行性与便利性进行充分考虑,如果构件的尺寸较大,就需要增加相应的构件脱模与预埋吊点。在外墙板的预制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气候环境进行分析,保证外墙板的隔热保温能力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对于非承重内墙要选择安装便利且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隔墙板。在对室内空间进行分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来进行灵活设计,保证非承重墙板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楼盖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叠合楼板,而结构转换层及平面较为复杂的楼层可以使用现浇楼盖。楼板之间、楼板及墙体之间要保证衔接的完整性,在使用叠合楼板时,需要对设备的管线、灯具安装点的预留及预埋进行合理的考虑,使其能够满足设备的专业要求。对于室外空调机搁板要与预制阳台进行组合设置,阳台预制设计过程中,要对栏杆留洞及预埋线盒等位置进行准确的确定,楼梯面的防滑构造需要在进行预制的过程中一次成型,并要采取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

2.5 构造节点设计

对于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设计内容,预制的外墙板接缝及门窗洞口等位置的防水性能都较为薄弱,因此对于其构造节点和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满足相应的物理性能、装饰性能及耐久性能。对于各个接缝,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合理的节点设计,使其可以满足相应的防水要求与节能要求。对于预制外墙板的垂直接缝,可以采用材料防水方法与构造防水方法,而对于非承重墙的垂直接缝,可以使用槽口缝及平口缝,而预制外墙板的水平接缝在进行构造防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企口缝及高低缝。而接缝宽度方面,需要对热胀冷缩及风力荷载等外界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外墙板的连接节点需要使用密封胶,并且需要与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并要满足相关规定中要求的抗剪力及伸缩变形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防火、防雾等特点。在门窗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外墙板与门窗连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要增加连接密闭性。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在对外围护结构进行热工计算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如果采用的是夹心外墙板,就需要保证保温层的连续性,且保温层的厚度需要满足建筑所在地区的围护结构设计要求,对于保温材料的选择,需要尽量采取轻便高效的材料,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保温材料的含水率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规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预制装配式建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能够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必须加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对设计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控,进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外墙板预制构件吊装
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板技术探讨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陶粒混凝土整体式外墙板热工与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装配式夹芯外墙板施工技术研究
大跨度悬索桥钢箱梁吊装之跨缆吊机吊装探讨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成功
钢结构住宅预制外墙板连接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