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进口婴幼儿童装耐久性标签相关不合格案例分析及改进方法探讨
2020-03-08谢璐蔓隋阳华蔡佳仕
谢璐蔓 隋阳华 蔡佳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国)
2016年6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1]是中国首部针对1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纺织服装的强制性安全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以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对织物项目及产品整体项目增加了9项要求(表1)。
表1 GB 31701—2015相对GB 18401—2010增加项目
新规范中,产品整体项目增加了附件抗拉强力、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绳带安全、服装检针及耐久性标签位置5项要求。根据绳带的定义,缝制在服装外侧的耐久性标签也有可能构成绳带,因此在绳带安全项目中,也有部分与耐久性标签相关。
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上海海关依据GB 31701—2015对进口的2 982件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进行了检测。其中有1239件样品涉及耐久性标签位置项目检验,不合格样品63件,样品不合格率为5.1%。另外有790件样品涉及绳带安全检测,不合格样品63件,样品不合格率为8.0%,在绳带安全不合格样品中,耐久性标签构成的绳带安全不合格样品44件。与其他GB 31701—2015新增项目相比,耐久性标签相关项目不合格问题突出(图1)。
本文以GB 31701—2015为依据,从2019年进口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中的不合格案例出发,分别对耐久性标签位置、耐久性标签构成绳带安全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图1 2019年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不合格情况(GB 31701—2015增加项目)
1 耐久性标签位置不合格案例分析及改进建议
1.1 相关规定
耐久性标签指永久附着在产品上,并能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晰易读的标签,其内容一般包含产品的号型规格、纤维成分和维护方法等。耐久性标签是服装的销售及持续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由于婴幼儿皮肤较为稚嫩,贴身穿着的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与皮肤长时间摩擦之后容易产生瘙痒、红肿甚至对皮肤造成损伤。因此GB 31701—2015中明确规定:对于缝制在可贴身穿着的婴幼儿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应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可从下述几个关键词分析此规定的要求范围。
——婴幼儿服装,即适合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的服装。3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服装不在要求范围。
——可贴身穿着服装。一般包含内衣裤,夏天穿着的T恤衫、短裤或者裙子等。冬天穿着的毛衣、外套等不在要求范围。
——缝制在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对于其他形式如直接胶印等印刷形式的内容不作要求。
1.2 抽检情况
根据上海口岸进口婴幼儿及童装抽检数据显示,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抽检耐久性标签位置不合格的婴幼儿服装中,有下述几个较为典型的特点。
1.2.1 内裤、婴儿连体衣等内衣的耐久性标签缝制于贴身部位
内裤、婴儿连体衣及针织内衣等都属于贴身服装。检测发现,部分不合格婴幼儿服装没有按照标准要求将耐久性标签缝制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而是缝制在了上衣后领内侧或者服装侧缝处,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耐久性标签在上衣后领内侧
图3 耐久性标签在服装侧缝
1.2.2 夏季服装耐久性标签缝制于裙摆缝内侧
夏季连衣裙、短袖、T恤等服装,一般都贴身穿着,耐久性标签缝制于服装内侧(图4)容易在穿着过程中与皮肤产生摩擦,不符合标准规定。
图4 耐久性标签缝制于连衣裙内侧
1.2.3 标注规格号型等信息的领标缝制于领口内侧
领标虽不属于耐久性标签,但有些领标上同时含有号型规格、纤维成分、含量及维护方法等信息,此类领标被视为耐久性标签,若缝制于领口内侧,会导致不合格,如图5所示。
图5 含有号型规格的领标被视为耐久性标签
1.3 改进方法探讨
1.3.1 更换标签位置
婴幼儿服装产品的耐久性标签位置,符合标准的关键是“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为了达到这项要求,很多服装生产厂商直接将耐久性标签更换到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如缝制在服装的外侧侧缝处、口袋中,或者衣领覆盖处等(图6和图7)。
图6 耐久性标签置于外侧侧缝处
图7 耐久性标签置于口袋中
“外置式”耐久性标签能够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但也有其弊端。首先是影响美观,其次是耐久性标签外置易形成绳带和绳圈,增加安全隐患。
1.3.2 采用胶印等印刷形式
图8为胶印形式的耐久性标签示例,此类标签符合GB 31701—2015要求,相比外置式耐久性标签更安全和美观。需注意的是,印烫所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且必须保证字体清晰可见。该方法的弊端在于成本较高,且标签内容修改难度较大。
图8 胶印形式的耐久性标签
1.3.3 贴布形式
贴布形式的耐久性标签(图9)是将使用说明等内容印烫在和服装材质一致或相近的面料上,再将印有胶印的面料缝制在成衣上。该方法也可用于修改胶印形式耐久标签的内容。
图9 贴布形式的耐久性标签
2 耐久性标签形成的绳带安全不合格案例分析及改进建议
2.1 相关规定
绳带安全是普遍受到高度关注的项目。根据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第4.4.3条规定,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绳带要求应符合相关要求(图10)。
图10 GB 31701-2015中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绳带要求
GB 31701—2015实施以来,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生产厂商对于服装上的功能性绳带、附件和装饰物尺寸设计重视度较高,但对于耐久性标签形成的绳带安全隐患关注度较低,耐久性标签的规格大小甚至不在服装设计的范围内。
T/CNTAC 1—2018《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实施指南》[2]中对绳带的定义:具有一定长度,且长宽之比大于2∶1。根据此定义,特殊规格的耐久性标签也会被视为绳带,这极易被忽视。由于服装企业为了避免标签与皮肤直接接触,将标签外缝,从而形成了外置绳带或绳圈,由此增加了服装的绳带安全风险。
2.2 抽检情况
从2019年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绳带安全不合格数据来看,63件绳带安全项目不合格的服装中,蝴蝶结等装饰性绳带不合格8件,腰带肩带等功能性绳带不合格11件,耐久性标签外置构成的绳带不合格44件,占比高达70%,如图11所示。由此可见,目前,耐久性标签外置形成绳带未引起生产企业足够的重视。
图11 各类绳带安全项目不合格情况
根据抽检情况分析,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中由耐久性标签外置构成绳带导致绳带不合格的情况如下。
2.2.1 耐久性标签形成背部绳带
图12 T/CNTAC 1—2018对背部的定义
GB 31701—2015中第4.4.3条及表3第5条要求除腰带外,背部不应有绳带伸出或者系着。根据T/CNTAC 1—2018《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实施指南》对背部的定义(图12)可知,上装和下装的背部区域都不允许有腰带以外的绳带。当在背部区域缝制的耐久性标签长宽比大于2∶1时,被视为背部绳带。
当耐久性标签位于上衣后领外侧或裤子后缝处,且标签长宽之比大于2∶1时,形成背部绳带,如图13所示,产品绳带安全项目不合格。
图13 耐久性标签形成背部绳带示例
2.2.2 耐久性标签长度过长
GB 31701—2015中第4.4.3条及表3第8条的要求:服装平摊至最大尺寸时,伸出的绳带长度不应超过140 mm。图14所示的耐久性标签形成绳带后,长度达165 mm,不符合GB 31701—2015要求。
图14 耐久性标签长度过长示例
2.2.3 耐久性标签对折形成绳圈后周长过长
GB 31701中第4.4.3条及表3第10条规定:两端固定且突出的绳圈的周长不应超过75 mm。如图15所示,该批婴幼儿服装的耐久性标签对折后形成了绳圈,周长达100 mm,因而绳带安全项目不合格。
图15 耐久性标签对折形成绳圈后周长过长示例
2.3 改进方法探讨
要避免耐久性标签外置导致绳带安全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根据T/CNTAC 1—2018对于绳带的定义,可减小外置耐久性标签长宽比。长宽比小于2∶1时,不构成绳带或者绳圈,无需考核绳带安全项目。
——根据T/CNTAC 1—2018中对GB 31701—2015第4.4.3条的释义,“固定在服装内部,穿着时不会外露的绳带”不属于绳带安全考核范围。因此外套等非贴身服装,耐久性标签可缝制在服装内侧、口袋内侧等,避免外露。
——避免缝制在背部的耐久性标签。背部区域对于绳带的安全要求相对较高,容易产生不合格品,应尽量避免在该区域缝制耐久性标签。背部区域如果出现耐久性标签要注意其规格,避免构成绳带。
——避免对折标签形成绳圈。耐久性标签形成的绳带的长度要求≤140 mm,而绳圈的周长要求为≤75 mm,远小于绳带长度要求。绳圈的周长较绳带更容易不符合要求,因此尽量避免对折标签形成绳圈。
——采用胶印等非缝制形式的耐久性标签。
3 结语
耐久性标签作为服装生产、销售和使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使用说明的作用之外,也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根据2019年上海口岸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抽检结果可知,耐久性标签导致的不合格占一定比例,这与服装生产企业对耐久性标签的关注程度不够有密切关系。
本文通过对2019年上海口岸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耐久性标签相关不合格案例的分析以及改进方案的探索,希望能够为今后进出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监管工作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服装生产厂商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调整设计,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