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7邹小艳
邹小艳
摘 要: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运用标准化、流程式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不注重构建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消磨。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浪潮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更为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理解、运用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新课改浪潮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为学生提供相对自主的探究氛围,激发他们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用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促进促进学习和教学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从情境导入,创设层次性问题以及开展全面评价的方式,讲授小组合作的具体运用。
一、巧用情境导入,奠定高效合作效果的基础
情境导入对合作教学具有奠定性的作用,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开端。因此,教师应注重合作教学之前的情境创设,立足于寻找与学生认知的契合点,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应注重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衔接,从而聚焦学生关注的基础上,提升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为高效合作教学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让友谊之树常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着眼,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情境,调动他们的合作探究热情。在开课后,教师创设如下的情境,进行导入。情境如下:小明和小冉商量好,在周末一块打篮球。由于小明的奶奶突发脑溢血,突然住院了。当小冉找到小明家时,他发现小冉家没有人。因而小冉很气愤,并埋怨小明。假如你是小明,当你再次见到小冉,你会如何做?小冉是不是不应该原谅小明?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较为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教师抓住此种情境,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进行此情景的讨论。如此方式,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小组讨论中,为实现高效化的小组讨论结果,奠定基础。
二、创设层次问题,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意识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让不同成绩层的学生加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为了达到以上效果,教师可以创设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注重问题设置的由易到难性。此外,层次性问题的设置更加有利于更多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参与更深层次问题的讨论,为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创设条件,从而保证整体合作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坚持宪法之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创设如下的案例:在2017的两会上,由12名学生撰写的《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案的提案》获得两会的全票通过。而此提案获得了最佳提案奖。教师根据此案例,并遵循由易到难的设题原则,创设如下的层次性问题:(1)你能从此项提案中,提炼出我国公民所拥有的的那些权利?(2)两会通过学生提案的这个事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何意义?(3)两会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创设较为简单题目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而后两道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也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提供条件,也能让后进生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整体合作的高效性。
三、开展全面评价,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合作教学的后期,教师应开展全面性地评价,让学生和教师更为全面地看待整体的合作教学,也为后期合作教学的开展,奠定经验积累,进而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中的教学评价具体从以下三个步骤有序执行。步骤一,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制定严格的交流模式,保证学生展示成果的有效进行,并鼓励其他学生对分享的成果进行质疑和补充,从而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升他们运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步骤二,进行组内互评。教师在此过程中,颁发相应的评价表格,让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在及时发现和弥补小组合作中的不足,提升合作学习的高效性。步骤三,开展师生评价。教师会鼓励学生对整体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发表他们的学习看法,从而为教师创设更具贴合学生认知的合作教学模式,提供参照。通过对学习成果、教学主体的评价,可以让师生对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合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运用小组合作法,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给与学生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提升他们汲取知识营养的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為了达到更好地合作教学效果,教师应真正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着力,分析小组合作在各个教学阶段的作用,创设多样性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郁新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10)
[2] 呼秀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浅论[J].内蒙古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