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定教理念探析低年级阅读有效互动
2020-03-07王艳云
王艳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各类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单唯一不变的重点思想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被各科教师重视起来。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以学定教的思想应运而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中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这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互动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一线语文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更加注重班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进行互动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课堂的积极性,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互动习惯,实现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本文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从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互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让学生“想”互动;创新多样教学形式,让学生“会”互动等三个层面着手探析如何实现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深入互动。
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互动
新课改理念提出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进行教学,通过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手中,在师生有效互动和教师正确引导中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特点需要和学生的既有知识储备这两个层面着手。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际情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课中。以《找春天》一课为例,传统的课堂中往往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则机械地听讲和记忆教师让识记的内容,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也甚少设计互动话题,这种单线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接受。在以学定教理念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师生交谈让学生说一说春天见到的景象是怎样的,结合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对本篇课文产生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互动情绪,让学生乐于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二、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让学生“想”互动
课堂上听讲是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取语文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经常出现“走神”“做小动作”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让学生主动“想”互动,在互动中推动课堂活动顺利开展。
首先,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其他同学的发言,比如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针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通过朗读探究不同对话的内容,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及他们发表各自观点时的语气等,当学生探究结束进行发言时,教师要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倾听层面上,让学生跳出自己的探究结果,通过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倾听教师的反馈讲解,并非自己的学习结果得到肯定就中止学习了,也要能够明白其他学生错误观点为什么错,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思考,深入学习。
三、创新多样教学形式,让学生“会”互动
互动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互动技巧,并将其应用到语文阅读课堂中,让小学生“会”互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实际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阅读内容,从小组讨论法、生活情境创设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不同方面着手,为学生参与互动创造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真正“会”互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课堂中,教师采用了角色朗读法,在品读领悟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疏通文章大意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人物语言特点,说一说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又如,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针对同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发言,互相表达观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自然段的內容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同样是杨桃,为什么学生画出了不同的样子?老师为什么没有将道理讲给学生,而是通过反复提问题启发他们自己发现?为什么作者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这样,通过提出疑问让学生分组去解决,能有效实现阅读课堂的互动。
综上所述,“以学定教”理念下的互动式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能够重视互动教学,通过互动教学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通过互动教学实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相长”的效果,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高亮.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05):79-80.
[2] 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5):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