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0-03-07杨晓莉陈颢

教育与职业(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优化配置资源配置

杨晓莉 陈颢

[摘要]教育资源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具备全局观念,做到提前规划,早做运筹,坚持高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文章以江苏省为例,提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尚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配置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正确认知高职教育资源现实的基础上,需要政府参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及组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使用率;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进区域合作、树立科学发展观等,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资源配置;优化配置;资金投入;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杨晓莉(1973-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硕士;陈颢(1980- ),男,江苏盐城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苏州  21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 “高等职业院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JD599)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3-0042-05

始于20世纪末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强势的发展速度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发展,高职教育逐渐转变了传统的“等、靠、要”发展模式,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进一步实现其对政治、经济、科技的联合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社会体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在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管理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切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真正发挥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江苏省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振兴与发展,要想完成高职教育资源建设,务必适应江苏省的发展需求。为顺应地区经济转型期的发展,高职教育应主动投身于这场“振兴战略”当中,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企业对人才需求,调整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培育市场稀缺人才,让高职教育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坚持高职教育内部结构的宏观理论。完成高职教育资源建设就是优化其资源配置,提高江苏省教育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在资源优化配置时应具备全局观念,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研究和分析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资源配置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蓝图。为此,高职教育在资源配置上要坚持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为原则,走向市场,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教育类型,从而完成高职教育资源建设。此外,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要想顺应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还要以超前的眼光来审时度势,做到提前规划、早做运筹,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解决资源配置所存在的资源短缺、使用率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学会在创新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实现地区经济与教育协调、平衡发展。正如重点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既要做到已有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要重视外来资源的开发与组合。

其次,坚持高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国家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区域的资源需求不一致,我国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各地不同的需求,无法公平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亦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加之市场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冲动性与落后性,在强调经济市场对高职教育资源分配的决定性作用时,要想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要科学把握高职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等之间的辩证关系,遵循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准确设定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与结构模式,从而提升驾驭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内,为兼顾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来实现高职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在资源分配时也可以测算和考虑其使用成本与机会成本,并结合未来的规模效益综合考虑资源的使用方向,合理分配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能够实现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协调、发展与效益的同步。

二、江苏省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完成高职教育资源建设的宗旨是对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衡量,适应地区教育资源紧缺、不平衡的客观需要。只有克服和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双赢。

(一)资金投入不足

2019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強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教育资源的投入让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出台,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其中,我国沿海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与资源配置已经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办学局面。例如,江浙地区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已有47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60%。其设立的高职专业就有1300多个,学生人次近20万人,且人数逐年增长。近几年来,有些地区虽然有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但其给予的资金支持仍十分有限,与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与资源配置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浙江省的教育基础设施总值为80828万元,纸质图书800多万册,高职专任教师近9000人,这其中高级职称的就有200多人,总院校面积为400多万平方米,其教育资源总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同时,其资金投入增长相对较慢所导致的师资力量欠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等现象也是困扰和限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因而培养出较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缺乏。调查发现,江苏地区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造成教师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化。

(二)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各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上存在封闭性与滞后性。而教育实训资源相互封锁、不能共享的环境是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虽然有些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普通高校甚至是重点高校,相关的实训设备以及场地所花费的财力较多,但场地有限制要求,只允许学生进入,导致设备的利用次数较少,使用率较低。而有些高职院校却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教學设备、实训场所和相关资料极度缺乏,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这也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突出表现。这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并存,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机构臃肿,专任教师编制紧缺,非教学人员队伍庞大,导致专业教师人数不足,工作量偏大,而非教学人员闲置现象较突出;同时,受领导不重视等原因,职业院校教师无序流动现象也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行业间无序流动和地区间无序流动,这种无序流动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形式。

(三)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有关教育部门针对高等院校教育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为主,对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还未形成指标评价体系。而各个院校也并未针对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使资源配置具有盲目性、任意性等弊端。久而久之,院校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隐性损耗。譬如有些研究人员会以研究课题为借口,随意处置科研经费,导致科研资金的效益降低,甚至出现教育资源被占用的现象。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教职工收入水平没有明确的规定,会导致资源分配空间差距较大。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师资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具体表现为向经济发展好、待遇高的地区流动。相对教师资源落后的地区来说,优秀教师的缺失,反而增强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偏远地区受教育的难度。凡此种种,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分配具有极为迫切的社会意义。

三、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

我国各地区高职教育应该公平、合理地利用高职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完善高职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重视教育公平原则,使其高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作用于地区或院校,从而完成高职教育建设。

(一)政府参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1.基于分类支持的不同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目前,我国不同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相同,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多,环境较优越,教师和学生较多,教育质量较高;中部地区的人口较多,高职院校数量较少,高职院校的资源需求量较大,且教育质量较低;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为贫困,高职院校较少,高职教育质量较差,学生和教师也相对较少。东部地区高职教育应该在现有水平上进行改进,优化高职专业内部结构,对其院校环境条件和师资力量进行优化升级,构建高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体化,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使其师资力量雄厚、壮大;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职教育要在现有办学基础上,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扩大教育规模,对高职教育基础体系作进一步优化。

2.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经费是决定资源配置是否能够均衡、全面的重点,利用足够的经费采购大量的教育设备,不仅可以招揽人才,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可以从政府层面进行融资,让高职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首先,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的资金重任,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保证教育经费与资源配置的“同步增长”。而为了合理分配教育经费,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针对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做出相应的财政补贴。其次,政府可以充分调动财政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例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社会机构参与高职教育建设,积极引导企业与社会机构与高职教育的合作,推动其资金的投入力度,让高职教育呈现出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率

地区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要从社会生产力、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吸纳生源,并根据地区的实际需要来开设专业,拒绝“一锅端”“走热门”的现象。还可以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合作,为其输出专业性人才,发挥高职教育在科研、管理、师资等方面的优势,明确定位,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免造成人才培养的堆积现象。同时,还可以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调整教育结构,解决当地人才紧缺的现象,让其呈现地区鲜明的办学特色,做到教育规模、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统一。

(三)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健全与建立高职教育相关的财政政策,是资源配置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的保障。我国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中,对高等教育院校制度的建立和培训的开展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其操作性不强,实施力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在管理和结构转型上出现混乱,在专业设置上重复,在专业质量上无法保证。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对教育制度和机制进行进一步划分,来明确受教育者与施教者的责任,提高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而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更要加强对其资源配置的计划与管理,将高职教育的结构纳入地方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中去,使本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合理。

(四)进一步优化师資队伍结构

互联网技术对高职教育资源的归并提供了较大帮助。建立高职教育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高职教育资源数据库中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学科建设等信息,对封闭式学校教育进行改进,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当前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能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在师资力量上,对高职院校人事招聘制度进行改革,成立区域共享教师,对教师开设教授职称,为需要专业教师的区域提供“急救”教师,建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减少人员流动和人才缺失情况,改善以往师资管理的闭塞状态,创建公平合理的师资管理模式,从而完成高职院校教师资源共享。

(五)加大西部对口支援力度,推进跨区域高职教育合作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高职教育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高职资源配置较突出,中部地区的高职资源配置位列第二,而西部地区的高职资源配置状态最差。我国高职教育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较大,应缩小其差异,否则高职教育将呈现不健康发展状态。所以,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协调发展,才能资源均衡。

1.在制定高职教育政策方面,参考西部地区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适当调整招生制度和专业设置,降低选择标准,支持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建设的高水平模式,自主选取西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标准,制订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专项计划,提高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比重。

2.以资金的形式支持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不能缺少资金投入,高职教育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更加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要想提高西部高职教育资源的整体结构,必须支持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施行“西部地区高职教育跨越发展计划”,建立西部地区高职发展专项资金,对经济落后的西部高职教育进行重点扶持,提高西部高职院校基础建设能力。

(六)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观

1.优先的高职教育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进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提高了人民素质,发展了社会经济。 区域高职学院在专业和课程方面与当地经济产业接近,为这一区域市场培养了应用型人才。要想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2.协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提高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是高职教育资源建设的首要目的,而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调节好三种关系:第一是区域型高职教育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第二是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第三是高职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均衡的高职教育发展观。教育均衡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理想追求。这是为了确保学生有平等的教育和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完成高职教育均衡发展有四个保障条件,一是教育资源的均衡,二是教育机构的均衡,三是教育质量的均衡,四是教育机构的均衡。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减少各个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实现高职教育均衡原则。

4.可持续的高职教育发展观。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对高职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二是按照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求真务实,不搞不切合实际的教育,减少资源损耗,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向高职教育资源注入鲜活力量,补充被消耗掉的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房风文,张喜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分析[J].江苏高教,2019(6):99-104.

[2]林娟,盛建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何以可能:高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教育经济评论,2018,3(2):100-115.

[3]刘继安,陈志文,李马英夏.高职教育扩招:一个社会治理角度配置教育资源的案例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9(4):6-9.

[4]陆燕飞,陈嵩.百万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9(7):32-36.

[5]宋亚峰,王世斌,潘海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空间计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44-151.

[6]张昊龙,陈晓.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36,114.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优化配置资源配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社会化途径研究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路桥施工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