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2020-03-07武晋张宇黄利非

教育与职业(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

武晋 张宇 黄利非

[摘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突破,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方面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化、培养机构单一化、培养过程理论化和培养效果同质化等问题。随着教育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应用型高校将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构和阵地,这主要在于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目标合一、主体多元、过程融合及效果双维等方面的契合性和优势。应用型高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理念;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桥梁,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为核心,形成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多维评价为手段,彰显多元价值与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武晋(1982- ),男,天津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张宇(1987- ),女,河南渑池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助理研究员;黄利非(1975- ),男,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应用型高校项目工作室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SK155,项目主持人:张宇)、2017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TJJXQN17-008,项目主持人:连晓庆)和2016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科研项目“应用技术大学助推军民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dkt2016-010;项目主持人,张宇)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3-0034-0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①。与学术性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实践问题的能力。1991年设置首个专业学位至今,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2017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已达56.9%”②,已逐渐形成了学科覆盖面广、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明确指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推动具备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一实施方案的颁发意味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应用型高校也将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构和阵地。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成为各高校和学术界一致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审视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于美国,始源于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国家经济转向“脱虚向实”的发展轨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5〕9号)《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及《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政策文件,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改革,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国家、政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设高校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和努力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独特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优势逐渐显现,生源质量明显好转,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也逐年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上升甚至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③,2012—2018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率连续五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④ ,2018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72.0%,比2017年提高了0.7百分点”⑤。总体来看,无论在国家政府顶层设计方面,还是在具体落实方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培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突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化、培养机构单一化、培养过程理论化和培养效果同质化等方面。

第一,培养目标模糊化。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起步晚、发展慢的先天不足,长期以来处于借鉴学习和模仿探索阶段。尽管我国相应的政策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进行了解读和说明,但由于政策文件只是对普遍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粗略勾勒和陈述,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模糊不清,不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岗位能力标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在根本上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弊端,带有很强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痕迹和烙印,自身特色不鲜明,影响其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的提升。

第二,培养机构单一化。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体看,高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主体,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充分关照和考虑区域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市场变化。作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企业深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从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看,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多流于形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技术指导和学术支持的深度和力度均极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属性和职业属性,难以达到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预期。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类型看,学术型高校和综合型高校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机构。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尚短,兼之学术型高校和综合型高校长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其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难以摆脱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窠臼,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特色。

第三,培养过程理论化。实践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征和依据,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这也意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需要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予以开展,一切理论知识的学习、规范学术训练活动的开展及其他形式的学习训练等均应以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以培养真正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而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理论化倾向较为严重,直接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不足。一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缺乏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增强实践性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科学构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⑥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大多沿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以知识讲授的理论课程占据较大比例,偏向实践和应用的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严重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获得。二是校内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占主导地位。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协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的培养模式。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指导。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校外导师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仅为挂名,并不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仍是校内导师占主导地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化倾向明显,其实践能力获得难以得到保障。三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成果形式理论化倾向明显。大部分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成果的要求仍然以学位论文为主,而对参与实际工程的水平和实践能力未进行要求和考核。這就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与其培养目标存在巨大差距,即现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难以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第四,培养效果低质化。从培养类型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结果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结果同质化倾向明显,实践特色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进行的理论学习及实践实习等教育活动都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结果和质量。当前,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毕业成果要求等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并未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培养目标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结果与区域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技术难题,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升级迭代和创新。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实践性和协同性不足,尚未形成特色化的教育模式,理论色彩依旧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不足,难以真正解决工程实践问题,难以高水平服务区域产业调整和企业技术革新。

二、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现逻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使命的不断强化,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转型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成效的重要体现,应用型高校将逐渐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明确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也意味着应用型高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的高校类型。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及应用型高校的独特性,应用型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一)目标合一: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一致追求,是应用型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逻辑必然和实际需求。与学术型高校旨在培养探索发现事物发展规律的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则是培养致力于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将已有成熟知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和生产生活难题上,将其转化为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际生产力,强调现有知识和技术对实践领域的改造和革新。自产生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便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使命,也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任务是培养立足实践,服务实践,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的实践导向型的专业人才。基于此,应用型高校大力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应用型高校拓展服务范围、发挥服务优势、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二)主体多元:政校企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随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的逐渐加大,学校作为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主体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方面是由于提升人才供给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加强对市场的人才需求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在于行业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蕴含了巨大的教育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等。自产生起,应用型高校立足于高校本身的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吸收和借助政府及企业等外界优质资源推进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这是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依赖的重要模式,也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要求。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必然需要将区域行业企业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主体范畴,积极听取行业企业关于应用型人才数量、规格及素质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支持等方式主动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先进设备和空间资源等纳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因此,在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注重同企业和政府等多元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使各不同利益主体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以此保持应用型高校的活力和吸引力。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可以发现,单一的高校培养主体容易造成研究生培养陷入同质化和理论化的“泥淖”,难以与行业企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对接和匹配,造成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大量教育资源浪费等社会和经济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将企业技术骨干和专家、先进设备及企业技术难题等企业资源及政府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政府资源纳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实践项目和工程中,从而保证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不仅具有丰富多元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深入分析判断、独立思考、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过程融合:理论为基,凸显实践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不仅需要培养主体提供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界知识,同时需要培养主体提供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的实践活动和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将已习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高效解决企业的工程或技术难题。因此,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要加强实践性课程、活动和项目的设计和安排,增加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及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技术(工程)难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为了实践、关注实践、于实践中的知识和技术应用的过程,反映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融合性和实践性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属性决定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一种教育的综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一种基于理论知识授受之上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研究生”的身份属性意味着该类型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需要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多元知识体系为基础;“专业学位”意味着该类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和目标是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未来从事的职业需面向实际工程领域或工作领域,以解决实际技术或工程难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统一的过程,且实践活动具有突出位置。“长期以来,教学论的发展始终有一条或明或暗的线索:理论教学论是教学论研究的主流,实践教学论是教学论研究的补充。然而真正教学论研究的生命力和生长点却在实践教学论。”⑦因此,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计、师资力量配置及考核评价过程都需要围绕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提升予以开展,尤其需要凸显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学生解决实际技术(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效果双维:实践性与服务性并进

在我国,无论是应用型高校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都不长,两者都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均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和体系。但是,从应用型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分析,实践性和服务性是评价考核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效果的重要维度。实践性维度重在考核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企业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方式、频度和深度,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或技术问题的能力及毕业条件的实践性要求等,突出表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实际工程或技术问题所展示出的较强的资料收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性维度不仅体现了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也展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现代一切知识都具有情境性、跨学科的性质”⑧,而实践正是创设和显现知识情境性的主要载体和方式。也就是说,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源于实践发展创新需求,贯穿于实践项目开展,止于实践问题解决。服务性维度则着重评价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革创新的贡献度。与学术型高校和学术型人才对社会贡献度的评价周期较长和评价难度大相比,应用型高校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企业技术改革创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评价难度相对较小,评价周期相对较短。这主要是由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多为阶段性技术或工程问题,具有针对性、可测量性和固定周期性等特征。可以说,服务性是应用型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自身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彰显自身价值,需要在服务企业技术改革创新中获得社会资源和支持。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将社会服务能力和贡献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将服务理念贯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始终,将服务标准与培养标准相对接,将服务能力和质量与教育效果相对接,以凸显应用型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势和契合性。

三、应用型高校提升專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现路径

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拉力、国家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力及高等教育纵深改革压力的多重作用下,大力发展应用型高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缓解经济、社会及教育矛盾和压力的重要方式,是构建新时代人才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应用型高校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应用型高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理念

理念是影响人们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重要因素,直接规制着事物的发展走向和演变趋势。应用型高校建设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统一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都需要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方可得以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需遵循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和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也意味着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达到高质量的标准和目标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的理念。一方面,应用型高校应将“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的理念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进行宣传和弘扬,成为应用型高校师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指导。尤其是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自觉树立“应用为本”理念,主动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与当前国家或区域企业技术或工程难题相对接融合,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并尝试提出创新性的方案和措施。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应将“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的理念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标准。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够将专业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知识结构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相对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专业相关的丰富知识,同时能够将专业知识顺利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最后,应用型高校应将“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的理念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课程与课堂是践行知识与技术应用与创新理念的重要阵地。应用型高校在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过程中需要从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的视角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迭代创新,对课堂进行项目化设置和开展,保证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够直接与实践项目相对接融合,从而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与水平的获得与提高。

(二)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桥梁,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机构主要是高校。无论是学术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和政府项目支持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应用型高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应用型高校在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深度合作与协商,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先进设备、实践场所和优秀人力资源,共同围绕行业企业的技术或工程难题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和技术研发,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情景化场域中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及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增进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使政府通过政策、制度及资金等行政力量为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及政府等相关主体的合作沟通,有利于形成以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为利益相关者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并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建立起共建、共育、共担、共享的多元主体共赢机制。一是高校、行业企业及政府等实践育人共同体需要明确实践活动和项目在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对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落实和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二是需要明确实践育人共同体各自的权责利边界和关系,使各育人主体都能够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高效地开展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同时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和克服实践育人过程中的困难,真正发挥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优势。三是需要建立系列可行性制度和政策,保障和规范各育人主体实践活动和项目开展情况,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活动质量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以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为核心,形成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实践应用能力的获得必然需要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作支撑。这也意味着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活动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实践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理念和模式。一方面是加强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景性和体验性。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景性强调教学活动开展场所的真实性和内容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应是真实情景中的真实设备、工作环境和文化影响,而非模拟或仿真的环境和设备。情景性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真实感受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学生发现企业在技术应用、改革与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确立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激发学生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欲望与热情。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体验性关注学生是以工作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实践工程或项目中,是“基于工作的学习”,而非以往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身份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将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任务或职责的一部分进行的实践和探索,有利学生主体身份和主人翁意识的确立,激发学生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是强化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从知识来源多元化、知识转化情景化和知识迁移实践化三方面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属性决定着该类研究生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相当程度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这也意味着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理论、实践和研究三方面的要素,而实践应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呈示方式。案例教学将教学、实践和研究有机融合,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来提升学生技术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为单位,将理论、实践和研究等内容进行整合,并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验证和强化,有利于在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以多维评价为手段,彰显多元价值与效果

评价是促进教育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动力,评价维度是影响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学术型高校培养学术型研究生重点关注学生研究和分析能力维度不同,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不仅需要关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需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和行业属性,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维度的评价和考查。“不同的专业学位面向的行业不一样,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不同领域的基本要求也不一样,评价标准也不相同,所以需要多元多维评价。评价要更加多样,更加面向需求。”⑩因此,在对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之前需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多维评价指标,并以评价所具有的倒逼功能提升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发挥高质量教育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需将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学生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元主体纳入评价主体范围之内。政府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举办者,有权利和义务对应用型高校的培养效果和质量进行验收和检验,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通过制定政策及提供资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行业企业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需求方,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果进行评价,从而明确应用型高校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支持,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供给方面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匹配;应用型高校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构,通过自评有利于发现自身不足及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第三方评价机构具有丰富的评价经验,可根据制定的评价指标客观公正地对结果进行评价,并提供多样化的方案和措施,从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维度需涉及学术研究能力维度、实践应用能力维度、社会服务能力维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等。学术研究能力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或项目问题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则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和契合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则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非专业能力的发展情况,关注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质量,是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必备指标。

[注释]

①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Z].2013-11-13.

②杜占元.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再上新水平[EB/OL].(2018-04-18)[2019-06-23].http://www.moe.edu.cn/s78/A22/moe_847/201804/t20180417_333427.html.

③④⑤周文辉,黄欢,付鸿飞,等.2018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40,40,38.

⑥张乐平,付晨晨,朱敏,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66.

⑦王鉴.实践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34.

⑧张乐平,付晨晨,朱敏,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64.

⑨李征博,曹红波,郑月龙,等.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运行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1):66.

⑩杜占元.探索创新 深化改革 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3-4.

[参考文献]

[1]伊影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成效分析——基于研究生导师制度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6(4):86-90.

[2]項炳池.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雇主参与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5):79-83.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