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医药类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0-03-07李俊宣

广州化工 2020年9期
关键词:化合物专业实验

余 跃,李俊宣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中山 528458)

医药类高校的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基础课,其主要是让医药类专业学生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名称、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突出与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联系[1]。有机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医药类专业后续其他课程提供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诸多生物医学交叉领域的问题,也可为其今后较好地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此外,在新信息时代和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应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性卓越工程人才[2-3]。在医药学院校开展有机化学教学能提高校园有机化学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认识。本文根据高校有机化学教学反馈,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总结了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应该改革探索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建议。

1 修订和完善有机化学教材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是医药类高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目前大多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时数与过去相比都有所减少,压缩到一个学期完成课程的学习[4]。虽然减少学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因为时间较短,所以自学的难度加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这门课学习比较吃力等现状,教材和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需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医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授课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后续药学相关课程,将药学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药学课程中的新药开发、临床应用等知识点融为一体,克服枯燥单调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厌烦心理,提高学生对医药类专业学习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有机化学教材通常是以官能团的不同来进行章节分类,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含磷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5]。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尝试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整合和优化,期望达到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内容应调整为烯烃、芳香烃、卤代烃、醛酮、杂环化合物等章节。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详解,而学生能够自学并容易理解的部分就可以略去不讲。上课时还应适当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完成教学后,学生应该能清楚的了解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区别,并熟悉各类化合物的反应规律。

2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必须掌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6]。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平衡好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发展乃至教学质量都有很大影响。有些老师过于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上课总是得过且过,完全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不会认真听课,教学质量也自然会下降;有些教师只注重教学而不搞科研,从来不参加学术活动,也不进行文献的阅读,自己的知识面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授课内容也势必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平衡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要下苦功夫钻研熟悉教材的知识序列、重点、难点,并关注有机化学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应经常参加学术讲座,进行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全国性的重要学术会议,广泛收集与积累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另外,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正确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要避免追求流于形式的表面化做法,要因材施教,还应尽量做到理论与实验同步教学以便于学生用实验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3 引进多媒体网络手段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当前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本科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也越来越重要[7]。多媒体教学将文、图、声、像、动画各种因素有机组合在一起,把一些抽象的机理、复杂的结构通过三维动画、视频图像、虚拟现实等手段形象生动展现了出来,让课堂更具现代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全方位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PPT中应根据授课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认真研究课程进展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有机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将国际上的一些研究前沿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并引导同学通过网络手段去了解到当今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尝试建设课程网站,在网站上设置各章重点、解题指导、电子教案、模拟试卷等学习指导板块,包括不同学时的课件、同步自测题和教师的授课录像网,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可以运用手机APP,课堂多媒体设备,使传统教学走向从线下到线上的O2O(offline-to-online)模式。上课时,老师可以通过APP在线提问,在线小测,统计全班数据,统计出勤人数。下课后,老师可以通过APP在线布置作业,在固定时段在线解答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做到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操作较为局限,大多数实验结果在实验开始前就是已知的,因此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比达到某个预定实验结果更重要[8]。实验课的开展,不仅要做到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研究的思想。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在实验前将实验的原理及各步操作的重点环节讨论清楚,并向同学介绍该实验中用到的较为先进的实验理论和技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兴趣,在实验完成后增加对实验结果的检测和评价环节,使实验教学流程更规范、结果更精确。另外,在实验课的教授中,应与理论课紧密结合,增加开设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适当开展有机化学与生物医药交叉领域的实验;也可以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到教师的实验室中进行科研活动,变被动的实验训练为主动的求知性试验。

5 结 语

如何搞好有机化学教学工作,使有机化学的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提高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还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策略等。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医药类专业特色改革有机化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创新能力,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是有机化学教师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

猜你喜欢

化合物专业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