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07包雪梅张剑
包雪梅,张剑
1.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 通辽康莱尔血液透析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肝炎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HBV入侵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免疫反应并对肝细胞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的关键在于阻断患者肝炎病毒的复制,控制患者?的病情状况[1]。本次研究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6年-2019年期间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基础,从中选出80例患者入组本次研究。对这80名患者展开随机分组,使研究组与对照组人数、性别比、年龄范围等一般资料相近,具体情况为: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包含了2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33-62岁,平均为(42.18±2.53)岁。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均在34-64岁,平均(43.46±3.29)岁。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 mg阿德福韦酯,1次/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口服0.5 mg恩替卡韦,1次/d。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HBeAg转阴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以(Mean±SD)表示患者的计量数据,计算结果则通过t值表示出来;以%表示患者的计数数据,计算的结果则通过χ²表示。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值临界点为0.05,只要P值结果在该值以下(不含),就能够证明显著差异,其余情况一律视为无统计学差别。
2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BeAg转阴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患者产生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因素,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认为与患者的遗传基因、不良习惯以及病毒入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的肝纤维化属于慢性乙肝患者向着肝硬化发展的主要过程,因此必须要及时对患者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2]。自2015年以来,国内外肝病学会(包括WHO)有关慢性乙肝的防治指南从抗病毒作用强弱及耐药方面考虑,均推荐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等核苷(酸)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治疗CHB的一线用药。不推荐原来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等非一线NAs类药物,包括单药或联合使用。恩替卡韦作为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相比于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其抗病毒的效果更为显著,病毒的耐药性较低,药效的持续时间更长。同时,恩替卡韦能够长效的对HBV病毒进行作用,且患者对于药物吸收情况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将药物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3]。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HBeAg转阴率中显著较高(P<0.05);且在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中,研究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