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慢性病综合治疗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及对策

2020-03-07李生伟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慢性病类药物医师

刘 静,李生伟,王 丹,张 玲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甘肃酒泉 7350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在我国,60%~70%的老年人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患病率约为53.8%[1]。为了更好地减少慢性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和并发症,改善过度用药情况,作者对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进行调研,对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相互作用进行总结,以期为慢性病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老年医学科所有的住院病历,共180份。其中男104例(占57.8%),女76例(占42.2%)。患者年龄在30~80岁,病史3~20年不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入选标准: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剔除转科病例和死亡病例。调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用药种类、药品数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给药疗程及相关药品的联合用药情况,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抽查病历中临床患者所用药物是否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并对可能发生ADRs的药物提出治疗对策。

2 结 果

2.1 慢性病综合治疗中的联合用药情况 慢性病综合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比例最高的是6~10种药物联用,占40.0%;其次是5种以下药物联用及5种药物联用,分别占26.7%和21.1%;有12.2%的患者联合用药>10种,联合用药最多的可达16种,最少的为2种。

2.2 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情况 180份病例中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有116例,占64.4%。其中以2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占比最高,占40.0%;其次是3种药物间相互作用,占13.3%;4种药物间相互作用和5种及以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7.8%和3.3%。

2.3 ADRs的发生情况 抽查的病历中,病程中有记录并上报ADRs的是8例,可疑药物均为注射剂且存在多药联用,其中联用药物最少的是3种,最多的是6种。见表1。

表1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Table 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n=180)

2.4 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及对策 本次抽查中,经典的或常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情况较多见,典型的药物相互作用实例见表2。

表2 典型的药物相互作用实例Table 2 Typical cases of drug interactions

(续表2)

3 讨 论

3.1 慢性病综合治疗中的联合用药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慢性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比女性患者略高,说明慢性病的多发人群主要为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吸烟、嗜酒的生活习惯,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且病史在3~20年不等。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为了兼顾多种疾病的治疗需要,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经常会联合多种药物治疗。

3.2 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慢性病综合治疗中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比例高达64.4%。同时有5种及5种以上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比例虽然相对较少,但可能产生的用药风险却非常高。国外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关注度较高,特别是在慢性病患者用药中,文献[11]就明确提出了因药物相互作用需进行的药物剂量调整方案。我国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起步较晚,医师的合理用药知识欠缺。马丽娟等[12]的研究显示,只有19.53%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知识。临床医师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往往过度关注药物所发挥的治疗作用,而忽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效和副作用,由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ADRs常被误以为是病情变化所致,不能够被准确判断。

3.3 ADRs的发生情况 本次抽查的病历中,临床发现并上报ADRs的仅8例,可疑药物均同时存在联用情况。有临床症状或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较难发现的原因可能有:多数药物的临床治疗窗范围较宽,相对安全指数较大,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药物有多种途径代谢,当其中某种途径被联用药物抑制或者诱导后,次代谢途径可提供代偿功能;发生的ADRs易被患者疾病的临床症状掩盖等。本次调查中,除了1例茶碱引起心动过速的ADRs与其联用环丙沙星有关外,其余ADRs尚无法完全明确与药物相互作用间的关系,尽管药物本身也可发生ADRs,但不能完全排除是否与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有关。

3.4 药物相互作用的干预措施 本次抽查发现,经典的或常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情况较多见,临床药师研究其发生的机制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从药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解决方案。如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用,由于两类药物的代谢途径相似,均有潜在的损伤肝功能及发生肌炎、肌病的危险,尤以吉非贝齐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发生肌病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因此这两类药物必须联用时,药师建议医师选择非诺贝特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开始时宜用小剂量,采取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方式,避免血药浓度的显著升高。

3.5 老年慢性病的用药管理模式 多重用药的问题在临床治疗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就要求临床药师要全面参与到慢性病用药管理的全过程中,通过查房、医嘱审核、药学监护等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药时,一定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优化的给药方案,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多类药物必须同时使用时,要善于运用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及规律,对药物联合使用后的效果有科学的预见性,尽可能选择与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没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无替代药物时,也应依据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实施必要的用药监测。另外,开设慢性病药学管理门诊,建立慢性病患者用药档案,进行慢性病患者药物整合,加强随访及用药教育,也是促进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慢性病类药物医师
中国医师节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韩医师的中医缘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