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

2020-03-07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评量胃肠道障碍

徐敏, 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 浙江省金华市 321016

0 引言

现代医学“脑-肠轴”理论在中医学《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 《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是对“脑-肠轴”理论的最早诠释. 中医所指的“胃”包括胃、大肠、小肠等, 如《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 皆属于胃, 是足阳明也”. 中医认为, 脑为元神之府,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主宰人身之寤寐. 可见脑和胃肠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慢性便秘是下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有研究表明[1,2], 睡眠障碍的慢性便秘患者较睡眠正常患者有更多的胃肠道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躯体不适和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 可见睡眠障碍可增加胃肠道症状发生率, 而且长期睡眠质量的下降也是焦虑、抑郁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 本研究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睡眠障碍是否加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表现, 是否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 以期为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新思路提供客观依据.

第j切削刃切削时切屑的动态厚度h(φj)可以通过当前刀齿切削时和前一个刀具切削时的位移差计算获得,如式(2):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7-03/2019-09在浙江省金华二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126例, 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 睡眠障碍组62例, 其中男24例, 女38例; 年龄62-78岁, 平均68.3岁±8.6岁; 便秘病程2-12年, 平均6.9年±3.8年. 睡眠正常组64例, 其中男23例, 女41例; 年龄61-80岁, 平均69.2岁±8.4岁; 便秘病程2-14年, 平均7.2年±3.9年. 2组性别、年龄及便秘病程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1)均符合中国慢性便秘和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2)年龄>60岁; (3)肠道无器质性病变者; (4)经患者知情同意; (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者. 排除标准: (1)肠道有器质性病变者, 如炎症性肠病; (2)腹部有手术史者; (3)≤60岁; (4)有报警征象者, 如便血、粪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等; (5)有结直肠息肉和肿瘤家族史者; (6)有精神系统、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者, 有认知障碍者; (7)近2 wk服用抗焦虑、抑郁药, 辅助睡眠药物和影响排便的药物; (8)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课题负责人发放量表, 在调查问卷前认真细心向患者讲解研究目的, 注意事项等, 要求患者均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在24 h内完成, 完成后回收量表. (1)便秘评分系统(constipatipation scoring system, CSS)评估患者便秘严重程度; 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 PAS-SYM)反映患者对便秘症状的主观感受, 分别从腹部症状, 直肠症状, 粪便性状3个维度进行自我评估[3]; (2)睡眠质量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4],该量表由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因子组成, 每个因子由轻到重按0至3级分别计0-3分, 总分为21分, 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3)焦虑、抑郁量表: 采用Zung等研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5]评定, 共20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程度由轻到重分1-4级评分. 所有条目的各项分数累加为总分, 然后求平均值即为最终得分.最终得分≥50分为伴发抑郁或焦虑, 分数越高抑郁或焦虑症状越严重. SDS与SAS重测信度系数>0.8; (4)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参照[6]评定, 包括社会功能、情绪、躯体健康、心理卫生、躯体功能、总健康等六项, 每项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便秘症状或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CSS、PAS-SYM、SAS及SDS比较 睡眠障碍组CSS评分为19.63分±3.36分, PAS-SYM评分为1.59分±0.52分, SAS评分为58.92分±6.72分, SDS评分为57.74分±6.38分, 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表1).

2.2 2 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睡眠障碍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1.56分±3.38分、情绪评分为75.89分±2.95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6.86分±2.92分、躯体健康评分为80.25分±3.35分、心理卫生评分为78.36分±3.65分、总健康评分为76.19分±2.56分, 均低于睡眠正常组(P<0.05)(表2).

2.3 老年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SS、PAC-SYM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SF-36中6个维度的得分与SAS, 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表3).

3 讨论

脑-肠轴是指将胃肠道与大脑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 即大脑可以通过脑-肠轴将信号冲动下传来调节胃肠道功能, 而胃肠道功能异常亦会影响大脑功能, 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又称为脑-肠互动. 中医认为, 便秘病位在肠道, 睡眠障碍病位在大脑, 所以二者相互影响.有研究表明[7], 老年便秘患者近3 mo内存在睡眠障碍, 近1/3的患者认为便秘与情绪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表明, 睡眠障碍的老年便秘患者较睡眠正常者临床胃肠道表现更重, 焦虑、抑郁情绪也明显突出. 可见, 睡眠障碍可增加老年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 既往研究表明[8,9], 睡眠障碍是增加患者躯体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并且二者相互影响.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10], 睡眠障碍可增加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内脏敏感性, 而夜间觉醒次数增多是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发现, 睡眠障碍的老年便秘患者便秘程度(CSS)和主观感受(PAC-SYM)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 导致入睡困难, 睡眠质量下降, 早醒等, 可见睡眠障碍和便秘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表明, 睡眠障碍组焦虑、抑郁平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 由此可见睡眠障碍可能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 相反, 焦虑、抑郁也可加重睡眠障碍. 既往研究表明[11-13], 焦虑、抑郁负面心理与睡眠质量下降关系密切. 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之间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也发现, 睡眠障碍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睡眠正常者(P<0.05), 说明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使患者睡后身体困乏, 日间精神受损, 生活幸福指数低等. 可见老年便秘患者生活质量与便秘程度有密切相关.

《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络系统将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阴阳联系贯通, 生理上相互依存, 病理上相互影响. 胃经、肠经分别络属于体内相应脏腑, 其循行、病候又与脑密切相关, 间接证实了胃肠道与脑之间的联系, 为脑-肠轴理论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CSS, PAC-SYM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这可能与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干扰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发挥正常功能, 进而通过脑-肠轴及神经体液系统影响肠神经系统, 导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14,15], 肠上皮屏障和黏膜免疫功能受损,肠道蠕动功能和内脏敏感性减退.

表1 2组患者便秘评分系统、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mean±SD, 分)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mean±SD, 分)

表3 老年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 仅仅对患者通过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尚未通过客观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如肛门直肠测压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等, 有一定的统计偏倚; (2)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 今后将增加多中心、多地域进行研究, 以为临床大数据提供客观依据; (3)本研究纳入对象为老年患者, 存在年轻人群差异, 缺少健康人群的对照, 在今后的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完善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 脑-肠轴是沟通胃肠道与脑之间的桥梁, 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可能是影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 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慢性便秘是下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睡眠障碍可增加胃肠道症状发生率, 而且长期睡眠质量的下降也是焦虑、抑郁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睡眠障碍是否加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表现, 是否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

实验动机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 以期为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新思路提供客观依据.

实验目标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

实验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126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便秘评分系统,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 睡眠质量评估, 焦虑、抑郁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实验结果

睡眠障碍组便秘评分系统评分, 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 睡眠障碍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评分、躯体角色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卫生评分、总健康评分, 均低于睡眠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便秘评分系统、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 SF-36中6个维度的得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

实验结论

脑-肠轴是沟通胃肠道与脑之间的桥梁, 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可能是影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 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望前景

通过脑-肠轴分析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对采取合理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评量胃肠道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