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楮墨传馨话“问津”

2020-03-07

爱尚书香 2020年1期
关键词:剃头匠海河长卷

饱含温情的建筑叙事

编者按:在中国的特大城市中,天津的地位素来尴尬,乃至被目为文化的“沙漠”,至多是俗文化之“渊薮”。而2014年起陆续推出的《问津文库》,正在改变着学界的认知。这套已经出版将近百种的丛书,就是天津问津书院策划的《问津文库》。今特遴出有关评介三篇,藉此或可了解津沽文化博雅之一斑。

马丹丹

城市规划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肇兴。由奥斯曼主持的现代巴黎城市规划开启了“创造性破坏”历程。“创造性破坏”概念由大卫·哈维提出,认为城市规划的实现以铲除现代主义之外的多样化现实为代价,即否定过去、与传统决裂的现代主义开启了规划的时代,也破坏了经验的感知、秩序、理性和功能;结果开创了一个新世界,也无情地告别了过去、历史、遗产和经验。李东晔博士所撰《从租界到风情区:一个中国近代殖民空间在历史现实中的转义》,就展示了天津意租界经历了百年沧桑以及在保护利用进程中发生的遽变。

李东晔前往原天津意租界调查时,正是意式风情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她在大规模腾迁与建筑残骸的表层中,细致勘察和搜集了大量逝去的记忆,通过建筑的承载徐徐道出。叙事中闪现的老家具、小物件乃至地板砖上的花纹样式、玻璃的材质,如同一帧帧老照片,聚集在作者搭建的虚拟的历史展厅。这些老家具、小物件透露出生活的质感,同时也构建为列菲伏尔所说的“生活空间”。作者深入小洋楼的社会空间,通过一户户人家生活样式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社会空间与生活空间进行整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老家具、小物件言说的正是列菲伏尔所言的建筑“使用价值”,记忆中不舍的老房子的情感,让布满尘土的物品恢复到了它们本应该在的生活空间中,而作者所做的是,正是一只手遮挡住废墟,一只手匆匆记下正在发生的故事。

面对陌生的调查者,尽管小洋楼居民大都热情地接纳了她,不过对于经历过诸多运动的一些住户而言(很多是“贵族”后裔),对“盘问这”“盘问那”仍旧心有余悸,因此作者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一方面想要和作者倾诉,一方面又欲言又止,要求“不要写名字”。作者理解被调查者的矛盾心态,用她的耐心和诚意化解田野调查经常发生的尴尬和冷场。李东晔博士一边履行对调查的承诺,一边勾画地图标记地标,刻画楼内楼外的秩序,为不同历史阶段与老洋楼结缘的居民,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烙印和“家”的气味。正是通过这些琐碎的家庭居住的变动,勾画出贯穿百年沧桑的意大利租界变迁史。尽管她引用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变迁的动力》的观点——“这种(指殖民)社区绝对不是对殖民者家园的母社区的复制”,将租界作为“接触地带”分析变与不变的要素和原因,不过从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作者实质上是在追踪空间转义的过程中,从城市规划者的权力意志和建筑使用者的实用智慧博弈中,细腻呈现了“各种成文的规则以及不成文的潜规则与现实的互动”。因此,同样的问题就指向了旧城改造的指导原则和历史景观的创造意图,对有血有肉的人应该如何安置,才能在家园使用价值的磨砺中重新积淀出饱含温情的建筑叙事?

正本清源的“海河巡盐”

陈祥其

笔者孤陋寡闻,但近年也常见到关于名人故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争论文字,双方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例如,争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地,争论诸葛亮躬耕陇亩的南阳、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甚至争论《水浒传》中潘金莲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究竟在哪?天津也曾卷入过类似争执,最突出例子就是弘一大师的出生地,天津方面已经证据凿凿其诞于粮店后街,可平湖方面仍自说自话。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所谓《潞河督运图》长卷,则是这类争端的又一实例。

近读高伟编著《海河巡盐:国博藏所谓〈潞河督运图〉天津风物考》,堪称廓清文化争论的一部力作。天津文史学者陈克、谭汝为、张显明、张诚、周醉天等,也为此书贡献了高论。细读《海河巡盐》我才终于明白,关于这幅长卷的学术争执,包括三个指向和内涵完全不同的话题:争执之一是画卷画的是哪里,是京杭大运河通州段还是天津海河源头的三岔口?争执之二是长卷名称真是《潞河督运图》还是被原收藏者割裱后张冠李戴?争执之三是画面上的官船出行,到底是督粮还是巡盐?

《海河巡盐》主创高伟老师,将长卷一段段“切片”辨认,与天津海河三岔口的地形地貌,与尘封已久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有历经百年沧桑的老照片一一对照,分析并证实了长卷所绘景物“板上钉钉”就是天津,就是海河水系三岔口左近的景观,同时也证明了长卷内容是长芦巡盐御吏出巡盐务,而非督运皇粮。当然也必须肯定,《海河巡盐》附录文章的作者也功不可没,他们辨析的种种细节,对高伟的考证起了强有力的佐证作用。尤其周醉天老师火眼金睛,他从画卷题跋以及国博流出的故纸里寻觅出文字铁证,以其曾经当过法官的敏锐直觉和清晰思维,层层剥茧抽丝,终于厘清这幅长卷如何经多位名家“运作”,最后堂皇地进入国博并成为“馆藏珍宝”的过程。

《海河巡盐》的作者都是天津文史专家,根底深厚,治学严谨。他们呕心沥血多年,追踪所谓《潞河督运图》,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资料,厚积薄发,辩识真伪,自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终于揭开所谓《潞河督运图》的真实面目。他们用事实说话,不盲从专家定论(如国博研究员王永谦),不迷信权威所云(如朱启钤、瞿兑之、顾颉刚、沈从文等),正本清源,使以讹传讹的说法得到正解。

最后必须说明一点,这幅被张冠李戴一个多甲子的长卷,虽然至今不知其名,但对天津来说仍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作为古代天津不可多得的历史和民俗资料,其真实性、生动性和细致性弥足珍贵。期望有识之士能破解谜团,考证出其真正作者和原名。

剃头师傅的“人生百态”

王宗征

“宝坻出剃头的!”这是京津一带流传很广的俗语。甄建波著《顶上功夫:宝坻剃头匠的历史记忆》,则使我加深了对这句俗语的认知。

《顶上功夫》是出自宝坻作者之手的“土特产”,作者以面对面采访的方式,挖掘宝坻剃头师傅的历史记忆,记述他们不同年代的经历和故事,让百余位剃头匠的理发技艺即“顶上功夫”走进读者视野,集聚了独特窗口下的“人生百态”。

《顶上功夫》至少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透过“顶上功夫”,挖掘和展示源远流长的宝坻剃头文化。与其说是采访和反映众多宝坻籍剃头匠,不如说是在深入调查和展示剃头这一宝坻文化现象。经过作者采访和梳理,勾络了剃头文化在宝坻的形成、扎根、传承、传播以及发扬光大,这一乡土特色浓厚的文化现象,影响并传播到我国更加广泛的地区,勾起了人们对“顶上功夫”以及理发美容的记忆。而且这一蕴含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民间手艺,折射出宝坻人的勤劳智慧、自食其力和自强不息。代代相传,在传承中创新的宝坻剃头文化,内含艺术,体现功夫,雅俗共赏,富有情趣。

二是通过“顶上功夫”,表现宝坻剃头匠的品德气节和手艺绝活儿。剃头看似简单,剃头挑看似简易,但《顶上功夫》所记述的剃头匠,则给人以不俗不凡的感受。宝坻剃头匠学艺刻苦,恪守行规,精益求精,注重艺德,讲究品节,厚重情缘,游艺四方,吃苦耐劳,以苦为乐,不封闭保守,善于传授技艺,培养新人,美化他人,快乐自己,这些都在关于宝坻剃头匠趣闻轶事的叙述中得到深入印证。因此,读这本书不仅加深了我对宝坻剃头匠的认知,而且增强了尊重和敬佩之情。所谓“顶上功夫”,不光是反映宝坻剃头匠的手艺,更重要的是传递人间的正能量,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剃头匠身上所凝聚的文化基因和敬业精神展示给读者,让读者得到更多更深的启发。

三是图文并茂,版式质朴,内容新颖,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宝坻剃头匠生活,反映出剃头技艺的多姿多彩。该书把记人、记事和介绍剃头匠绝活等巧妙结合起来,丰富了“顶上功夫”的内涵和看点。不光书中宝坻剃头匠的人和事令人感兴趣,而且穿插介绍的传统和现代剃头技艺也引人关注,可激起读者进一步了解“顶上功夫”的欲望和兴趣。看上去平凡普通的剃头匠,原来都是身怀绝技的手艺人,他们的功夫用在顾客的头上和脸上,把剃头的工具运用得出神入化,将顾客的容颜美化得恰到好处,这里有爱心,有细心,有精心,更有稳健、熟练和高超的技艺。全书不只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描述“顶上功夫”,而且用图片直观地表现这些功夫,让读者形象地了解剃头技艺,这犹如科普,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了剃头技艺。全书较强的知识性,使之成为剃头技艺介绍和展示的集成之作。

《顶上功夫》一书,作为宝坻剃头匠的历史记忆,作为“天津技艺”一项颇具特色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宝坻剃头文化得到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而高兴!

猜你喜欢

剃头匠海河长卷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
剃头匠
剃头匠
破冰开河
致敬于海河
海河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