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 能力 人格

2020-03-07孙正聿

爱尚书香 2020年1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境界理论

孙正聿

一、培养人的高等教育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的首要问题,因为我们在办大学嘛。人为什么要受教育呢?这里涉及到对人的理解和对教育的理解。

什么是人?人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存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区别在于动物只能进行本能的生命活动,所以马克思把动物的生命活动叫做“生存”;而人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活动,所以马克思把人的生命活动叫做“生活”。进一步说,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就是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只能按照它的本能去生存。而人有两个尺度,一个是任何物种的尺度,另一个是人所固有的尺度。如果有一匹马和一只老虎,它们都很饿,现在把一盆肉放在马面前,把一捆草放在老虎面前,它们仍然都会饿死,因为动物只能按照它的本能去生存。所以不论动物怎么聪明,它们的行为只是一种本能。人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是人要把现实存在转变成理想存在,这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存在。各位同学,你们今天来到学校,不管你是学外语,还是学国际经济,你们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追求意义的存在,也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人”。由此我们引出另一个概念,就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社会的遗传。人之所以成为一种历史的、文化的存在,就是因为教育这样一种中介,使得人能够成为“人”。教育有双重的目标,既要把人培养成“某种人”,又要把人培养成“人”。所谓把人培养成“某种人”,就是大家来到大学,学习不同的专业,掌握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将来到了社会,扮演特定的角色,做某一方面的事情,就是所谓的“专门人才”。但是,大家将来到了社会上就会明白,学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仍然还很困难,还不好做。但是如果你能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培养成“人”,无论将来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你都能胜任。教育就是这样,既要把我们培养成专业人才,又要把我们培养成“人”。这不是一句空话。教育作为一种社会遗传机制,一方面,要让接受教育的个体接受这个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又要让这个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去认可你这个个体。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是不同的,以前中央电视台拍过一部电视专题片,采访了大西北地区一个 16 岁的放羊的孩子,问他放羊做什么,他说挣钱,又问他挣钱为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又做什么,他说放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教育使生命个体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社会的个体。没有经过教育的人只能算是一个毛坯,只有通过教育这个社会遗传机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等再过几年,你和你那些没能够上大学的同学交谈一下,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闰土一样,“像隔了一层厚厚的墙”,很难沟通。这就是教育的差异,你不知不觉当中就变成了另一种人了,你有了一种现代的教养。

我在《现代教养》这本书中,写了一句很难让人理解的话,“自学成才,绝不成才”。这是一句很让人讨厌的话。我的意思不是说没有经过教育就不能成为某方面的专门人才,很多人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来学习,通过自学掌握了很多知识。我的意思是说,教育是一种机制,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是一种熏陶。你在大学里不只是上了几门课,而是你受到了一种氛围的熏陶,把你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理念的社会人。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也认为,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受到适当的教育,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也是一句让人很难接受的话。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人就是历史,人就是文化,人就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在座的同学们很多都是学语言学文学的,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巴尔扎克、罗曼·罗兰、莎士比亚这些大家的作品都没读过,他就很难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知识与抑制不住的渴望

教育具有双重机制,一方面,它是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创造。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你不仅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要自觉地创新知识。

学习在不同的阶段,不仅内容是不同的,方式是不同的,而且你所需要的自我意识也是不同的。我把学习分成三个层次:小学教育是描述层次,中学教育是解释层次,大学教育是创新层次。大学里的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也是不同的。专科是技术教育,而本科是学术教育。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讲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灵魂在于大师,没有大师,可以办专科教育,但是办不了本科教育。本科、硕士、博士也是不同层次的教育。本科教育是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的层次;硕士教育是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问题,坚持独立思考,进行理论论证的层次;博士教育是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的层次。所以在本科阶段,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不要依靠别人来进行评估,而是要自己主动反省对大学教育的理解。

我们到大学学习,首先要分清层次。在大学这个层次上,我们要在创新的基础上来传承文明,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使学过的东西成为你自己的活的知识。其次,知识是有分类的,毛泽东就曾把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即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知识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大家的学习中,有三种最重要的知识:常识、技术、理论。你能被社会接受,首先是因为你具备常识。知识不是死的,需要你去灵活运用,所以知识的运用离不开技术能力。第三种知识就是理论。理论是规范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层,理论是一个概念系统,所以学习理论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第二层,理论是一种规范系统,理论决定我们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方式、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我们大家一生都只做两件事,“想”和“做”,理论就是来规范你的“想”和“做”的。有一句话叫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什么君子能够光明磊落,而小人总是蝇营狗苟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论背景不同。还有一句话,叫做“仆人眼里无英雄”,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已经决定了他无法理解英雄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毛泽东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就需要我们以伟人的胸怀来理解。同样是一个月亮,没有文化的人只看到月亮升起来,落下去;有文化的人就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里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差距。你看了一本书,不只是学到了一点知识,它已经改变了你,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人类有很多的形式去把握自己的世界,最起码有常识的、伦理的、宗教的、神话的、艺术的、科学的、哲学的形式去把握自己的世界。你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得到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不一样。比如用宗教的形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和用科学来看待这个世界,结果就是不同的。在西方人眼里,上帝不仅是一个神,而且还是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上帝把人类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智慧都纳入到自己身上,所以上帝才成为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存在。这就是宗教的世界。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知识呢?因为学了科学知识你才能对这个世界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一个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日心说”,只能理解“地心说”,他只能看到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看到太阳在围绕地球转,这只是经验。科学则是对经验的超越。大家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超越经验。没有常识你不能被社会所接受,不能正常生活;但是仅有健全的经验,你也构不成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我们现在谈科学发展观,谈公平正义,那么这种公平正义是一种平等的原则,还是一种差等的原则呢?在现代人的社会上,差等的原则是不可能拒绝的,没有差等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不能进步。大家到学校里,学常识,学技能,还要学一点理论,这对大家至关重要。人生是离不开哲学的,人没有辩证智慧根本活不下去。辩证法就是要保持必要的张力,达到微妙的平衡,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有人说大学生一年级是理想主义者、二年级就是现实主义者了,确实是这样。大学生最容易走极端,他们在没有看到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时,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他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后,又会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人在理解东西的时候要超越很多东西,看到一些不平等的事情的时候要转变一个思路。

什么叫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市场经济就叫做“是才压不住,压住不是才”。关于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我总结了几句话,自然经济是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能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市场经济是弱化了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马克思说过,市场经济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悲壮的选择,或者叫别无选择的选择,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具有二重性。马克思说,市场经济就像从地下召唤出无数的生产力,在短短的几百年的时间里,就创造出了人类几千年没有创造出的奇迹。市场经济最根本的贡献,就在于实现了人的独立性。自然经济是经济生活的禁欲主义,精神生活的蒙昧主义,政治生活的专制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生活上反对禁欲主义而追求现实幸福,精神生活上反对蒙昧主义而追求理性自由,政治生活上反对专制主义而要求天赋人权。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原则: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民主法制的政治取向。这三个原则构成了市场经济。这就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二重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市场经济撕去了封建社会田园诗般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抹去了一切职业的灵光,把一切都沉浸在金钱的冰水当中去了。什么叫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呢?在市场经济中,虽然人们有了独立性,但是,有一种东西,却无形地制约着我们的自由,这就是在商品交换中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去。我们需要市场经济来保障人的独立性,我们还需要社会主义来去除物的依赖性,这才叫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以上讲的这些东西,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大家来到大学校园,不是说今天上这门课,明天上那门课,你要意识到,你来学习,是要把你塑造成有教养的现代人,要通过学习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自己。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三、增强能力与激活背景知识

有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一定是力量吗?不一定,一个人把英语的基本语法全都搞明白了,他的英语水平就一定高吗?没有知识就没力量,但是,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了力量。所以有了知识还要有能力,知识不等同于力量,你的知识需要转换成能力。没有知识你什么都拿不出来,当然没有力量。人的最根本的能力,是把你的全部知识运用到你要解决的问题上来的能力,这就是激活背景知识的能力。人的大脑要像电脑一样,对自己的知识有一个迅速检索的能力。百家讲坛上,于丹火了;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也火了。这是中国两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为什么他们火了呢?因为他们有背景知识,并且激活了他们的背景知识。于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寺庙里,台阶是花岗石的,佛也是花岗石做的。台阶质问佛,凭什么你高高在上,而我只能被千人踩万人踩,凭什么人们踩着我去向你膜拜呢?佛回答说,你当初咔咔几刀就做成一个台阶了,而我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成为佛的啊。于丹是借此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就算现在他爸爸帮他找了一份好工作,没有能力他也只不过就是那样混罢了。你如果有能力,总有一天你会上去,这就叫做“是才压不住”,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好处。多年来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文科教育为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知识储存型的人才。为什么我们高等教育要改革?我们改革要改成哪一种教育模式?在代表百名教学名师在人民大会堂上发言时我说过: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教材不是标准答案,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现在的学生最需要的能力有三种:一是联想的能力,人需要联想来构造自己的世界;二是想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三是思考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一个自觉的培养的过程。我国近代有名的学者王国维提出过读书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要登高望远博览群书,这是读书最低的一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美国有一个哲学家说要像拥抱新娘一样拥抱寂寞,读书要忍得住寂寞,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第三个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书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你自己悟出来的。

四、健全人格与追求美好的人生

知识、能力,只是你健全人格和追求美好人生的条件,而不是你人生的目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实际上马斯洛已经把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人生通过需要层次的形式提出来了。我国的哲学大师冯友兰也提出了一个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怎么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达到天地境界呢?这就涉及到在市场经济中,在当代的社会思潮中,我们怎么样去把持自我。我曾经把市场经济中的社会思潮做了一个总结: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义权威的弱化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今天是一个英雄主义时代隐退的时代,大家应该在自己心目中形成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什么是英雄?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政治领袖,以前的政治领袖都是被神化了的。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是承担最重要职务的公务人员。还有就是科学家,以前有牛顿、伽利略,现在有什么知名科学家吗?嫦娥宇宙飞船登月了,大家能说出来造飞船的科学家的名字吗?你可能很难说上来,因为现在的科学已经成为了横向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了,没有任何一个学科的科学家能单独出科研成果了。第三个是文学家,以前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文学家,老舍、巴金、郭沫若,现在有谁呢?人人都能“博客”了,大家还能想出什么文学家来啊,这就是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这是历史的进步。正因为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过去都说英雄就是楷模。究竟我们用什么来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呢?我认为,就是要把公德变成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大家都来遵守,每个人做自己的英雄和楷模。健全的人格就是要尊重自己。我们中国的教育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只教育学生去尊重别人,却没有教育他尊重自己。我们要健全人格,首先要有一种英雄情结,有英雄情结首先要尊重自己,把自己当回事了,然后我们才会去尊重别人。就像古人说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家都尊重自己,还会学习不努力吗?还会不文明吗?等以后大家到了工作岗位上,就应当是:我们是在“做事情”,但我们更是在“干事业”。

每年学生毕业的时候都会找老师签字留言,我的留言就是一个字:实。这一个字包含三层意思:态度要现实,工作要踏实,精神要充实。我很愿意把这三句话和今天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希望大家都有健全的人格,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境界理论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坚持理论创新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品“境界”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