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结构抗浮设计
2020-03-06杨士友
杨士友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贵阳550081)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对建筑地下结构抗浮性能重视程度的逐渐增高,建筑的抗浮性能也成为衡量建筑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建筑地下结构抗浮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因素都会使抗浮设防水位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工程事故出现的概率。此时,为确保抗浮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十分关键,实践证明,其能够在保证建筑使用寿命的同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帮助结构专业人员综合解决各类问题。
2 抗浮设计相关规定与标准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若出现地下水埋藏较浅或者地下构筑物上浮情况,相关人员必须进行科学的抗浮验算。但是,与抗浮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依然十分笼统。实际上,抗浮设计的复杂性很强,涉及面也很广,很多因素都是无法避免、不可抗衡的,这也是抗浮问题始终无法得出统一定论的关键原因。
3 地下结构抗浮设计影响因素
地下水位及其变幅是建筑地下结构抗浮设计的重要依据。进行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时,通常仅考虑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而对施工过程和洪水期重视不足,因而会造成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因抗浮不够而出现局部破坏。另外,在地下结构的上部常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由于地下结构的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且上方局部没有建筑,此类抗浮问题相对难以处理,须作细致分析后再进行处理。
4 建筑地下结构抗浮主要措施
实际上,多数建筑的地下结构都存在抗浮问题,如地下室、下沉式广场、地铁及游泳池等,而通常情况下采取的抗浮措施以配重、锚固、降水以及侧墙加载措施为主。
4.1 配重抗浮
配重抗浮,是通过增加结构自重实现抗浮的目的,可以加厚底板或者将低等级混凝土挂于底板。当地下水的浮力与结构自重相差不多时,可选择配重抗浮法进行抗浮设计。但地下水的浮力与结构自重相差较大时依然采取这种方法,会导致工程造价不合理增加。
4.2 锚固抗浮
锚固抗浮实际上是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该方法具备更强的抗浮性和耐久性,但相对而言造价高且工序十分复杂,防水处理难度很大,该方法适用于结构上浮问题已经出现,配重无法再增加的情况。锚固抗浮常用的工具有锚索、锚杆、抗拔桩等。在基岩较浅的情况下锚杆效果最好,但若地下水有可能腐蚀钢筋,锚杆会受到耐久性的影响而导致抗浮效果不佳,因此,应用局限性实际比较强。
4.3 降水抗浮
降水抗浮主要应用于施工期间或水池等建筑,可采用盲沟排水、观察井及降水井降水等方式实现[1]。
4.4 侧墙加载抗浮
侧墙加载抗浮是将地下结构物侧墙的混凝土加厚,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水的上浮力,但也由此加宽了地下结构物上方覆土的范围。这种做法虽然也可得到较大的抗浮力,并且不需要加深基坑开挖,但开挖的范围却因此增宽,在地价昂贵的地区,经济效益也将因此折减。此法一般适用于不受场地限制、地价不贵地区的规模较小地下结构物的抗浮。
5 建筑地下抗浮处理
设计人员可将建筑特征考虑在内,在常规抗浮的同时注重地下水的疏导,使建筑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得到经济、快速、系统的处理。具体而言,设计人员可采用水力坡降代表建筑地下底板开孔泄压的具体情况,即在水压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仅水头间距离出现大幅度的缩减,密闭的地下室箱体长度也会随之锐降,这种情况下若水力坡降呈上升趋势,土的渗透性能会随之加强,进一步充分发挥地下水疏导以及降低地下水位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建筑地下结构的常规抗浮。设计时,若建筑物的地上结构外边线与地下室外边线基本重叠,则地下室抗浮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当结构重量大于地下水的浮力且满足上式时,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地下室的整体浮力作用,但应在设计中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当结构重量小于地下水的浮力时,地下室需要设置永久性抗拔构件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顶板填土加压等)以平衡地下水对整体结构的浮托力。
上述情况还必须考虑地下水浮托力对地下室底板的反向作用,保证地下室底板构件在地下水反向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满足构件的上拱抗裂要求。如果底板配筋量过多或截面尺寸过大而造成造价太高或施工困难时,也可考虑在底板中部设置抗拔桩或抗拔锚杆以改善底板的受力状态。
然后是泄水减浮。若建筑为坡地建筑,设计人员即可利用疏导的方式进行抗浮设计,使水位下降。设计人员可在地下室底板与山体接近的一侧,选取合适距离分别设置泄水孔,同时,将配水管合理铺设于地下室底板垫层,采取柔性套管密闭连接泄水孔及排水口一端,排水口另一端则需连接水处理池,出水标高与抗浮设计水位相符即符合抗浮要求。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若地下水的水位高度超过抗浮设计水位,多出的水会向水处理池自动排入,对原场地水环境没有影响。除此之外,抗浮人员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将排水盲沟合理设置于地下建筑外墙侧填土内,盲沟最低点需与抗浮设计水位基本一致,最高点需按照地下结构的不同设定[2]。排出的水可用于室外植物浇洒,十分环保。
实践证明,同时采取地下室底板虹吸排水以及侧壁外盲沟排水2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证地下室抗浮设计效果,使水位达到设计标高后自然溢流,从而避免了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非结构层内设置泄水孔与排水盲沟效果也十分显著,并且出现堵塞情况时便于检修;利用场地自然高差进行排水,可减少人工因素带来的影响,并且技术与管理风险相对极低。上述3种技术效果好、成本不高且环保,属于典型的绿色技术,不仅能保证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结构安全,也能在节约资源、能源的基础上,达成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6 结语
绿色技术与普通建筑地下结构抗浮技术相比较而言,不仅能提高地下结构的质量,还能为建筑物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提供保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抗浮技术也必然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绿色技术旨在建筑地下抗浮设计中实用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的充分体现,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