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措施思路构架实践

2020-03-06张德存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制度

张德存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0000)

1 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 路面早期病害问题

在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过程中,路面早期病害属于常见的质量问题类型。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路面早期病害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结构裂缝,目前道桥工程路面的铺设材料以混凝土和沥青材料为主,受到材料拌和比例失误、后期养护效果较差及其他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此类情况。

2)局面蜂窝,此类情况主要集中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在前期二次振捣时没有将泥浆充分混合,在结构完成终凝后很容易出现局面蜂窝的情况。

3)麻面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表层强度不足,很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其成因也是由于前期二次振捣不足所造成的结构问题。

1.2 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

在道桥施工过程中,灌注桩属于常用的基础结构,施工质量也将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钻孔垂直度偏差过大、钻孔直径与预计相差较多、钢筋笼无法顺利下落等【1】。以钻孔垂直度偏差过大为例,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客观原因在于作业区域地质结构较差,存在节理裂隙、坚硬石头的阻碍,从而导致钻头沿着偏离的方向钻进。

1.3 地面不规则沉降问题

道桥工程的施工规模相对较大,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不当,加上地基处理效果较差的原因,有时会出现地面不规则沉降的问题。除去地质因素影响,如区域软土地基厚度较大、含水量较高,在道桥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城市运行的稳定性,会在其中安装一些管线结构,如果在回填土处理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要求进行处理,那么在降雨天气过后,受到回填土自重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地面不规则沉降的情况。

1.4 预埋管道位置偏离问题

除了上述施工质量问题以外,预埋管道位置偏离也属于常见的问题类型,此类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2方面:

1)预埋管道位置处存在管道碰撞的情况,很多管道之间的间距较小,受到外界作用力时,极易发生结构碰撞的问题。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设计存在不合理情况。

2)管道位置偏离了原位,此类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施工变更时没有及时更新图纸,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出现纰漏,从而产生了此类问题。

2 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质量问题的成因

2.1 施工材料不合格

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质量,我们一定要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从根本上决定道桥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纵观我国市政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不难看出,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许多工程的原材料采购都是由承包商负责的,许多承包商出于对资金和成本节约方面的考虑,往往会选择采购质量较次、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来以次充好。

2.2 施工设备选取不合理

由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由机械设备的性能决定的。因此,一旦出现设备选取不合理或错误的情况,就会造成工期的延长,工程成本的增加和施工质量的下降。就目前的先进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来看,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因设备选取不合理或错误的情况大有存在,影响着施工进度。

2.3 管理制度不完善

道桥工程所涉及的施工内容繁多,如排水系统、路基处理工程、管线安装工程等,每一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也有所不同。为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推进,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作为辅助。部分施工单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从而导致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2.4 制度执行力较差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会不定期进行管理制度的更新,以提高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但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其重视度较低,很多制度的落实速度非常缓慢,有时新制度已经完成制定,并且已经开始推广时,上一次制定的制度才完成基本覆盖,这也意味着管理人员一直采用着落后的管理制度,降低了现场的管理效果。

2.5 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为了加快道桥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单位会采用EPC承包模式将部分工程内容分包给其他的施工单位,由其完成部分工程施工,从而起到缩短施工工期的作用。不过,很多施工单位存在着沟通不足的情况,很多施工内容都只是依靠设计图纸进行,这也导致项目返工的情况出现,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施工环节的推进,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3 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能够辅助整个道桥工程的顺利推进,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目前推行的建设管理规范,对已制定的制度内容进行客观评价,更新存在滞后性的内容,并且对于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提高现有制度体系的完整和健全。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构建一些辅助制度,如奖惩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从而提升施工人员对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有序性。

3.2 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通过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可以提高整个道桥工程施工的有序性,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在实际应用中,施工单位需要对道桥工程的施工总量进行计算,结合道桥工程的施工工期,将工程总量合理划分到每一个工作日当中。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制定周计划与月度计划,若工程量非常大还可以增加日计划,根据周计划来调整日计划,根据月计划来调整周计划,使整个道桥工程施工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在既定工期内完成。

3.3 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

通过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能够从根源上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材料管理体系,体系中会明确标注施工材料的相关参数,为施工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性数据参考。

3.4 提高制度执行力

通过提高制度执行力,可以加快管理制度的落实速度,提高项目的监督管理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明确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并且在选择部门成员时,也需要对参选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选择责任意识强、执行力高的人员组成管理部门成员。

3.5 做好工作衔接

通过做好工作衔接,能够减少“滞留期”的时间,加快道桥工程的施工速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借助BIM技术组建信息交流平台,平台中邀请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加入,组成一个讨论组。在讨论组中每天报备目前的工作进度,在遇到交叉作业情况时,可以提前进行信息沟通,确定部门的先后施工顺序,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推进。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沟通中,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避免技术采用不当,引起施工质量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能够辅助整个道桥工程的顺利推进,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可以提高整个道桥工程施工的有序性,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能够从根源上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制度执行力,减少“滞留期”的时间。基于道桥施工质量问题的成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于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延长道桥工程使用寿命有着积极地意义。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制度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