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古诗词里的中医药味道
——“经典文化与本草食养全民读本”赏析
2020-03-06温长路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100029)
诗词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劳动人民求生存过程中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在艺术领域里的反映,自然也包括与人们健康生活休戚相关的中医药学的内容:“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斋居》诗中描写的养生健体的黄芪粥和天麻汤;“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煮熟水,莫分茶”,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词中记述的用于养病疗疾的豆蔻茶;“幽居有胜事,一笑随稚子。朝甑饭凫茈,暮鼎羹马齿”,这是南宋文学家周紫芝《撷野蔬示小儿》诗中推崇的乡村野食荸荠饭和马齿羹;“庭下北风吹急雪,坐间南客送寒醅。渊明未得归三径,叔夜犹同把一杯”,这是北宋集政治、思想、文学为一身的大咖王安石《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诗中盛赞的怡情醒神的西红花酒……在古人的诗词中,这类表现中医药与生活,尤其是与饮食的内容比比皆是,只要认真咀嚼和品味,不难发现浸透于其中的浓厚的中医药味道。
著名中医药文化学者、浙江省名中医、《养生月刊》常务副主编陈永灿主任中医师和由他率领的学术团队,将古人溶于诗词中的那份对美食与中医药关系的特殊情怀进行了广泛的挖掘、梳理,写出了一套包括《鉴古诗品药膳》《鉴古诗品药点》《鉴古诗品药粥》《鉴古诗品补汤》《鉴古诗品药茶》《鉴古诗品药酒》的“经典文化与本草食养全民读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再现了古诗词中食养本草的形意之美,解读了与其相关的中医药食疗养生知识、介绍了数百种本草药膳的制作方法,达到了“既增进人体健康,又令人回味无穷”和“外化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于行,内化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于心的效果”(本书《前言》),是一套难得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精品。
药膳
《鉴古诗品药膳》,从50 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 首药膳方:韦应物的“九蒸换凡骨”与黄精肘子、黄精蒸鸡,陈子昂的“摘兰藉芳月”与玉竹百合西芹、玉竹核桃鱼肚,方回的“苔纹深碧毯”与凉拌紫苏叶、紫苏炒田螺,梅尧臣的“滩浪聚芦根”与芦根煮兔肉、芦根炒藕片,辛弃疾的“故人今又寄当归”与当归炖乳鸽、当归虫草鸭,苏东坡的“红点冰盘藿叶鱼”与藿香炒鸡蛋、藿香白鲢鱼,陆放翁的“风枝露叶弄秋妍”与薄荷鸡丝、薄荷鱼卷,欧阳修的“敢期佳句报浪玕”与拔丝大红枣、红枣糯米藕……这些或蒸或炒,或煮或炖,或煎或爆,或汆或焖,或腌或拌,或酱或煲的药膳,五彩缤纷,使人目不暇接;五味俱全,诱人胃口大开,突出的是“民以食为天”的食养思想,凝聚的是中医“善治病者,不如善治食”(宋·陈直《养老寿亲书》)的养生智慧。
药点
《鉴古诗品药点》,从50 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 首药点方:曹植的“授我仙药”与阿胶核桃糕、阿胶枣仁糕,李白的“酸枣垂北郭”与枣仁助眠鸡蛋糕、枣仁桂圆莲子饭,李商隐的“薤白罗朝馔”与薤白鸡蛋煎饼、薤白公英馄饨,王安中的“贮之霜筠笼”与覆盆子果酱蛋糕、覆盆子固肾蛋糕,刘敬的“清甘脆美异常品”与杏仁甜酥、双仁蜜饯,范成大的“忍冬清馥蔷薇酽”与金银花鸡蛋饼、金银花马蹄糕,王十朋的“琉璃叶下琼葩吐”与手工丁香面、丁香南瓜饼,李山甫的“玉桂影摇乌鹊动”与肉桂糖粉蛋卷、肉桂燕麦饼干……这些或酥或糕,或饼或糍,或蜜饯、汤圆,或馒头、包子,或饺子、馄饨的药点,花样百出,使人眼花缭乱;甜咸皆宜,叫人唾涎欲滴,那“小饼如嚼月”(宋·苏轼《月饼》)的情趣跃然纸上,“中有酥与饴”(同前)的美味感同身受。
药粥
《鉴古诗品药粥》,从50 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 首药粥方:牛希济的“红豆不堪看”与赤豆鲤鱼粥、赤豆薏米粥,姜特立的“芡实遍芳塘”与芡实莲子红枣粥、芡实扁豆山药粥,王冕的“蔓引绿萝长”与山药羊肉粥、山药薏米粥,赵长卿的“翠幢鼎鼎生香”与荷叶莲藕粥、荷叶山楂粥,屈大均的“盘中杂莳萝”与茴香姜枣粥、茴香腰花粥,张雨的“松粉泥金初然就”与松花陈皮粥、松花草果粥,王世贞的“嫣红黝紫簇成堆”与桑葚黄精山药粥、桑葚菠菜猪肝粥,吴芾的“银杏低垂颗颗圆”与银杏腐皮粥、银杏瑶柱粥……这些或蔬菜、水果,或米面、杂粮,或牲畜、海货的药粥,品种繁多,使人爱不释口;荤素搭配,助人血增气长。南北不同地域的食粥习俗在粥谱里活龙活现,“粥饮为天下之第一补人之物”(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的民生理念在述说中熠熠生辉。
补汤
《鉴古诗品补汤》,从50 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 首药补汤方:王维的“结实红且绿”与山茱萸甲鱼汤、山茱萸杞枣饮,释涵是的“熟炙橘皮汤”与陈皮乌鸡汤、陈皮鲫鱼汤,袁宏道的“瓶罍只自将”与乌梅绿豆饮、乌梅排骨汤,傅汝舟的“倾根俟卑宫”与茅根马蹄猪骨汤、茅根甘蔗胡萝卜汤,皮日休的“开时的定涵云液”与人参土鸡汤、人参松茸汤,杨万里的“雨余想见药苗肥”与益智羊肉汤、益智老鸭汤,张舜民的“无心望尔报琼琚”与木瓜带鱼汤、木瓜猪蹄汤,王特起的“黄芪满谷无人采”与黄芪乳鸽汤、黄芪鲫鱼汤……这些或慢补、峻补,或温补、清补,或调补、平补的补汤,养胃消食,使人吃出活力;调和气血,令人回味悠长。喝不尽“办得华磁一勺香”(元·许有壬《至正集》)的汤文化,忘不了“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的饮食诀。
药茶
《鉴古诗品药茶》,从50 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 首药茶方:温庭钧的“枳花明驿墙”与二花解郁茶、代代花陈皮茶,韩维的“蕊极银丝满”与清凉醒神饮、百合花洋参饮,方一燮的“肤色状琼瑰”与茯苓蜂蜜饮、茯苓枸杞茶,吴宽的“黄花隐绿叶”与决明子山楂茶、决明子绞股蓝茶,杜甫的“托身白云还故乡”与麦芽普洱茶、麦芽山楂茶,释正觉的“滋味那瞒初偃月”与甘草龙井茶、甘麦大枣茶,于谦的“花椒麻住口难开”与花椒红枣姜茶、花椒茉莉红茶,樊增祥的“几曲朱阑露花满”与香薷蜂蜜饮、香薷双花茶……这些或清茶、红茶,或龙井、普洱,或谷粮、干果的药茶,且品且吟,使人心定神清;亦茶亦药,让人乐而忘忧。茶中散发出生活不可或缺的“开门七件事”的永恒温度,诉说着“除烦去腻,世故不可以无茶”(宋·苏轼《茶说》)的养生奥秘。
药酒
《鉴古诗品药酒》,从50 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 首药酒方: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与菊花枸杞酒、菊花天麻酒,司马光的“夫君道义白”与薏苡仁除痹酒、薏苡仁芝麻酒,黄庭坚的“浩气展虹霓”与灵芝滋补酒、灵芝安神酒,姚燮的“博浪惟有沙”与昆布酒、消瘿酒,汪元亮的“新有园丁种火麻”与麻仁润肠酒、五仁补虚酒,和凝的“蘋风轻翦浪花时”与白芷黑豆酒、白芷养颜酒,徐渭的“桃仁传种还生桃”与桃仁和血酒、桃仁参归酒,赵瑾叔的“丛生喜向竹林居”与荜茇胡椒酒、荜茇追风酒……这些或白酒、红酒,或黄酒、米酒,或果酒、鸡尾酒的药酒,壶中乾坤,使人难离难弃;功过分清,教人切忌忘形。酒之于人,用之得体则“通血脉,散湿气,杀百邪恶毒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酗酒有害,“过饮不节,则杀人顷刻”(同前)。
“经典文化与本草食养全民读本”,就是这样轻轻走过、娓娓道来,打开了通过古诗词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另一扇窗。透过它,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作者传播、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功底、坚实功力和精细功夫,更多、更远、更大的则是它所折射出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医药学的源远流长和中医人的文化自觉,是梦与未来、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