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保加利亚舞曲之一》的技法特征
2020-03-06
《小宇宙》是巴托克在1926年至1939年完成的钢琴作品之一。作品包含153首曲目,每首短小,但是在曲式结构、和声手法、民间特有的节奏型、五声音阶、双调性、中古调式的运用等等,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民间曲调的高度驾驭,也彰显了作者寻求突破传统写作方式的特点。《保加利亚舞曲》总共有6首,高度地阐释了作者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从第一首曲目中,我们仿佛就置身于充满的民间特有节奏的律动中。
一、音乐本体分析
1.结构特点
该作品59小节,是一部复杂化的单一部曲式,为四重复乐段(复复乐段),包含了引子与尾声。从结构上来看,具有多义性的特征。既带有变奏性的特征,又夹杂着回旋性的特点,尾声的材料源自于主题材料,让变奏性尤为明显,但从材料的发展来看,它的派生与发展,使得句子介于平行于对比之间,把它作为回旋结构的变奏曲也不为过。这种边缘性的特征在作品中比比皆是,体现了东方性的思维。乐曲的结构为引子(3小节)、A(10小节)、A1(18小节)、A2(13)、A3(9小节)。从宏观结构上表现为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中观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乐句层面。两个复乐段,分别由八个乐句构成,因此就形成了复乐段1【a、a1、a2、a3】、复乐段2【a4、b、a5、a6】八个非等长乐句「5+5+4+5(后扩展3小节扩充和6小节连接)+4+6(后扩充3小节)+5+4」。句子与句子之间边界模糊,侵入式重叠连接,既对比又统一,除了复调结构特性外,也不难看出些瓦格纳“无终旋律”风格。
微观结构特点体现在乐节层面上,作品的旋律朗朗上口,其发展的手法用了模进、分裂、倒影等等。或为两小节,或为一小节,或为材料的延伸,并且由于作品复合拍子的关系,在乐节的划分上,更能体现出结构在微观方面的张力。
2.旋律特点
从旋律发展的整体线条来看,第一句呈现出相对平稳的状态,前两个小节在连续的E音上长音停留6拍后,通过倚音式的环绕E音三连音进行,又回到E的长音上,后在蜿蜒曲折、向下盘旋到达低八度的E音。第二乐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但最后旋律向上小三度进行,停留在C上。总体音域跨度不大,迂回绕唱的方式形成小小的波浪形线条,两句形成呼应。作品旋律抒情性强,朗朗上口,体现了东方线性思维发展的旋律特征。
3.节奏特点
节奏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复合拍子的运用上面。4+2+3/8,使得节拍的重音在第一、五、七拍上,强有力的节奏脉动,打破节拍重音规律,给人一种强有力的、震撼的音响效果。
旋律的节奏型有两种:第一种是以抑扬格的形式出现,连接的四分音符为重音,最后三拍是以三连音和八平的节奏组成。抑扬格具有不断向前推进的趋势,配上三连音,增强了动力。第二种为扬抑格,附点四分音符+5拍的八分音符,在长音之后稳步前行,因此从动力上没有第一种来得明显,较为抒情。但是,两种节奏型并未打破作者在一、五、七拍上的重音规律。左手是八分音符的平均,加上最后三拍的长音,与第一种节拍形成对比,两者相互融合,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整首作品在创作中以民间节奏形态为基础,通过使用节拍重音的转移方式拓宽了节奏内涵,不仅打破了对称方整的传统节拍规律,也形成了一种体现民族特性的动力式节奏,使音乐形象鲜活、富有感染力。
4.调式调性特点
此作品,调性相对复杂,呈现出多调叠置的特征。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常以看似全是自然音的旋律线条配以全是变化音的伴奏,造成强烈而刺激的音响效果。体现的是横向线条多调性元素和纵向关系多调性组合的特征。
引子 A A1 A2 A3 尾声e弗里几亚e弗里几亚g弗里几亚g洛克利亚e弗里几亚e弗里几亚e弗里几亚f混合利底亚c爱奥尼亚e弗里几亚E弗里几亚E弗里几亚b利底亚 #g爱奥尼亚同主音调式 远关系转调 远关系转调 主调E弗里几亚C利底亚A利底亚e洛克利亚#c混合利底亚e和声小调c伊奥尼亚c爱奥尼亚
图表中,每个句子纵向都有不同的调式,横向来看,特别是A1、A3两个段,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调式。横向调式达到了12种,纵向最多叠加了三种。作品的主调是建立在e弗里几亚之上,开头结尾回归中心调。从调性的发展来看,调性的扩张十分明显:
A.纯音程关系的不同调性纵向叠置,如51小节,c爱奥尼亚、a爱奥尼亚、度数为大三度和增五度。
B.相同调式,调性不同,例如,A1乐句开头与A乐句一样,同为弗里几亚调式,但却相差3个降号。
C同名关系的不同调性,例如48节。
D.不协和关系的调性纵向叠置,例如51小节,爱奥尼亚和升g爱奥尼亚。横向的旋律线条和纵向的声部进行都体现了巴托克多调性的思维。两个声部,甚至三个声部的组合都有着强烈的逻辑性,呈现出了大小三度的关系。
5.和声语言特点
作者和声思维体现在纵向的调性扩展基础上,表现为和弦结构多样化,即“三度结构”(协和) 与“非三度结构”(不协和)。
在此作品中,三度和弦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也体现了轴心体系特征。如33小节,左手以升F为轴心音,折射出前后的两个和弦。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的非三度叠置和弦,例如第4小节,D和升D同时存在,但却不能省略任何一个音。这两个音是非功能性的,仅为调式重合所衍生出的半音。31小节开始,内声部由于模进、倒影、横向的小二度进行,和声也出现了纯四度和减四度的叠加、大二度和减七度的叠加。
可见,作者自由地使用各种各样的非三度叠置的不协和和弦,与传统的协和性为特征的三度叠置和弦有本质的区别,他运用了民族化的和声语言,拓展了和声的可能性,打破了原本功能性的特征。
二、作品主题特点
作品为单主题,并贯穿作品始终,由两个乐思组成,两个乐思具有一定相关性对比性,但对比大于统一。因此,从宏观上体现的是向心性,而从主题内部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离心力。从旋律发展来看,始音和尾音构成二度,两个乐思以相反方向进行,从节奏来看,两乐思形成对比。乐思1总体的律动大于乐思2。
A段中,第5小节重复是乐思1的重复,第6小节后三拍是乐思1的逆行。A1是在A的上行三度进行,后面三拍只保留旋律的主干音。A2的音高位置与A1一样,但后面把三连音变化成前八后十六,加上后面的四分音符长音,两个抑扬格加上速度的变化,一下子把情绪带往抒情。第38小节对乐思2的三次模进,把曲子推向了最高潮。
作品对主题的发展使用了模进、分裂、倒影、逆行等手法,用框架镶嵌的方法,使主旋律保持着牢固结构力,把调外音嵌入框架中。通过多次的变奏来丰富主题的多样性,使主题音乐更加突出形象,并且与主题形成对比。
三、内涵特点
作者把20世纪最精湛的创作技术和严谨的古老传统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创作了具有时代风格的民族音乐。民间节奏的丰富性、旋律的古朴性、节奏节拍上的重心转移、主题的变奏发展、同调式双调性的运用、和声语言上对20世纪音乐的追求、结构上打破调性时期的“对称”“方整”模式等等,不仅使得音乐更富有感染力,也从听觉上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横向式的东方古朴旋律在舞蹈性节奏的映衬下,从欢快奔放到逐渐安静又恢复到欢快所带给我们的内心的波澜,这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多调性的思维产生的不协和音的碰撞,这是一种难以磨灭的听觉记忆。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以高度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将民间音乐与20世纪的作曲风格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其作品不但具有叙事性的特征,也具有文学性的特征。这是作者民族传统与个人经验的高度统一,也是一种东西方的融合。